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世界哲学论文

微观世界哲学问题的新探索

2016-05-07 12: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近年来的研究也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关于一些事实的陈述还没有澄淸;大部分工作都还停留于既有的解释模式,或是走科学哲学的老路子,或是拘泥于国内教科书上的那些屡屡受到事实戏弄的旧框框,讲来讲去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绕圈子(当然,近年来也发表过—些为数极少却很有分量的文章)。这两个方面的缺陷若不弥补,保入研究将受到很大的阻力。

  

  在某种意义上,杨世昌著《微观世界的哲学漫步》为突破绕圈子的僵局作了极为可贵的努力。这本书形式上是普及性的通俗小册子,而在内容上却是对于微观世界认识论的探索。它根据微观理论及其研究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对传统哲学中若干尽人皆知的范畴和规律,或者提出质疑,或者作出新的阐释和补充。

  

  国内外惯称有关原子内部的哲学问题为量子力学的哲学解释,杨世昌认为这一提法存在缺点:把极其重要的一个“哲学领域”的问题归于某一门物理学科,在评价及运用材料方面必然打不开局面,从而限制了它的发展。作者在书名中用“微观世界”而不用“量子力学”,即有“正名”之意义。通过正名,把问题的重心摆到更为广阔的视野中,突破性的进展便有了可能。

  

  在这本10余万宇的小册子中,作者着重谈了两大类问题:人类怎样认识微观世界及其规律性。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本书在论述中贯穿着两条基本规则:在认识论方面不把直接感受性作为感性认识的唯一基础!在本体论方面反映自然界确实存在的量子规律。循着这些线索去看,本书的长处昭然若揭:一、澄清了一些事实性问题的来龙去脉;二、对其中存在的一些®要间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这些长处,恰好针对着目前这方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原世界还没有••彻底打开”之前(至于这是否可能,另当别论),要从根本上给出其哲学解释是不可能的。但类似于作者的这种“扫淸外围”的工作则不但至关重要,而且迫在眉睫。这不仅仅是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也是理论本身发展所必需的。

  

  澄清的问题有两类


   一、事实问题;


   二、关于事实的解释。这里择其精要列举如下:


  1、基本粒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即使通过仪器,也只能观察到粒子的“效应'决非粒子本身。这种认识现象是间接感受,即获得的是转化了的信号。因而,盛本粒子不具有在人类感觉范围之内的现象。是否可以象有些人那样据此得出“微观无现象”的结论呢?作者认为不能。得出以上结论是忽视间接感受的作用,同时把直接感受绝对化的必然结果。亊实上,任何一种感受都存在信号转化,不同之处只在于转化的场合有别,直接感受的信号转化在人体内完成,间接感受的信号转化则要多一道手续——仪器转化,它们本质上并无差异,因而不能从基本粒子超越人的感觉范围(事实上是超越直接感受范围〉得出“微观无现象”的结论。作者认为澄清这一事实有以下意义:1.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感性一理性”的认识模式,把间接感受在认识中的作用放到适当的位置上;2.直接感受存在局根,间接感受本身就是一种局限,所沙感性认识是•有局限的;而人的另一种认识能力——思维离不开有報柳感性认识,因而*思维也应该是有局限的,“人具有无限的认识能力”的观点受到了挑战。除此之外,作者还澄清了几率与因果之争等一些要问题.

  

  2、对微观领域一些基本事实的解释,作者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波粒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波是弥漫在空间的场,没有确定的位置和体积;作为理论认识实体的粒子则概具有确定的位置又具有固定的体积。波粒究竟初I何统一?科学家设计过一些模式,_如使用“导波”概念把波统一于粒,或使用“波包”概念把粒统一于波,但事实证明这些尝试都不成功,也就是说波粒难以统一。在这种情祝下,有些人很轻率地把波粒二象性作为粒子自身的基本矛盾,认为波粒二象性可似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解释。作者认为这是极不严肃的。“波粒二象是否是粒子自身的基本矛盾”,或者说“粒子自身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探讨和商榷。

  

  在一定的范围.内,量的变化是连续的,只有超越了某个度,质变才会发生,这是人们通常所熟知的质量互变法则。微观领域里它却受到冷落,这里质变和量变同时发生,量的差异表征质的不同。一个强有力的佐证是根据量的值就可以确定质,如丁肇中和ffi希特所发现的粒子,就是根据量和寿命的奇异断定它是一种新粒子的。这一事实足以引起人们对质量互变法则的®新思考,对其表达形式甚至整体的实在性进行推敲。

  

  物质无限可分是众所周知的基本原理。然而,S子理论与此却截然对立。理论上的理由很多,例如,可以找出关于无限性的论证中的逻辑漏洞,也可以指出“分”在宏观领域与微观领域中的内涵有质的差别,但最重要的有以下两点:1•夸克幽禁;2.最子理论认为能量是不迕续的,即一份一份的。如要求能量连续,必然要把量子“碾碎”,这无疑为S子所不容》当热上述几条都不能作为“物质无限可分”的最终否定原因,不过它们至少吿诉人们要慎使用“无限可分”的概念,作者还就对称与守恒等原则作了分析。

  

  尽管目前还不能确切给出微观世界的哲学阐释,不过人们可以对解释的可能性途径作出比较合理的猜测和提示。本书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这从下述两点可以看出來。

  

  第一,目前,人们描述微观世界使用的概念基本上是宏观概念的外推,如轨道、电子云等。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质的差异,用一个概念描述不同性质的事物•在认识上必然造成一些模糊不清的印象,一系列的问题可能由此而生。所以,有必要也有可能创造一-微观的概念,而做到这一步,必须对概念形成理论即从感性到理性的旧模式进行彻底反思甚至1Tt建,電新评估感受的直接性和间接性,否则既不能摆脱宏观经验的束缚,也不能较好地体现微观的内涵。

  

  第二,作者认为研究微观世界哲学的重要目的,遥建立一个崭新的比较完善的哲学体系。过去的数十年,人们在“量子力学哲学解释”的名目下进行了大S的研究工作’却只得到了一些零碎的成果,终究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这无疑也限制了研究的评入。尽管受到客观限制,体系的建立还比较遥远,但“需要新体系”的通想无疑具有深远意义,对今后的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性价值。

  

  毋庸讳言,从行文中也能发现该书的一些弱点。比如,作者在许多重要地方对既有的哲学理论提出了批评,可往往又深受既有理论框架的束缚,缺乏总体性的思考2结果所论述的问题显得很零碎,没有内在的、整体性的关联。部分的原0也许是作者主要•以若千国教科书作为论战对手,沿着对手的思路来论述造成的。作者在书名•中用了“漫步”二字,萍能巳意调到这一问题。又如,作者认为应该建立新体系,但又说需要建立的只是微观世界哲学体系用•以补充既有的理论,盛的体系只是既有体系的一个“分支”。这种看法尚待商榷,因为,就&前所掌握的资料*看,微观世界的“根本规律”与宏观世界的规律相抵,构不成特殊与普遍酌疾系,如榮把其•中一个世界的趣论看作另一个世界的理论的补充,如何懈决相容性的问题呢?


《微观世界的哲学漫步》,杨世昌著。大32开本,15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兆9年6月出版。责任编辑:卫立本。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