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审美心理学晚近的发展研究
2015-12-22 17: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审美心理学,又称心理美学,肇始于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费希纳。他首创“自下而上”的实验美学,开辟了审美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一百多年以来,审美心理学经历了简单原始研究阶段,从片面的主观论和客观论中摆脱出来,朝向主—客观复杂交互关系的研究。近几十年来,对审美主体与客体,具体观照对象与特定情境,不同审美对象之间的比照效果,以及主体知觉、情感和认知方式等多方面关系性的研究,有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
最佳唤醒水平理论最佳唤醒水平理论最先由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拉因提出。他认为,构成一个刺激快乐效应的内心过程是唤醒水平的变化,它依赖于作品刺激、主体内心唤醒和具体情境之间的复杂联系。唤醒是指外部刺激作用于人的一利兴奋状态。伯拉因认为,不同的唤醒水平会导致快与不快的效应,它依赖于五种变量:a.新颖,即现在的经验与以往的经验之对比;b.惊异,即期望与结果之对比;c.不确定性,即同时发生的不一致的期待的对比;d.冲突,即同时发生的不一致的反应倾向的对比;e. 复杂性,即某一经验各部分的对比。他认为,审美愉悦最核心的问题是这些“比照变量”,任何人的审美欣赏实际上都在进行这种不自觉的比较。在比较中,完全相同或完全相背的比较结果都不会产生最佳效应,适中而又有所偏离的状态最可能导致愉快,激发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这就是最佳激活水平。比如说,一个艺术作品对欣赏者的接受水平来说过于新奇或过于熟悉,都不可能产生最佳激活水平,因而不会形成审美愉悦,只有中等程度的而又不使欣赏者见惯不惊的新颖,才会导致愉悦。自伯拉因以后,许多心理学家都用这种理论来描述审美愉悦,以致后来有人说这种理论标志着“实验美学”新的里程碑,因此而称之为“新实验美学”。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是晚近发展最快的一个心理学分支。从认知方面来探讨审美活动也有不同的理论:首先是信息加工论。这是由芒辛格和凯森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审美感知输入中,可以依据个体信息处理的特征来预测他的审美偏爱。人们处理信息的技能随刺激类型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说来,每个人都会偏爱接近他处理能力极限的变化。当人们获得某种处理特定信息的技能时,审美偏爱就会促使主体向更高更难的水平发展,因为在认知上,人们有一种偏爱的挑战的倾向。科奈克尼和萨金特—皮拉克提出另一种假设:个体的审美选择是对自己有效处理信息的能力同可能的审美对象之处理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如果说不同对象有不同处理要求,那么,不同主体便会选择适合自己处理能力的艺术作品,这就是审美趣味或偏爱。
其次是审美定向理论。蔡尔德认为,是否能形成审美定向是主体审美能力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志。审美定向包括偏爱认知挑战和认知独立性,这使得主体对刺激能形成积极的审美反应和探究。相反,不具审美定向能力的人则避免挑战、复杂性,喜欢已习惯的、稳妥的快感,并力求避免挫折。如何测试主体的审美定向能力呢?蔡尔德以专家的审美判断为尺度,他认为被试者的定向程度,越接近专家的审美判断则表明审美定向程度越高,反之越低。从这种心理能力的考察出发,蔡尔德试图把握主体各种能力的完整结构,并同其他认知定向区别开来。
个人认同理论个人认同理论的首创者是美国精神分析批评家霍兰。在传统美学中有一个难题:审美经验的同一性与差异性。霍兰依据认同概念,在精神分析与认知理论的结合中对这一难题提出新的解释。在霍兰看来,审美过程是一种主动的处理过程,它表现为一种个人认同的重建。认同这个概念在心理学上意指对同一性的寻找或确认。但在霍兰看来,认同是同一性与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富于变化的事物所表现出的始终如一的东西,我们确认了同一性;又依据同一性背景下发生变化的东西,我们又确证了差异性。他把这种关系比喻为乐曲的主题(同一性)和变形(差异性)之间的关系。
任何形式的审美过程,说到底都是欣赏者将自己的“个人文化”带入的个人认同过程。这里,便出现了自我—他者的关系,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主体—客体关系。个体由于自身的诸种社会文化因素,总是以特有的个性风格来审美观照,因而显示出习惯化了的审美行为方式。但是,审美对象又是千变万化的,尽管我们在其中寻找着与个人风格一致的东西,差异性的成分又必不可免地进入我们的审美经验,并逐渐积淀为个人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样一来,认同过程就成了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统一。霍兰打破了传统美学主客体相分离的偏向。依据霍兰的看法,认知是通过防御、期待、幻想和转换四种心理功能实现的,它是一种认知反馈。个体基于他自己的个人文化对审美对象的刺激将有所防御(避苦趋乐),有所期待(认知定向,看所想看的东西),有所幻想(依据个人文化来联想想象),有所转换(包括对知觉代替物的选择以及个人认同的变化等)。这种反馈回路涉及到诸多因素,诸如强度、感觉、对象、定位、追踪、定序与变序,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个体正是借助这种系统在审美中重建个人认同。
审美活动是有不同层次的。霍兰区分了三种水平:生物物理动作(如眼看耳听);文化部分(即对客体符号的文化意义的理解);最后才是个人认同。审美观照时,不但是客体对主体发出刺激,而且也是主体对客体的试探,这两种信息的交融混合,便构成了审美经验。主体接受了一些刺激又排斥了一些刺激,客体认可了一些试探又否定了一些试探。更进一步,审美的认同还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信念和定势,包括政治的、宗教的、社会的等诸方面,亦即民族性格。诸如美国人关心独立,法国人关心权威,日本人关心群体。一言以蔽之,认同是个人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格式塔心理学的“同形论”在审美心理学中,还有一种独特的主客体交互作用的理论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同形论”。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是心理学家安海姆。
安海姆从格式塔心理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颇有新意的思想。首先,他假定,审美的主客体之间存在一种“异质同形”的关系。审美对象有一个“物理场”,而审美主体有一个“心理场”,两者之间是内在的同形。一定的物理场会导致一定的心理场,如红色与黑色的不同物理场,会唤起主体不同的心理场(不同审美感受)。
其次,审美客体由于其特有的力的样式、强度和方向,引起审美主体相应的力的样式、强度和方向。我们在欣赏中所感受到的所谓艺术品的表现力,说到底正是主客体两方面的“异质同形”效应。崇高的对象与优美的对象有不同的样式、强度和方向,因此主体才感受到不同的体验。再比如,一幅实际上静止的画,一座凝固不动的建筑,为什么在观照时会感到运动变化,这也取决于主客体之间的“同形”效应。最后,安海姆反复强调,审美类似于物理学上所说的“场效应”,它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情感、思维等诸种要素的结合。照他看来,整体大于并不等于部分之和,审美经验说到底是各种力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场”的知觉过程。由于达到同形,这里的主客体不再分离而是融为一体。完美的审美对象由于具备了一种“优格式塔”,它便使主体获得一种完整的审美感受;反之,结构上不完整或支离破碎的作品,便使主体感受到有所缺憾和不平衡。
从以上学说来看,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但这些理论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当代研究的一个明显倾向,亦即注重两者交互关系的探讨,而不是孤立地强调主体方面或客体原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即古典哲学的主客体对立二分已转向两者统一。此外,传统美学的课题,已不再是只有逻辑推演的方式来探究,它更加明显地转向实证的经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美学将会获得新的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