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新闻传播走进了百姓日常生活当中,由于电视新闻报道的感观性和及时性,成为人们了解天下事、身边事的最重要的途径。新闻采访中的同期声的运用,更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使观众有身临其境、共同参与的感觉。因此,如何把谈话中的问题提得巧妙、深刻并有实际内容,就需要记者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修养。如何掌握好这部艺术,我就从事广播电视事业二十多年来,自己的一点粗浅的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提问语言要追求语言表达的自然性。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高于生活;而新闻则要求真实地反映生活。所以,在电视新闻同期声采访中,一丝导演的痕迹、一点做作的口吻都会破坏采访的和谐气氛,给受众者一种不自然、不舒服的感觉。因此提问要追求语言表达的自然性。无论是记者,还是被采访者,都会不同程度地有紧张的感觉,不自主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形象和语言的表达方面上来。于是记者往往把问话问得完整,说得标准。当然,这是应该提倡的,但表达起来,很容易把问题说得很长,并且一字一板,播音腔十足。被采访者受其影响,也就像在大会上演说那样,拿腔做调、大有做报告之势。本文转自www.dylw.net第一论文网一问一答中没有了交谈感,也就少有自然。记者应在实践中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用自然的口吻、语气去引导被采访者平心静气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与经验。那么怎样才算自然呢?要摆脱播音腔,用最自然的方式来叙述表达;要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言;要少用“呢、哪、吧、哈”等语气词,多使用抑扬顿挫来调节语气。
其次,在提问语言表达上多点灵活性。新闻报道中的典型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制宜,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语言表达上多点灵活性。灵敏的随机应变,循循善诱的启发,以及画龙点睛的插话,都会有助于同期声采访的成功。相反,空洞、抽象、概念性的问话,加上被采访者滔滔不绝的答话都会使采访报道不尽人意。采访中的一问一答要反映被采访者的典型认识,体现记者的独立思考。因此采访中,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随时调整采访方向和提问语言,以达到采访报道的理想效果。提问的灵活性表现为有机的衔接。这里包括同一被采访者的不同内容的衔接;和不同被采访者的变换衔接。这都需要有灵活的问题加以过渡。一个被采访者的答话,要完成一个主题思想,其内容往往是多方面的。通篇的回答常常会使被采访者紧张不堪。记者如果选择好时机,既不打断他的思路,又可中断他偏离主题的漫谈,恰当地插问几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插话交谈会消除被采访者的紧张心理,尤其是概括性插话,被采访者会感到他的谈话被肯定,会增强他与你合作的信心。这样进入下一个问题,会给观众一种问题环环相扣、主题层层深入的承上启下的感觉。如果在同一事件中,采访几个典型人物,提问就应该灵活多变了,要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问题上为一个中心服务。千万不要用同一问题采访两个以上的被采访者。因为这样会给观众单调、笨拙的感觉。有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肯定也是一种问话。
同时提问语言要有思想性。如果说前两个问题是表达技巧方面的内容的话,提问语言的思想性则是采访报道的重要因素,是核心问题。因为每一篇新闻报道都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明确的目的和深刻的教育意义。那些为了提问而提问的明知故问、笼统的概念化提问,都是空洞无物的。有思想的提问要把握主题,并服务于主题。
提问是同期声采访报道的中心环节,是能否真实、恰当、充分反映事实的关键。如何正确使用提问方法是需要新闻记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