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一命题进行分析:第一,“美德即知识”评析;第二,“美德即知识”对我国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美德;知识;道德知识;道德建设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学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大教育家。他的“美德即知识”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在当今德育教育中如何看待“美德即知识”,如何认识知识和道德的关系,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值得我们深思。
一、“美德即知识”评析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关于理性的人的品质的论述,也是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它大致具有三重意思: 首先,苏格拉底认为人贵在“自知”,且要困而学,因此,对智慧,对理性知识的追求是人必须具有的美德。第二,苏格拉底认为,从道德伦理本身来说,“无人故意为恶”,人们之所以恶是因为不具备“善”的知识,而具有了道德知识的人必定会选择“善”的行为,也即是说,有理性知识的人必定会是道德的,有道德的“知”就必然会导致道德的“行”。第三,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就是美德”,是要求人们对道德的理性把握,更具有践行美德的智慧,这里的理性已不仅是道德知识。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欧谛德漠有关正义的对话。欧谛德漠首先将虚伪、偷盗、欺骗、奴役等归为非正义,于是苏格拉底以将军为鼓励士兵的士气而欺骗士兵援军到来,父亲欺骗孩子吃药以治好病,有人偷走朋友用于自杀的枪等例子,来提出反问,结果使欧谛德漠去重新思考正义的问题[ 1 ]。苏格拉底没有对属于“美德”之一的“正义”做直接解答,一方面,体现了苏格拉底与人讨论问题的方法,追问其思考不足之处,使人产生努力求知的欲望,不断反思;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苏格拉底关于道德的智慧的看法。苏格拉底放弃对所谓的道德规范下定论,他看到在现实生活中,道德的情景是不断变化的,不可脱离现实的情景,虚谈道德。只有依靠自己的心灵实现对道德的理性把握,随着道德情景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行为,才是真正具有值得赞誉的美德,而且只有依靠人们自己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对心灵的不断改善才会对道德有理性的把握,而不是只知道机械地记诵和遵守道德规范。在苏格拉底看来求“真”就是求“善”,求“善”必须求“真”,这再次体现出古希腊哲学追求“真”的倾向。
二、“美德即知识”对我国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启发
中国传统道德的全部努力,在于实现社会性生活的道德化,然而结果却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富于德性的社会;而现代社会道德的全部努力,在于实现道德化的社会生活,然而结果却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充满善性的社会,相反社会罪恶不断滋生和蔓延。
(二)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发
1、知性道德教育的德育效果
这种德育观念的实质是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分解成一个只有“理性”的人,其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则被排除外。这种道德自然面临着很多窘境:一方面是受教育者对一些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等知识记得滚瓜烂熟;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实际道德素质的滑坡。这种道德教育不能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致使他们的道德动机缺失、道德情感淡化,道德教育只是使受教育者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在他们的内心尚构不成道德需要。只重道德认知,忽视“情”和“行”的作法,将原本“知”、“情”、“行”三位一体的德育变成了单一的认知教育或道德知识教育,结果致使过去中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停留在早被科尔伯格等人严厉批评过的“美德袋”式的德育模式上,一味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而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与践行。
2、构建合理的道德教育模式
德育实践告诉我们,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即所谓:知行脱节,言行不一。因此,我们不但要向受教育者传输道德知识,而且要注重激发其道德需要,培养其道德情感和信念,更为重要的是让道德教育回到生活实践中去。
第一,提高道德认识,完善道德理性。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知识是德性的基本条件,知善才能行善,知恶才能避恶,对是非善恶认识和判断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因此,我们的道德认知不仅仅指认识层面或知识层面的认知,它还有另一层意思:个体内心认同某一合理合宜的道德规范,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并有真心诚意地按此道德规范去做的意向。
第二,激发道德需要,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道德需要是人们自觉履行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在要求。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应建立在激发受教育者道德需要的基础上,这是因为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个体行为的出发点和根本的内在动因。需要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道德行为应主要归因于道德需要,受教育者没有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道德的内化,就不会有自主、自觉的真正的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主要指人们对道德现象和行为规范的爱憎、好恶的内心评价和态度,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在感知、理解、评价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使道德知识升华为道德信念的催化剂。
第三,加强道德体验,注重生活实践。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其作用不能在人的想象过程中实现。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指出:“道德不仅仅是思想观念,而必须见之于实际行动。”如果只有言论,徒事空谈,言行不相符合,就不是真道德。[ 2 ]在西方,伦理学被称为实践哲学,正是因为它是研究行为或实践的,“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着求知,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所以,我们所探讨的必然是行动,是应该怎样去行动。”[3 ]在这个意义上,伦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人的行为和实践。“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 4 ]同样,德性养成教育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性教育。所以道德教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完美的德性。
参考文献:
[ 1 ]戴本博,张法琨.外国教育史:上[M ] 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 2 ]张岱年. 中国伦理思想史[M ].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7.
[ 3 ]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科伦理学[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27.
[ 4 ]陶行知教育文选[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