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世界哲学论文

努力拓展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新

2015-07-23 11: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面对新形势,进一步深化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的任务艰巨而紧迫。本文以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作为研究突破点,从目标、内容、指导思想、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新的思路。特别是将学生活动作为学生培养的第二课堂,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发动和激励最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生课外活动,扩大受益面,将教室、实验室、企业实践基地和学生课外活动四个课堂协调统一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而达到推动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相关理论,具有现实的指导操作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活动组织管理;第二课堂;班级;综合素质;就业技能


1、学生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现状
  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特点和各大高校特色的学生活动管理模式,转变管理理念,逐步实现高效、持续管理,是学生活动组织管理创新和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
  通常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学生活动、教学辅助活动、生活辅助活动和学生事务工作自身的管理等四个方面。
  在我国大量出版的学生管理工作的论文和编著中,胡志宏认为:“学生管理工作是指那些直接作用于学生,由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养成、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心理、性格素质和指导学生正确地行为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国内学者蔡国春认为“高校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
2、第二课堂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对数十家企业的调查了解,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的不同能力的要求程度如下表所示:

岗位类型

 

综合能力

实习或就业岗位类型

纯专业技术类

技术与综合能力均衡类

外勤岗位

内务岗位

专业动手能力

较强

一般

一般

团队合作能力

较强

自主学习能力

较强

较强

较强

其它综合能力

较强

  
     表1(table1)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无法仅靠传统课堂教育实现,只有在大量的活动中通过不断地实践,有目标、有意识地培养锻炼,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因此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如果把教室课堂、实验室课堂、企业实践基地教育与学生课外活动协调统一,相互配合,将培养出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3、第二课堂的内容
  要切实把学生课外活动成功地打造成为第二课堂,关键点在于“扩大学生参与面和受益面“,以班级为单位和重要平台”,秉承“自主学习、自觉实践、自律管理”的“三自”原则,活动质量重于活动数量,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及未来职业生涯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的目标。
  目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将第二课堂按照参与者的不同特点分为四种类型:
     3.1培养引领未来职场精英的第二课堂
  参与此类课堂的学生是学生活动中的活跃分子和骨干力量,注重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展示,有较强的组织和号召能力,是学生活动的领袖人物。建设好此课堂,培养优秀的活动组织策划、领导实施者,需要赋予学生干部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能力的空间,教师重点做好指导、推进、协调、检查、总结、推广和激励工作。
     3.2培养多方面发展特长人才的第二课堂
  对于普遍人数过万的高校来说,必然有着数量众多、兴趣各异、活跃在不同领域(艺术、体育、文学、琴棋书画等方面)的积极分子,学生活动的广泛开展,正是让大学文化百花齐放,体现青年朝气和活力的广阔平台,培养多方面发展特长人才的第二课堂,提供了一个学生竞技展示、学校发掘各方面优秀人才的良好机会。
     3.3在学校内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第二课堂
  此类课堂与专业课程学习紧密结合,将第一课堂专业学习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开设旨在把专业学习与学生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应用实践选修课”;及在专业课教学学期的后半段,导入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应用实践课题等。以上应用实践课程或课程应用实践课题,以某个IT研发项目或某个IT竞赛项目为目标,开展和推动作为学生课外活动第二课堂——以学生团队为基础、以系级学生组织为纽带,以计算机系学生(技术)论坛为平台,使第二课堂真正成为第一课堂外的重要实践课堂。
  3.4发动广大同学参与、扩大受益面的第二课堂
  胡锦涛主席提出:使团的基层组织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学生活动要让全体同学受益,需要将工作重心和重点放在班团及学生团队活动上,以团组织生活和院系大型活动为载体和主题,组织开展既符合学院办学理念,又为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班团活动,扩大参与和受益面,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在活动策划、组织和开展过程中,重点关注改变就业能力弱学生的相对自闭状态。
  4、第二课堂建设的具体举措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在第二课堂建设中进行了尝试和探索,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举措:
  4.1完善组织
  4.1.1、健全学生管理组织,建立年级委员会;
  为了确保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真正让广大学生在学生活动中受益,计算机系成立年纪委员会,每个年级设年级长两名,专门负责班委工作的组织监控、班级活动的策划协调;每两个星期召开年级长会议,有系主任、学生工作负责老师、团总支书记、学生会主席共同出席,年级长对各班级工作进行总结汇报,研究讨论近期的活动安排计划。
  4.1.2、健全系级学生社团和团队,设置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学生组织,成立计算机协会和艺术协会。同时学生以组建团队的方式参与实践和科研项目,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以适应现在IT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计算机协会是计算机系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计算机系通过计算机协会为纽带,将学风建设同第二课堂建设相结合,打造具有专业特点的特色学生活动,是计算机系以学习带活动,以活动促学风的重要尝试。
  计算机协会目前已有成员约110人,协会先后成立了多个计算机技术交流社团,其中主要包括:C,C++社、ASP.Net社、JSP社、数据库社、网络社、OFFICE社、数字艺术社等。
  协会工作的三个结合:
  A、结合应用实践系列课程——计算机协会协助老师对选修应用实践课程的学生团队进行组织管理、跟进项目实施进度、开展结合该专业方向的各种活动。
  计算机系已经开设的应用实践选修系列课程:
  07级数据库应用开发实践(2学分);06级基于JSP的WEB应用开发实践(2学分);06级基于ASP的WEB应用开发实践(2学分);06级电子商务应用开发实践(2学分);全系主要学生干部学生活动的项目化管理应用实践(2学分);全系学生助教专业教学实践(1学分)。
  B、结合科研和竞赛项目——计算机系每年会组织或参加各种科研课题和竞赛项目(如ITAT就业技能大赛、“锐捷杯”网络设计大赛、装机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从活动的组织到活动成员的前期培训都由计算机协会成员来完成,并尽量将每一年举办的活动固定下来,围绕这些活动和比赛来促进学生专业学习,丰富课余生活;
  C、与学生助教相结合——助教工作是计算机系学生工作的特色和重点,助教工作依托计算机协会这个专业社团不仅利于优秀人才的共享,也使助教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强大的组织保障。
  4.1.3、在学生组织中设项目部,把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运用到学生活动的组织中。
  为了让学生活动的组织更加精确和完善,形成一整套科学的运作方法,同时也为了和IT行业的实际工作接轨,培养学生项目管理思想应用的意识,计算机系尝试用项目制方法组织周期短的大型学生活动。该方法打破了学生组织原有的部门划分,组成新的团队独立负责策划组织活动全过程,每一个项目尽量不要重复的团队。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大局把控能力,给更多的同学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各部门同学间的融合。
  4.2、培训与管理资源整合
  4.2.1、全面提升学生干部能力,打造专业精干的学生干部队伍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目前拥有包括系级学生组织和班团干部在内的庞大的学生干部队伍,除去05级,目前计算机系三个年级共有系团总支干部178人,系学生会干部104人,班团干部212人,宿舍长180人。
  要充分依靠学生干部的力量组织开展学生活动,教育和激励各级学生干部,使其认识到第二课堂对个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价值,努力培养他们成为积极、活跃、阳光和能干的各类学生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领导者。
  为此计算机系特采取一系列措施系统提升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
  ① 开设对学生干部教育的讲座:内容涵盖了担任学生干部的意义、学生干部的职责、如何正确处理学生干部工作与专业学习关系等;
  ② 上学期对学生干部开设旨在提高活动计划组织和控制能力的项目管理培训, 69位主要干部完成了16课时的项目管理选修课程;本学期为提高学生干部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72名主要干部参加了16课时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选修课程。
  ③ 组织学生干部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具体开展、两个课堂的统一等问题进行研讨;
  ④ 把优秀学生干部列为高年级实习就业的重点推荐对象。
  4.2.2、加强信息动态管理,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团队制作计算机系班级评比管理系统和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班级评比管理系统可动态记录班级学生活动参与情况(参加人数、获奖情况等)、学风建设情况(班级到课率、挂科率、四六级通过率等)、个人重大奖惩情况等;通过综合各方面情况,在期末评比出各班在年级中的排名情况;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可动态记录学生详细基本信息、学生成绩、参加活动记录、奖惩情况、受助情况等;
  4.3、及时有效的学生激励与约束机制
  4.3.1、学生激励系列措施
  班级评比体系:对各班定期进行综合评分并排名。班级评比情况同班委及班级成员评优评奖挂钩。据统计,本学期计算机系各班参加活动人数平均比例达到70%以上。
  系表彰通告:定期系通报表彰活动表现优秀者,记入档案。(目前已表彰演讲比赛、迎新晚会、趣味运动会、主题公园劳动、合唱排练指导、艺术协会敬老院感恩演出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
  学生评优体系:在计算机系的奖学金评选细则中,实践活动比重占到25%,激励学生在确保学业的前提下全面综合发展。
  业绩记录:学生活动成绩及时记录在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中,作评优依据;
  4.3.2、约束措施
  计算机系以系发文件的形式规定,学生每学期必须参加至少两项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占学期“形教”课评分的40%。
  4.4、运用学院机制优势,全面整合资源,合理优化配置
  目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学生活动全面整合了学校可用的各种资源,“校内科研项目、IT竞赛项目) + 应用实践选修系列课 + 专职教师 + 计算机协会分会 + 学生团队 + 学生助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专业互动交流的广阔平台。
  4.5、统筹计划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将统筹规划并合理安排第二课堂活动,将专业和实践学习的第一课堂协调,重点打造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注重活动的质量。
5、第二课堂考核体系
  要真正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除了采取具体的措施让学生广泛参与学生活动外,还应建立长期稳定的第二课堂考核评价体系。目前,计算机系结合第二课堂具体措施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考评:
  ①、应用实践选修课程分数、竞赛排名;
  ②、班级评比得分排名;
  ③、学生干部档案评分。
  ④、制定第二课堂中表现突出、进步迅速的学生表彰制度
6、小 结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在为期近一年的学生活动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包括:如何结合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地活动;如何更有效的将两个课堂无缝结合,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课外活动中找到最佳平衡点。要成功地将第二课堂建设深入落实,需要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各方面共同配合,这样才能将学生打造成“健壮而不粗野、文雅而不懦弱”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J].《扬州大学学报》.2000(2):5.
[2] 苏维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优秀硕士生论文.2003:16.

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