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叛逆期。以我个人为例,这种叛逆一般发生在小学三、四年级。叛逆的表现主要为:厌恶学习,追求奇特,为吸引异性而闯祸,自我英雄主义等,而自我英雄主义则表现为与父母、老师作对,而且感觉很光荣,自己很威风等。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三观得到初步启蒙,受到了外部世界的一定刺激,认为除了同辈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人外,没有人了解他们。因此,一般也不愿意同家长、老师交流,以上种种,为学校及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带来较大压力。然而,如果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一些社会心理学的原理,那么将有效减小管理的难度,有利于让学生平稳度过叛逆阶段。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抑制
所谓社会助长与社会抑制,实际上就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影响。举个例子,学生们在一起打篮球的时候,有拉拉队和没有拉拉队的表现是不同的,尤其对于男生来讲,在场有女生的话,男生通常都会格外卖力,这就是社会助长,即通过增加外部因素,使得工作或学习的效率提高;而社会抑制也叫作社会干扰,即个人受到外部干扰,降低了效率的现象。比如说,适当的压力可以使学生成绩提高,但是压力过大,则会使学生成绩降低。学生们考试的时候,总是会有发挥失常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压力过大,形成社会抑制。所以,学校管理者或教师应该主动创造这种机会,对于孩子的正确行为,要主动“助长”,而越轨的行为,则要进行 “抑制”。比如说,处在叛逆期的学生愿意在异性面前表现,那就给他机会,让他表现,但是这种表现是有前提的,必须是合理的。冬天清雪的时候,男同学干活的时候,可以让女同学去送几杯热茶,或协助男同学一起打扫,男同学自然会干的更卖力,而且以后也会愿意更加地主动劳动;厌倦了学习的同学,给他一次当众给全班同学讲解数学题的机会,他就算再厌学,为了不在同学们面前丢脸,也一定会好好准备,这就很好地助长了该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讲得非常成功,得到了赞扬,那么他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很有可能会认真地学习数学,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多给学生这样的机会。
对于学生的越轨不良行为,如自我英雄主义等,则要进行抑制。具体来讲就是要教育学生坚决抵制学生同老师顶嘴、冲突等,尽管学生处在叛逆期会有很多叛逆的行为,但是一般都是针对自己的父母,而干扰老师的学生则占少数。当有学生与老师发生冲突,其他的同学不会再附和而是会抵制并鄙视这种行为,那么他就不再拥有“市场”,自然不会再轻易和老师顶嘴或作对等。所以,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要综合起来运用,方可有效进行管理。
二、“附加价值”策略
“附加价值”策略实际上就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最常见的就是在消费者与商家的博弈当中,比如一个人看好了一件衣服,但是标价为 1200元,但是这个消费者所能接受的最高价格是900元,那么她一般不会直接说:“我只能接受900元”,她可能会先和商家博弈一下,讲价到700元,如果可以买下就赚了,900元成交也可以接受。商家或者不讲价或者会在这700元的价格上往上加,假如最终价格为900元成交,那么二者虽然表面上都表现出吃亏的样子,但实际上内心都是高兴的,究竟谁赚了谁赔了在此不做讨论。以上例子大概说明了“附加价值”策略的运用,这给学校管理者的启示就是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用“小要求”来满足“大要求”。比如说在备考阶段,给学生留作业而学生压力较大的时候,如果总是有学生觉得多,有意见,那么就可以采取这种策略,先在自己要留的数量基础上加上一部分,如果学生觉得多,再将增加的那部分删减掉,达到正常留作业的目的。但是也要慎用,尤其是对于学校方面来说,总是退让会削弱权威性。
三、积极的心理暗示
要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时常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自我的否定或放弃也是学生叛逆的关键因素之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对学生表现出失望的情绪或态度,应该时常鼓励学生,经常对学生说:“你很棒!”“你很优秀!”“你很聪明!”之类的话,这样就算学生本来天资平常或者自惭形秽,也会渐渐看到自己的优秀。比如说,一个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别人聪明的学生,反映比别人慢,做题准确率比别人低,时间长了之后他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很笨,而这种怀疑一旦持续的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即“我就是比别人笨”。那么以后他很有可能自暴自弃,不再愿意认真完成作业,遇到难题也不会主动去钻研,以至于成绩越来越差。如果老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他其实他很聪明,只是还需要更加仔细认真一些,而且时不时地这样告诉学生,那么他就很有可能转变想法,认为自己其实并不笨,反而很聪明。这样一来,如果以后再遇到难题,他就更倾向于努力解决,假如某一天完成了别人都没完成的题目,就会更加坚信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更自信地努力学习。
以上就是一些简单的社会心理学原理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实际作用,如果利用地恰当,将会发挥很积极地作用。所以在此也建议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会心理学原理,从而更好地管理学生,使学生们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平稳度过叛逆期,也使学校的管理更加合理有序。
作者:李洪敏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