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电视节目与虚拟技术之融合方法创新

2015-07-30 10: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 景观的原意阐发
  “景观”一词的英文单词是“landscape”,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所下定义,景观从地理学中定义为:反映统一的自然空间、社会经济空间组成要素总体特征的集合体和空间体系;而从生态学领域定义则为人类尺度上、具有空间可量测性,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而在百度百科名片中则将景观定义为: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泛指自然景色,景象。
  景观一词最早出现于希伯来文的《圣经》中,用语对圣城耶路撒冷总体美景的描述。而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出现的新文化地理学代表人物丹尼斯,科斯格罗夫则直接指出:“景观是一种看的方式。”从根本上将纯粹客体的“景观”,进而转化为主观色彩浓郁的主体性词汇。但是,同时也促使我们去思考,景观在现代语境中,是否需要摆脱与生俱来的天然性而进入一种人文视野。
  芝加哥大学艺术学院的著名教授米歇尔(W.J.T. Mitchell)认为,景观本身首先是物质的媒介(大地,石头,植物,水,空气,声音和沉默,光明和黑暗,等),然而,无论是风景花园和建筑对一个地方的物理改造,还是在一个“自然”形成的地方,这些景色中都被编入了文化意义和价值。这一论断刚好回答了上面的问题。将景观赋予了更多的人文色彩的意义。
  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景观本就不是天然而成,而是一种将天然之物取而用之。然而,这个“用”也不是简单的随意组合,而是基于一种整体美的谋划,然后再赋予创作者的个性特色,然后遵循物质的内部规律将其组织排列,从而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
  2 技术美学下的虚拟现实技术
  李泽厚曾在其《美学四讲》中指出美学的四大范畴:自然美,社会每,艺术美和科技美。而高鑫教授在李泽厚的这个思想基础上,结合3D影片《阿凡达》在全球的胜利的实例,更是肯定了技术美学在现代文化语境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他明确给出技术美学的定义:“技术美学,是技术与美学的融合,,是将科学研究成果付诸生产实践的方式、方法及其规律所体现出的美学价值。
  在我们肯定了技术美学的大概念范畴之后,我们再来审视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电视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从其定义上说“是一种扩展的计算机人机界面技术,他汇集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体行为学研究等多项技术。具体地说,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更高境界。”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广电行业中运用越来越广泛,而其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形式,也从早期的虚拟演播室,伴随技术的日趋完善,已经发展成为演播室节目实时的3D技术的合成了。
  而经由前期精心设计,在电视演播过程中通过电脑技术实时完成的绝妙画面,则无疑是在通过创造出一种虚拟的景观,从而大大的提升节目的可视性。
  3 当下电视对创新形式的呼唤
  前面已经提到,现在在收视压力的影响下,各大电视台都千方百计吸引观众眼球。以2012年~2013年的跨年演唱会为例,主打跨年狂欢夜的湖南卫视和主打跨年演唱会的江苏卫视就是在争夺跨年夜收视率的两支劲旅。我们回顾两个台的跨年演唱会,仔细比较节目单,不难发现两个台邀请的明星可谓旗鼓相当。
  湖南台请到的明星嘉宾主要有:陈奕迅、蔡依林、刘德华、张根硕、萧敬腾、蔡健雅、曹格、张杰、杨幂、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黄雅莉、杨钰莹、BIGBANG、东方神起、SHINee、大张伟、俞灏明等等,而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的嘉宾主要有周杰伦、张学友、王力宏、罗志祥、莫文蔚、萧亚轩、周华健、林俊杰、林宥嘉、金贤重、EXO-M、SJ-M、任贤齐、黄品源、阿牛、黄小琥、萧煌奇、boyfriend等。
  于是,我们可以说在现在各个电视台几乎均分节目资源的情况下,同质节目样式的创新就成了各大电视台竞相尝试新领域。因此,无论是在节目的开场,还是在歌星演唱过程中,虚拟现实技术都在视觉效果的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在湖南台张杰和江苏台的许嵩的演唱中,都看见了这种虚拟现实技术的精彩呈现。
  而虚拟现实技术彻底改变人们的观看习惯,则是在2012年的春晚中萨顶顶的演唱时,漫天飞花的3D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奇幻的感觉,再与萨顶顶空灵的歌声相配合,可谓形成了美轮美奂的奇观。
  而这些,无一不是电视的虚拟景观在节目中的具体体现。而真正使得这种技术使用得更加纯熟自然得当属电视新闻节目,美国的ABC、NBC等电视台,早已经在其新闻节目中大量运用电视虚拟技术,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节目的常态表现方法,只是这点在我国得新闻节目中尚未受到重视,同时还有漫长的道路需要和本国的电视节目在相互磨合中寻找到结合的最好方式。
  4 在中国电视中初出茅庐的虚拟景观
  由于应用得历史非常短,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得这种电视虚拟景观得设计和呈现,都还呈现出很多缺陷。比如,如何找到更适合电视表达的设计模式,如何与节目,比如嘉宾更好的配合,甚至是在通过摄像机和转播台在录制或者直播时更好的实现效果,都还是我们在做这门研究的时候应当积极思考的问题。
  今年中央电视台的六一晚会,依旧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厅演出,依旧是中国式的电视虚拟技术在节目中的继续呈现——演员、节目和电视虚拟技术传达之间仍然是非常艰涩而又不协调的组合,我们仍然没还有找到合适的方式让节目变成一个相互呼应、相互协调的整体呈现出来。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的电视事业,本就依然处在探索发展时期,随着技术、设备等各方面条件的成熟,这种虚拟景观在电视节目中会得到更广泛的、也必将是更成熟的应用。
  参考文献
  [1]Daniel Cosgrove, 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M], London: Croom Helm (2nd edn: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4(1998).
  [2]柏楠,储霞.虚拟演播室技术及其在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应用[J].影视制作,2010(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