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心理学论文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心理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

2016-05-08 14: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高师小教专业心理类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小学生所处的校内外学习生活环境以及影响其成长发育的各种因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对小学生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影响的小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都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作出整体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资的新要求,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1],同时,《考试大纲》《考试标准》对教师资格考试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目前高科技充斥的信息社会环境里,青少年多动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发病率增高,小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如:逆反心理强、以自我为中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厌学、学习过度焦虑、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人际关系不和谐、嫉妒心理等。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涉及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等方面的因素。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虽然与家庭教育的过失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脱不了干系,但是学校教育的失误对其心理问题的出现负有主要责任。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教师自身心理素质不过硬,行为失范,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等都会直接影响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在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心理学类课程处于核心地位,在完成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小教专业心理学类课程改革,探索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及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新途径,使心理学的学习实现多元性的目标,既为小学职前教师的培养提供知识,同时又能满足大学生个人成长需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实践成功的人生。这对于提升课程的实际价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很大好处。


    二、小教专业心理学类课程现存问题的剖析


  (一)教学过程脱离学生的学习需求

  

  过去心理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概念、原理进行理论性的阐述多,而操作性阐述得少;对儿童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而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概念、原理进行阐述多,而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训练少,由此学生普遍感到心理学类课程抽象、难懂,概念成堆,理论性太强,学完后在实践中很难用得上,造成心理学类课程学时无趣,学后无用的现状™。随着社会发展,学生的压力也在增大,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学生不仅要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更迫切需要学会处理好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解决心理困惑。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教师水平差异的影响,教师往往局限于教材涉猎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在发展中迫切学习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

  

  课程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过分拘泥于学科体系内容的完整而忽视了教学对象的需要,不能适应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主要定位于基础知识的教学,然而学生只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会用于自身心理素质的成长和提高,往往会觉得心理学课程类的学习内容很“虚”,不知道学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如何去用。另外,传统的心理学教学往往被定位为一种知识教育,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相关技能的培养,没有与学生的自身成长、将来所从事的工作、职业活动相联系,与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错位;这实际上也妨碍了心理学类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方法单调、机械

  

  许多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讲课中偏重于对概念、规律等理论的解释,缺乏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互动,忽视了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挥。原本在学习之前对心理学类课程抱有强烈兴趣和渴求的学生,在听了老师如此照本宣科的讲授后很失望,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对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这种教学方式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学生上课听,下课记,考试背,学习目的不明确,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致使学生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无法从心理学类课程的学习中获益,更不会主动将心理学知识与教学实际相联系,不会解决自身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此外,有些教师也在尝试使用其他的教学方法,但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提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没有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blob.png

  三、小教专业心理学类课程改革思考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的“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实践”四大领域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要求,要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特别应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此外,依据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考试标准》对教师资格考试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在课程中不断更新与补充内容。

  

  (一)课程目标定位的多兀性

  

  小教专业心理学类课程属于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要突出教师教育的特色。它不仅承担着培养小学职前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任,而且对于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意义重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了小学职前教师心理学类课程的目标,具体目标是使未来小学教师了解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儿童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熟悉小学生年龄特征和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熟悉小学生建构知识、获得技能的过程;了解小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了解小学生的交往特点,理解同伴交往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具有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学会诊断和解决小学生常见学习问题和行为问题,具有教育学生的知识与能力[3]。由此,把心理学类课程教学目标调整为两方面:一是为学生提供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二是为学生自身的现实心理生活提供指导,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前一个目标针对师范生未来做教师的规格要求,后一个目标则针对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要求。为此,将原来的以普通心理学为主线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调整为以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为主纲的教学内容体系,并加强了课外实践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也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优化教学内容,拓展行知空间

  

  在以往的小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心理学类课程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心理辅导、儿童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心理测评与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其中前三门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后四门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课程设置建议模块要求,将小学教育专业心理学类课程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设置为三大块,即儿童发展、小学生认知与学习、小学生心理辅导。在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研究上,不过于拘泥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是以未来的教育对象——小学儿童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为主线的内容体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和学习;在知识的教学中与小学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进行解决小学生发展与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必过分强调深奥的概念和理论,将复杂的概念原理直观化和简单化。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材,才能充分体现小学教育专业职前培训的特色,才更有针对性和适用性,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三)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21世纪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未来教育和教学中存在的儿童心理问题的能力。在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优势的基础上,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手段的更新。

  

  通过小组讨论、随堂实验法、体验式教学等形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这使得教学氛围轻松、和谐,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学习,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人际沟通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研究,既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又使心理学类课程成为对师范生有吸引力、实用且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课前讲练、学生讲课的形式,引导大学生们有意识地去关注最新的学科知识,善于关注生活中及小学生的心理现象,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对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学生在讲练过程中能够提早熟悉教学环节,增强教育者的责任意识。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全面推进多媒体教学,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拓宽教学的时限;利用每学期一次的教育见习,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去观察、思考小学教育,实现大学与小学互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髙度整合。

  

  (四)加强评估,确保教学效果

  

  有效的教学必须要以科学的考核为保障。为使小学教育专业心理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科学有效,需要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形成性评价强调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各方面的表现,更注重被评价者——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交流与互动。形成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课上、课下的表现,具体包括学生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积极发言情况、课下完成书面作业情况、査阅资料情况、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情况、在课后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等。形成性评价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总结性评价的方法一般主要以卷面考试的方式进行,在考试内容与形式上向《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小学)靠拢,为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打下基础。同时,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中两种评价形式的传统的3:7的分值比例调整为5:5,加大了形成性评价所占的分值,以此改变学生上课听、下课背、逃课、不认真听讲、应付考试的学习状况,从根本上重视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作者简介:余桦(1964-),女,山东济南人,副教授,从事心理学教学研究。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