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由于可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所以警察院校也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招生,即招警”的铁饭碗,以往的“学校内部考试”被取消,而对于2011年以后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同样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危险,警察院校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对女生来说,这一现象尤其严重。
一、警察院校女生心理问题现状
警察院校女大学生是大学生中_个极富个性的群体,各种数据表明,警校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容乐观,这直接影响着她们的学习、生活及将来的就业,对学校而言也是极其重要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警察院校女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自负与自信心不足两种极端心理并存
—种情况是存在自负心理。自负心理主要表现在:自视过高,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别人都不行;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警察院校的女生多存在自负心理,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另外_种情况是自信心不足,即对自我在认识能力及其他方面存在自我贬低,主要是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缺乏_种正确的认识,在交往中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主见遇到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从而导致她们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警察院校的女生在就业时多受用人单位冷落,部分公安机关在招考公务员报名环节就明确表示不招女生,这种明显的性别歧视严重挫伤了警察院校女生的自尊心,打击了其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如意单位”的自卑心理。
(二)从众依赖心理严重
相当_部分警察院校女大学生从小到大都处于被保护被宠爱的环境中,其成长较为顺利,很少遇到挫折,当学习生活和就业中遇到压力和困难时,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还有些女生缺乏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人云亦云,忽略了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没有个性和主见。
(三)攀比求高心理严重
作为90后的警校女大学生,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在消费、职业选择等方面一味比高,不甘人后,攀比风气比较严重。当前警察职业成为警察院校绝大部分女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由于与警察行业不相匹配,她们也会感觉有失面子而盲目放弃,但毕业后又发现就业很难时又后悔不已。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往往使自己与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四)对就业前景感到困惑
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几年全国应届毕业生中女生占到44%左右。就业时,女大学生并不享有与男大学生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待遇,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或明或暗地存在性别歧视,有的直接打出“限招男生”的字样,有的以种种理由将女生淘汰。为此部分女生学习、择业妄自菲薄,过度困惑,对就业前途担忧,缺乏竞争意识等。
研究发现:警察院校大学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有轻度心理问题以上的学生占55.83%,但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比正常人群要低m。警察院校女生心理问题比男生心理问题还要严重。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和警察院校管理模式、个人职业期待以及对当前学习环境的感受等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警察院校是培养训练人民警察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从严治警、从严治校、严格训练、严格纪律”,实行警务化封闭式管理,是这类学校的特点。在校学习期间,男女生都_样,没有性别之分,学校、教职工对他们的管理一视同仁。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警察院校每年的招生始终以男生为主,因此学生的管理、训练和生活等相关规章制度侧重于男生,女生由于性别、身体等方面的特点,势必与学校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存在矛盾与冲突,警察院校针对女生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尚未开展专门的、针对女生实际情况的心理疏导、心理教育和心理培训等。
总结
警察院校的女大学生要自立、自省、自强,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修身养性,沉下心,不浮躁、不急躁、不近利,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丰富学识,健全体魄,豁达心胸。警察院校的女大学生更应认清自我,积极发挥自身语言、形象、气质、思维、耐心和韧性等优势,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兴趣爱好、个人特长、家庭背景、社会阅历等,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校内外实践等活动,拓展视野,增加知识面,全面提升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端正自我位置,找准职业切入点,调整好自己的就业心态,并朝所确定的目标不断奋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警察职业的高应激、高责任、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压力等职业特点,决定了作为预备警官的警察院校女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警察院校女生严峻的就业现实更要求其必须做到心理积极向上、坦然乐观。积极关注、引导、解决警察院校女生心理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这一工作任重道远,警察院校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方要勇担重任起携手努力共创和谐美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