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心理学论文

睡眠不足是透支生命——马前锋复旦大学社会讲

2015-12-22 16: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马前锋是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讲师,著有《情绪心理调节》、《心理驿站:情绪调控》、《情诀整控》等多部心理学专著。目前正主持一个关于睡眠问题的科研研究。
 
  《新周刊》:很多人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睡不着、失眠成为社会流行病,困扰都市不眠族。这种“病”的心理症结在哪里?
 
  马前锋:这里面存在一种误解。睡眠时间减少未必导致睡不着和失眠,所谓的“不眠族”也未必都是亚健康人群。研究表明,生活在花花世界里的都市人社会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而且现代都市又具备了满足这种多元需求的条件。人们可以做的事情多了,睡眠时间也相应减少。本来工作完了之后无事可干只能睡觉,现在可以去泡吧、逛街、K歌……这是导致都市人睡眠时间减少的主要原因。
 
  而在睡眠减少的人群中,我们发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一种人精力旺盛、体格强健。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能够适应减少睡眠的生活。对于他们而言,一天中有效的睡眠时间只需要4~5小时甚至更短。喝茶一个小时,唱歌一个小时,甚至再运动一个小时,对他们来说,三个小时的休闲娱乐要比三个小时的睡眠更能有效地放松和休息。
 
  另一种人则经常处于我们所说的“熬夜”状态,他们没有能力在一天8小时的工作之后再承担额外的工作,但是由于社会原因或者本身的生活压力不得已‘逼迫”自己投入更多时间。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失眠者、亚健康者。他们心理压力大,生活没有规律,对他们来说睡眠不足其实是透支生命。其结果轻者会导致身体状况下降,工作中出现失误甚至事故,重者则会对生理身体等带来难以估计的问题。
 
  社会背景只是睡眠不足的诱因,个人条件以及适应状况才是“睡不着”问题的根本原因。关键要看心理和身体素质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企业老板、政治家、艺术家,连着几天不睡觉还生龙活虎,这就是很好的例证。
 
  《新周刊》:对于失眠人士,你有什么建议?
 
  马前锋:面对过大的工作压力,首先该考虑的是如何多干加巧干,事半功倍地完成。如果依然要长期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预支或者透支生命来赶工,那么就应当考虑一下自己适不适合这个行业了。现代都市人缺乏以退为进的智慧,要知道一个连身体健康都难以保证的人是很难保持生活品质的。
 
  除了工作之外,生活在都市的人还要面临很多诱惑。有的时候并非睡不着,而是不想睡、不愿睡。如果觉得自己并不在精力旺盛者行列,就要尽量避免连着几天通宵看球,坚持要熬夜的,也至少要保持警惕,找机会加倍把缺的觉补起来。
 
  一旦发现自己有失眠的问题,就应当调节生理、心理、营养、饮食、工作环境、睡眠环境、情绪这几个方面。治疗失眠是一个个性化的方案,是一个具体的系统过程。尤其要对症下药,才有效果。比如说我们发现有的食物会对特定的人造成刺激,使他在睡眠的时候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而一张安静、舒适的大床,对睡眠的质量提高帮助甚大。在此前提下,可以参考考虑运用的具体方法有:运动疗法、放松疗法、音乐疗法、饮食疗法、疲劳疗法、催眠疗法、温热疗法等。
 
  在失眠开始的头3个月中,可根据以上的几个方面制定配套计划,以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睡前运动半小时,然后用热水烫脚,也是有肋于睡眠的好方法。
 
  《新周刊》:催眠能帮助更好地睡眠么?
 
  马前锋:目前催眠的确被应用于治疗失眠的领域里,并被证明拥有很好的放松身体、凋节精神、舒缓压力的作用。催眠术虽然以科学的方法被提出和应用,并且拥有一批专业的研究人员,但是并不如其他的一些科学成果,目前还有很多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比如它的效应机制等。应该注意的是,接受催眠治疗的时候,必须要确认是否是专业的正规的心理服务机构,这些机构的服务人员是否有资质,是否合格,是否对催眠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讲,接受催眠是将自己完全交付于施术者,这里有一个承担风险的问题。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非正规的心理咨询,如果找他们,那是走错了第二步。由于目前仍处于研究的阶段,对于我们来说催眠还是一个神秘而玄奥的过程。它是一个说的过程、引导的过程,在意会言传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睡不着的人·纺织女工
 
  “这样三班倒的工作,有些单调有些闷,不过,生活嘛,就是这样的了。”
 
  吴玉琴,35岁,广东省开平市奔达纺织厂织二车间副主管
 
  我是2000年7月经招聘进厂的。当时还有不少人应聘,大多数是本地人,据说这里是本地最大的纺织厂。我老公也在同一工厂,他比我先到这里。我现在工资大约有几千元,算是不少吧,普通的女工才1千来块。我们的工作分三班倒。中班是下午5点到凌晨1点;晚班是凌晨1点到早上8点30分;早班是早上 8点30分到下午5点。一般隔一个星期换一次班。我以前上晚班比较多,现在基本上是日班。上晚班时,要换上口罩、戴安全帽和隔音耳塞。因为有这些安全措施,我觉得噪音对耳力影响并不大,而且我们每年都会进行健康检查。工作虽然紧张,也不能说太累,中间有休息时间,可以吃些点心和粥。上完班,就可以回家睡觉了。家离这里很近,走路大概五六分钟就到了。这边地带还算挺安全的,没听说有什么失踪事件,自然也不用老公接送了。一个月可以休息4 天,逢年过节工厂会放假,如“五·一”节会组织分批到外地旅游。厂里有图书馆、卡拉OK等设施。我闲时也会去唱唱歌。看书嘛,多是有关纺织专业的,其他就比较少了,毕竟家里还有老人孩子要照顾。孩子今年11岁了,上小学三年级,成绩一般,有时我也会辅导一下他的功课。我希望他能健康成长,以后成才。
 
  今年据说因为取消纺织品配额,订单更多了。工厂一个星期开一次会,车间一个月开一次例会。厂里很少炒人(解雇员工),员工关系挺好的,这里男女职工拍拖的也不少。这样三班倒的工作久了,当然有时也会觉得有些单调有些闷,不过生活嘛,就是这样的了。
 
  睡不着的人·创意人
 
  “我都有想过找个富婆包一下。”
 
  谢晓萌,35岁,影视广告导演,《进步思想》杂志主编
 
  我们的工作都在夜间进行,习惯了,夜晚比较安静,适合思考。幕后的工作嘛,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常常一干就是一个通宵,要是有外景就干脆不睡觉直接出去拍片了,后期什么的都还要留到晚上来做。有时候不工作也睡不着,生物钟都颠倒了,坐着看碟、聊天、发呆,也要到凌晨4点才睡。我们最怕的就是早上9点要开会,如果广告公司有会议的话我们都希望最好是下午2点到3点去。
 
  昨天晚上我刚从北京回来,今天上午11点看片,下午5点客户就要看我们的初剪,晚上9点坐车去香港,12点左右到,接着就要工作,早上6点搭第一班车回广州。一整个晚上都没得闲。
 
  这是个每时每刻都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创造性工作,所以偶尔可以清闲下来发发呆、想想自己的事都能算是一种休息了。所有的人都想过要不要按照健康的时间表来作息,不要工作,想去大理待个一年之类的。我都有想过找个富婆包一下(笑),每天可以早起锻炼身体,看看早展的城市。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