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心理学是研究职业适应性的科学,它是人事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可广泛地应用于人事管理、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职业心理学”通常译为vocationalpsychology,主要研究人们对不同职业的看法、就业前的准备、从业后的变化、不同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影响、职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英国心理学界一般倾向用occupationalpsychology,其含义基本与工业心理学相同,主要研究各种职业的特征而非从事该职业的人的特征,包括各种职业的责任和任务分析、不同职业的特殊能力要求以及从业人员的兴趣和价值观等。careerpsychology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译作“职业心理学”,即以动态的观点研究人们在职业生涯中不同阶段的变化特征,近年来兴起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管理”等其它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职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总的来看,目前职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职业研究是通过工作和职业分析,研究构成职业的各种成分的性质、特点以及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等;第二,职业活动的研究是以职业适应为中心,探讨职业活动中的心理适应性及其与职业活动的相互影响;第三,职业性向研究主要探讨职业能力、技能、兴趣、人格等与职业活动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问题;第四,职业咨询与指导则是根据职业的要求和个人的条件对求职者进行职业指导;第五,职业培训研究关注利用心理学原理进行职工培训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职业心理学是在现代心理学发展起来以后,为适应现代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分工精细化以及对人一职匹配越来越高的要求应运而生和发展起来的。美国是现代职业心理学的发源地,美国的职业心理学是从职业指导开始的。19世纪末,劳动分工的变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民主政治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四大社会因素促成了美国职业指导及职业心理研究和应用事业的产生与发展。现代职业心理学的发展线索可以归纳为一个源头、两条支流。一个源头是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中所涉及的与职业心理学有关的理论研究,比如,生理心理学中的反射理论、普通心理学中的个性理论及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化理论、态度理论及群体理论、发展心理学中的终生发展理论等,为职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背景。两条支流指帕森斯所开创的、从个体出发的职业心理学发展路线,以及闵斯特伯格所开创的、从职业组织出发的职业心理学发展路线。
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民国时期的职业心理学完整地移植了西方职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引进了当时普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当时中国的实业教育、职业性向测量和职业指导的实务中产生和发展而来。比如,杨贤江、邹恩润、莫若强、庄泽宜等编译了当时西方的职业心理学、职业心理测量及职业指导等方面的著作,并试图把西方职业心理学的成果应用于中国职业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民国时期的职业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对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转变更新,对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近代化的进程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职业心理学基本体系的构建:心理学视角下的人与职业的优化组合
杨贤江在介绍H.L.Hollingworth的职业心理学(VocationalPsychology)的论文中提出个体应该从自己所掌握的职业信息,从自己的需要、兴趣、生理和心理素质特点出发,去寻求合适的职业。职业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职业的工作内容、要求和环境等方面;人的差异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等许多方面,心理品质的差异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显著的是个性的差异,一个人并不能适应任何职业,相反的一种职业也不会适合任何人。职业选择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够尽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且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节和适应,兼顾社会需求和个人的个性、特长,处理好个人需要与兴趣、理想与现实的相互关系,尽量实现求职者同职业岗位之间的相互匹配,形成优化组合。求职行为与个体的就业价值观有关,即个人对工作价值的评价有关,除此以外,个体的自我概念、成就归因、应对方式等都会影响个体对职业的选择。影响职业选择的具体因素很多,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个性等主观因素,也包括社会、经济、文化、信息及机遇等客观因素;而职业发展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环境、需要与现实之间的调和过程,而个人的职业活动状态或职业发展的进程受生产力水平、家庭、社会、需要、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动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职业发展与个体心理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职业发展是伴随个体社会化的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包含一切与职业活动有关的行为学习、理论构建和理念获得的职业成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能长期地感到满足是非常重要的,获得满足感的前提是实现良好的职业适应。职业适应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个人的特质和工作要求的一致程度而变化的。
这些观点涉及到影响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与当代职业心理学的职业选择的出发点是基本一致的,指出了职业选择过程中的独立性、现实性、难度、胜任、兴趣和特长等基本原则。认识到个体的职业发展与其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在贯穿整个生涯的全部职业活动中,个体与其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始终保持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基于这些认识,民国时期的职业心理学著作及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基于个体心理特征的能力、人格与职业适应性的研究;基于个体行为动力系统的需要、动机及个体与职业活动相互作用的研究;基于个体发展(成人发展与老龄化)的职业活动阶段性的研究;基于学习和教学理论的职业培训的研究;基于人体工程学、工效学和管理学的工作分析、劳动安全与效率的研究;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职业指导的研究;基于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的职业心理咨询研究。虽然上述研究并没有全面地整合在职业心理学的著作中,而是相对独立地出现在职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和大量职业指导的专著及研究报告中。这种情况一方面表明,当时的职业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尚未发展到成熟水平,另一方面也标志着民国时期职业心理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和职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初步形成。
二、职业性向研究:职业心理学视角下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测量
民国时期的职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个性的差异,职业和个体的个性要求互相匹配的适合性。构成某种知识、技能和一定行为模式的各种个人特质的状态和组合,成为职业选择的基础。这一时期的职业心理学对描述个体心理面貌人的“个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指出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制约。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结构比较稳定的部分,即个体经常且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心理特征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训练因素的影响并较早地形成。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民国时期的职业心理学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兼有稳定性和发展变化的特点。比如,人在能力(如智力)方面的个别差异,不仅表现在类型和发展水平上,也表现在发展速度方面。首先是类型的差异,即每个人具有的各种能力结构的类型各不相同,有的人擅长学习和运用技能,有的人擅长于分析事物等。其次,对于具有同一种能力的不同个体来说,能力发展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也不一样,有着高低强弱之分。最后,即使对于同一种能力的同一发展水平来说,不同的人要达到某种水平的发展速度也不同,表现出“早慧”、“早熟”或“大器晚成”。与之相应的职业能力的差异表现在人们的工作效率、成就水平和职业能力发展等方面。民国时期的职业心理学研究还特别关注人的心理的差异性规律,比如,通过对女性职业能力倾向性的研究提出了女性在职业活动中的特点和特长。民国时期的职业心理研究者已经提出职业活动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的观点,认识到职业需要是推动人从事职业活动的内部动力,是工作积极性的内部源泉,充分体现了理解人、尊重人和关怀人的精神。
民国时期的职业心理学研究在大量介绍心理测量理论的同时,把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职业心理测量工具引入中国,这一时期出现了职业心理测量领域的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邹恩润[7]等研究者介绍了通过目测、口语、图形和操作测验等方式进行包括一般职业能力测量、特殊职业能力测量、气质与性格测量以及职业知识测量的方法。在修订国际通行的许多智力测验、某些特殊能力测验、成就测验、气质测量、人格测验的基础上,利用这些心理测量工具开展了职业测量的实践。其后,又出现了一些针对特定职业的职业心理测量研究,比如,对警政人员的职业倾向测量[8]。此理论研究与实务的重要意义不止于修订和实施了一系列职业心理测验,从本质上看,这些现代心理测量的引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延续千年的选拔人才和评价人才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主观性的立场与方法,从客观的角度、采用量化的方法对人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评定与预测,开中国现代职业能力倾向测量之先河。
三、职业研究:职业心理学视角下的职务研究和工作分析
人们总是从对职业的评价、意向以及对就业所持的态度出发,从社会现有的职业中选择某一职业,职业选择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它既包含求职者对职业岗位的选择,也包含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选择。从个体的角度看,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内容就是既要考虑社会需求,又要考虑个性、特长;从职业岗位的角度看,职业岗位对个体的能力、个性、态度等也存在特定的要求,要实现职业岗位与求职者间合理和优化组合就必须对职业岗位对个体的要求进行研究。现代职业心理学认为,构成职业的具体职务是一组性质、类型、内容和要求相似的工作任务。职务分析是对工作任务与技能要求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它集中于工作行为的特征,是一种人员定向的分析。而作为工作定向分析的工作研究主要研究工作的具体程序和操作方法,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规程、工作方法、标准工作时间和工作定额。通过工作研究,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和发挥工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职务分析规定了工作任务的内容和心理要求(如技能、知识、能力倾向等),工作研究则对有关工作职务的心理要求、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说明。
民国时期职业心理学研究,对当时的一些职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言语式“职务描述”,明确地规定了职务的各项具体任务。这些职务描述包括工作名称、工作程序、工作的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职务条件等。如果把职务描述的资料与有关人员的能力、兴趣、经验、个性等方面的心理测量结合在一起,就能确定人员的任用标准。同时,这些研究还在一定范围内确定了职务的技能和行为要求。在工作分析方面,研究者介绍了泰勒的著名的“动作与时间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两个方面的区别,前者着眼于分析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是改进不合理的动作和程序,使操作标准化的基础,后者则主要用于测定工作时间、计算速度,以确定工作时间的标准并制定工作定额。
民国时期职业心理学还从人体工程学和工程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劳动和操作工作场所的物理环境、心理与生理疲劳,以期减轻工作负担、保证安全生产、加强劳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职工身心健康。研究涉及到工作疲劳的测量和防护、安全生产与工作的措施、工作与生产中的事故及防范、轮班工作制、检验与保养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1°]。当时的研究已经认识到,人的劳动收益取决于劳动效率。效率高、收益就多,效率低、收益就小。而劳动效率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工具质量和环境条件三方面的因素。只有劳动者的素质高、工具质量好、环境条件优,才能产生最高的劳动效率。其中,劳动者素质主要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工具,有手工劳动工具,也有各种机器设备;环境,不仅指劳动者周围的噪声、照明、振动、气候和工作场地、工作空间等物理环境,也包括劳动组织、工作制度、同事关系等社会环境。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工具、环境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工作效率高低,不仅依赖于三者各自的性能和特点,而且取决于它们之间相互匹配的程度。这些关于工作疲劳和安全生产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就疲劳、事故、安全、轮班制、检验和保养等的性质与管理措施,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目前多见于工程心理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卫生学、劳动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
四、职业心理健康研究:职业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
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的良好和完满状态。生理健康是指身体具有正常的生理机能状态,有健康的身体状态才能保障个体完成工作任务;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用开放性的方式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有一种自我价值感和效能感,同时,有正常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社会健康的涵义是在社会生活中有和谐的社会关系,能够和他人正常交往。职业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能使人实现自身的价值,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与人的心理健康的紧密相连,职业心理健康关注的对象是从事职业工作的成人,是具有与职业有关的心理或行为问题的个体。比如,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的状况;个人的情绪状况、精神面貌与工作满意度、工作中个人价值的实现紧密相关等,心理健康问题极大地影响着个体的工作绩效及个人的职业发展。
民国时期的研究者已经充分认识到职业心理健康对工作和个体的重要作用,开始致力于职业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理论研究。在一些著作中概括了影响职业心理健康的因素,职业活动中的影响心理健康和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有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有精神病的家族遗传史和气质、人格基础两个方面。从职业活动角度看,诸如工作的内在因素,包括工作的物理环境、工作时间等;工作的组织因素,包括组织中的角色、组织的结构和范围、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职业发展因素,包括职业安全感、职业效能感等。职业环境对人的要求,超过人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与承受力,或者职业环境无视个人的欲求与动机,从而产生的人与职业环境之间认知不协调或不适应的状态。
从职业心理卫生的角度分析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职务对工作人员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是工作特点对工作人员要求,一个人如果长期地不能满足和适应工作的要求,如不能胜任某一岗位职务,就会产生强烈的持久的心理应激,严重时亦可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使人患病。职业活动特点和对操作者的特定要求可能构成威胁个体心理健康的诱因12],比如,简单、重复操作容易引起抑制和疲劳,因为它违背了人的追求新颖、寻求刺激的基本需要,使工人易患失眠、肠胃病和抑郁症。研究者还提出了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比如,心理上的疲劳往往能加重生理上的疲劳,心理上的不满、烦恼,可增加易疲劳感,并使厌倦情绪加重;反过来,矿山、井下、森林、高温等环境的工作和强体力劳动会加重心理疲劳。变动频繁、无章可循的工作,造成生活节律紊乱,容易引起睡眠障碍、精神不安、食欲不振等症状,所以昼、夜倒班者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调节适应。这与现代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完全一致,即持续从事夜班的工人其神经症、心脏病的发病率高于白班的工人,而且由于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判断能力也受影响,故夜班工伤事故也较白班多。紧张、危险的工作,注意力持续高度集中,心理过度紧张,责任感及压力过重,易罹患神经症、哮喘、指震颤和痉挛、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皮肤病。隔离和孤独的环境,工作环境过于寂寞和单调,容易导致疲劳和厌倦。此外,研究者还特别指出,环境污染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改变人的情绪和行动。
五、职业培训研究:职业心理学视角下的学习心理和教育心理
职业不只是生存的手段,而可以视为一种促进人发展的外在条件,基于这种理念,职业培训的意义不止于使个体获得提高职业活动效率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在促进个体职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完善。民国时期的职业培训多称为“职业训练”,涉及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知识技能、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职业纪律和社会责任感、职业活动中的人际关系等许多方面。黄炎培提出要建立一个包括职业陶冶一职业指导一职业训练一职业补习和再补习在内的职业教育系统。补习教育是民国时期的职业培训的特色和重要形式,补习教育的实质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社会教育,补习教育的组织形式是各种类型的“补习班”,是一种进修式的短期教育,主要用来传授实用的职业技术,最常见的是农业、工业和商业补习教育13]。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研究主要包括介绍考察外国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教育研究中涉及到职业补习教育理论,研究涉及到职业补习教育的意义、功能、定义、内容、分类、设立学校、开设学科、训育、教学、课程、教材、师资、考核、法令、历史演进、与社会的关联等诸多方面。办理职业补习教育需要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各界尤其是职业界的大力支持,但这两点在职业补习教育办学实践中都存在严重的不足,以至成为制约职业补习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补习教育与今天的职业培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对当今的职业教育,尤其是职业培训仍有着深刻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从20世纪20年代桑代克和华生实证的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初级阶段到60年代以后斯金纳新行为主义达到巅峰的50年中,教育心理学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民国时期教育心理学在此种背景下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此,相当一部分的职业培训研究更多地着眼于微观的学习过程,并且均以来自西方的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理论基础[14]。西方的学习心理理论旨在阐明个体行为变化的原因、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学习的动机、区分不同类型的学习,以揭示学习的机制。民国时期的职业培训研究试图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为基础,从职业活动中技能习得的角度对实验进行种种不同的解释,并力图探索职业技能学习的规律。这些研究分别从影响学习的因素、学科和技能的不同性质、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个体的智力及性格差异、学习动机等学习动力、兴趣和态度、学习知识与建构能力等诸多方面对个体习得知识和技能、获得操作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六、职业指导研究:职业心理学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职业指导在英美国家又叫“就业指导”,或“生计指导”,职业指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它应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职业分化以及解决失业问题等需要而产生于欧美国家。一般以1908年法国巴黎设立职业指导学校、德国出现少年职业介绍机构,特别是帕森斯在波士顿设立职业局为标志,职业指导逐渐发展为具有组织形态的专业性工作。民国时期的学者总结了西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试图建立中国的职业指导理论体系,并且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大量的职业指导实务工作,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指导理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职业指导在美国、欧美及日本普遍开展,并日趋科学化、制度化。当时中国的职业指导实践主要是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这是由于与职业指导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理论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和稳定的理论体系,职业指导的理论也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
民国时期中国的职业指导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心理测验在职业指导中得到广泛运用,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使用心理测验的方法去获得有关求职者的能力倾向、职业兴趣及个性特征等资料;第二,职业指导的理论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研究者整理和出版了大量的理论和资料,而且已有部分学者将其作为独立的学科构建出合理的理论体系;第三,许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都亲自投身于职业指导工作,他们的工作不止于传统的以就业为中心的职业指导工作,而是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和解释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发展的问题,倾向于从整体的观点研究个人身心发展的过程以及影响职业选择与适应的心理及社会因素。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中国社会开启了从传统全面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其显著的标识,即是社会结构和民众社会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日趋转化。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这使当时的职业指导实践的范围大大扩展,从传统的狭隘的就业指导扩展到个体职业生活的全面指导,包括职业价值观、生活形态与目标以及个性全面发展的探讨,把职业指导上升到生计发展教育的高度,指导工作也向纵深发展,从而赋予职业指导以新的含义,也使职业指导成为职业心理学理论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殊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