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后奥运时代”我国群众体育价值取向研究

2015-08-12 09: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我国群众体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后奥运时代。新的抉择之时,我们应该总结和反思过去,再展望未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们应选择怎样的群众体育价值取向,树立怎样的奋斗目标,这些都事关我国群众体育能否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
  1.后奥运时代我国群众体育价值取向的依据
  群众体育价值取向的构建须遵循一系列的指导思想,具有一定的依据。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指导思想,对我国当前群众体育的价值取向进行时代审视,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总体发展需求相一致。
  从总体上说,当前我国群众体育价值取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育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要始终坚持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②统筹区域、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政府发挥杠杆作用,依靠制度建设,依法保障,整合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逐渐缩小区域间、城乡间差距。③正确的将市场机制与群众体育事业结合起来,从福利型向消费型、从一家力、向大家办、从事业型向经营型、从行政型向社会型的转变,推动群众体育产业的发展。④在立足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批评继承我国传统体育价值观和西方体育价值观的优秀成果,突出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和西方特色的结合。
  2.后奥运时代我国群众体育价值取向
  马克思价值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一种价值观的判断,不能以对错优劣来评价,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放在群众中去考量、去评价。对群众体育价值取向而言,就是牢牢的把群众体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放在他的健身价值、社会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上去,进而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群众体育发展要统筹区域、统筹城乡的和谐发展,在面对外来体育文化时,又要正确处理好民族特色与外来体育文化的和谐,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1 建立“以人为本”的群众体育发展价值的评价标准
  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各种价值的主体,因此,可以说,价值的本质在最高层次上属于人。马克思主义指出:要以实现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每个人的最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为最高价值目标,要把有利于社会历史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以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评价,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这样的价值取向才能反应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群众体育的价值取向也不例外,它的发展也应遵循这一指导思想。
  2.2正确处理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与外来体育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价值体系和文化形态。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是在世界上最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形成、发展起来的,悠久的历史文明赋予了她厚重的文化内涵,由此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形态。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取向趋向于人格化、养生化、伦理化、单一化。
  2.3统筹区域的群众体育发展
  中国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社会的区域性差异很大。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和特色。主要是受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条件的影响。如我国南方传统的划龙舟,北方的滑雪滑冰,南拳北腿等等。此外,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区域经济状况,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带经济要比西部更发达,人民收入也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所以群众体育的发展也必定不统一、不同步、不平衡。后奥运运时代,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不同,以政府资源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整合社会资源,逐步缩小区域间群众体育发展的差异。
  2.4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
  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是指把城乡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来对待,整体考虑城市与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问题,要求城乡群众体育之间开展要素的双向互动和优化配置,排斥孤立、割裂、片面发展的推进方式。要求在进一步发展城市群众体育的同时,大力扶持农村群众体育,农村又以其特有的体育资源优势,促进和满足城市群众体www.dylw.net 第一论文网育发展的需要。后奥运时代要以政府调整发展为重点,较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投入来加强农村体育“硬环境”的建设,加大农村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以缩小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城市体育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改善体育锻炼和运动监测评价体系,以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提高社区体育服务质量为重点,侧重于群众体育“软环境”的建设。逐步缩小东、中、西部的差距,缩小县、乡镇和村落的体育服务差距,构建起既保持各自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又和谐发展的城乡社会体育发展体系。
  2.5有力地推动群众体育产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轨和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如何将市场经济机制与公益性极强的群众体育事业正确地结合起来,寻找一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群众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已是必然趋势。在推动群众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群众体育的公益性属性。既要顺应和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又要引导和提升群众的精神消费需要。
  参考文献:
  [1]杨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国民体育价值观互动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04:8.
  [2]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8:12-18.
  [3]康万英.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05:26-28.
  [4]李可兴.中西方体育价值比较[J].体育学刊.2005.03:38-39.
  [5]林朝晖等.福建省城乡体育的统筹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2007,01:49-5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