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心理学论文

谈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习中的工具性体现

2016-08-26 17: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音乐学与心理学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它在揭示音乐学习规律和普遍音乐学习中音乐心理问题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工具性作用。音乐学习中教师不乏会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在不同教学手段应用的同时,学习者应当清晰地将其所蕴含的心理学问题弄清,从而才有利于音乐学习更好、更全面地开展。


  伴随着1863年赫尔姆霍茨《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著作的发表,音乐心理学这个概念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世界音乐史上。紧接着施通普夫、西肖尔等人的进一步研究与推论,音乐心理学进一步地发展壮大起来。直到多纳德.霍杰斯《音乐心理学手册》的问世,音乐心理学体系才逐渐地建立和完善起来。音乐之所以与其他的学科门类不同,主要是由于其本身的不可替代性、主观性、实证的科研和测量常不适用于音乐探索等①。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门类,其中就不得不需要适用于它的研究方法与工具。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音乐学与心理学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在揭示音乐学习规律和普遍音乐学习中音乐心理问题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工具性作用,为正常的音乐学习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指导性意见。

 

  当下音乐教育中不乏音乐教育智育化和德育化问题的倾向,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暴露着音乐教育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音乐课等于唱歌课、音乐课就是乐理课……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着音乐教育的正常进行。美国音乐课程标准写到:“要让学生自信、自愿地歌唱”,而我国的音乐课程标却只是规定了:“要自信地歌唱”,而没有“自愿”这一点的体现,从而就可以看出我国当下的音乐教育只是一味的规定学生该如何做,并未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角度着手和看待问题,从而也就导致了当下一系列音乐教育问题的出现。音乐心理学作为揭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心理变化的一门学科,它在直观地体现学生音乐学习中的心理变化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喜不喜欢演唱这首歌、怎样可以将这个音乐知识更好地教授给学生、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更适宜于学生的音乐学习……这一系列问题都间接地体现出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习中的巨大作用。

 

  一、音乐记忆对音乐学习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记忆”是一个复合动词:“记”指的是“识记”,“忆”指的是“回忆”,从而记忆可以说是一个过程。音乐记忆在我们的音乐学习中有很多体现,比如:演唱声乐作品时需要记歌词和旋律,钢琴、器乐演奏时需要记谱,演绎舞蹈作品时需要记住节拍点等等。音乐记忆的时间长短不一,从而就出现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三种概念。瞬时记忆一般在我们的脑海中保持极短的时间,这种记忆形式主要表现在考前复习时的“临时抱佛脚”现象,考完接着就会遗忘所复习的内容,从而不利于今后的回想,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信息可以转变为短时记忆或者长时记忆,这种转变要从学习者对于该知识点的兴趣度等因素所决定,而这一部分转变的信息就可称之为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存储需要学习者对它引起足够的注意,并将其在脑海中重新编辑,否则也会忘记。例如教师在讲解莫扎特的一生时,如果学习者不对他的出生年月进行笔记或者其他形式的记录,这个知识点学习者仍然会忘记。短时记忆是瞬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中间的记忆形式,如果学习者对学习到的信息以全面的、系统的加工和整合,这些信息在脑海中就会形成一种长时间的存储,这种记忆形式就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素材一般是来自短时记忆,它的存储时间或者多年,或者是一生。例如在初学音乐时,我们认识的第一个音——中央C,它的位置不论是高音谱表中的下加一线还是低音谱表中的上加一线,它的位置至今没有忘却,它成为了我们学习音的位置的基础,从而这种长时记忆在我们的音乐学习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谈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习中的工具性体现.png

  二、音乐知觉特性的体现在音乐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在音乐学习中,普遍有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在聆听和感受音乐时,会不自觉地对乐曲中的一些组成元素进行体会和思维发散,比如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的音域是宽是窄、它的音响效果是宁静致远还是激情澎湃等等,这些元素通过我们的听觉系统进入脑海中,从而大脑对它进行的这一个认知过程就是我们感受到的和体会到的一些信息的加工。听觉系统是我们在学习音乐中获得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通过它我们可以将乐曲的音色、音值、音强和音高等概念进行一个大体的体会,产生一定的音乐知觉感悟,从而才可以进一步的演唱或者演奏这首乐曲。

 

  音乐知觉主要有有以下几个特性:

 

  (一)接近性

 

  我们在音乐学习中接触到的大多数音乐类型,都会听到接近性在乐曲中的体现:一首乐曲,它的旋律体系中必定是小音程多于大音程。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就是小音程在表现感情和情绪推进上会比大音程要细腻。大音程以一个大跨度的音乐体现会使听众产生一种大的思维发散,大音程出现后,其后必定是小音程的补充,不然全是大音程的一首乐曲是不符合听众的审美要求的。

 

  (二)相似性

 

  相似性在音乐中主要体现在音乐类型的划分上,当然也有其他的一些体现。例如乡村音乐、爵士音乐、古典音乐等等,它们的划分是按照一定的相似度进行整合的,从而才会形成不同的音乐类型。再比如管弦乐团中的器乐分布:弦乐、管乐、打击乐,它们的位置先是规定好,接着就是相似乐器的一个组团,从而才能演奏出和谐的音乐,若不是这样,管弦乐团演奏出来的音乐效果必定是杂乱无章的。

 

  (三)连续性

 

  连续性作为一种时间顺序上的特性,它在音乐中的体现较为广泛:一首乐曲的旋律,前半句演奏出,听众便可想象出后半句大体的音乐感觉;乐曲演奏或者歌曲演唱临近尾声,如果最后几个音不能如谱例中所演奏或者演唱,听众必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想要帮助演奏员或者歌者完整呈现作品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是连续性的一个直观表现,这也就是“终止感”在日常音乐学习中的一个体现。

 

  (四)选择性

 

  选择性是音乐学习者学习心理的一个直接体现,我喜欢什么样的歌曲、我想唱那首歌剧咏叹调,完全是按照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进行选择,当然这只是选择性的字面意思和最直观的一个体现。选择性是主观性的一个侧面反映,当然它也会受到自证预言的影响,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一典型例子:“皮格马利翁效应”自被罗森塔尔发现以来,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并且已经在当下音乐学习的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语言对音乐学习的影响

 

  对于语言和音乐,西安音乐学院王延松博士曾这样说道:“音乐不是语言,然而音乐却有许多语言能表达或超出语言能表达的东西;同样,语言与音乐不同,然而音乐却有极其丰富的音乐特征。”②从而可以说音乐与语言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前苏联建国时期卓越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语言在人的发展中可以作为人思考和认知的工具、可用于社会性的互动和交流、还是人自我调节和反思的工具。③语言对人的发展产生着深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的音乐学习活动。1983年,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奠基者、音乐教育学家杨荫浏先生发表了题为《语言音乐学初探》的论著,从而语言音乐学这门学科在我国的音乐教学体系中建立起来。一个人若想在音乐学习上有一定的建树,他在思维能力上必定要有一定的想法,因为思维能力最切实际的指标就是语言,语言反过来又深深的影响着音乐学习活动的开展,从而可以体现出良好的思维能力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思维能力的另外两个工具是表象和动作。表象是事物没有出现以前,人们脑海中出现的对它的形象刻画,例如乐思——作曲家的创作灵感的最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整首作品的框架和结构。动作作为思维的过程主要通过具体的动作进行思维发散,例如演奏乐器、舞蹈等等,因为杰出的演奏家、舞蹈家都是通过动作进行思维发散的。

 

  思维的过程是人脑中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操作,人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等认知操作活动,对来自感知的客观事物的信息进行加工,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④例如:概念是一个词,费加罗;判断是一个句子:费加罗最终以智慧战胜了伯爵;推理是一个复杂的从句:费加罗、罗西娜、苏珊娜三人共同商议计策要一同惩戒伯爵,在这个计划中需要阿尔马维瓦伯爵的男仆——凯鲁比诺的帮助:就是让凯鲁比诺打扮成妙龄少女,在计划实施的那天晚上做为苏珊娜的替身跟伯爵在花园里幽会。语言影响着人的思维发散,正如诗人乔伊.哈乔所说:“要想毁灭一个民族,那就先毁灭他们的语言。”

 

  四、心理健康对音乐学习的影响

 

  音乐是一门可以愉悦学习者身心、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它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也是审美教育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它在促进学习者提高“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等审美能力方面有着深厚的影响力。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音乐学习者来说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心理健康的学习者在对待音乐这个对象时,他的出发点是去感受音乐的魅力、享受音乐带给他的视听盛宴,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境界和涵养;而在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的一些学习者,他们所报的音乐学习理念必定与心理健康的人有所差异,他们是否真的喜欢音乐、他们学习音乐是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涵养,在这方面因人而异,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我们可以确认的是:一个在心理健康方面有着问题的人,他在音乐学习中必定会出现许多的问题,无论是自身问题还是音乐带给他的一些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必定会阻碍他的音乐学习之路,甚至会使他出现其他的不良现象,比如说从最初的厌学到逆反再到伤害自己的一些行为,从而我们可以说:心理健康对于音乐学习来说意义是重大的。音乐心理学作为音乐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可以利用其双面性从音乐与心理两个方面对一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音乐学习者提供一定的辅佐和帮助,在其音乐学习态度和具体的心理问题上给与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建议,以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良好的音乐学习心理,更好地促进自身音乐学习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时下十分流行的一门行业:音乐治疗行业便是音乐心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很好的例子。音乐治疗是通过将欣赏音乐、简易的演奏音乐、用动作来表达所听音乐的内心感受、通过心理学的角度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一个过程。这个行业是音乐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个新兴行业,从建立至今已经为相当数量的患者在缓解和解除思维困扰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帮助,从而它的社会影响力是值得肯定的。

 

  总结

 

  音乐学习过程作为学习音乐的必要方法和纽带,它以直接的方式和手段诠释着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音乐心理学作为辅佐音乐学习的工具,在心理学的角度为音乐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当然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习中的工具性体现不止以上这四点的概述,它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价值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学习。

 

  作者:郑良俊 韩宏 来源:北方音乐 2016年8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