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宣布,近百名工商执法人员对微软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四个经营场所,即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广州、成都的分公司同时进行反垄断突击检查。消息一公布,市场震动。
随后,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陆续对汽车整车制造和零部件企业涉嫌价格垄断的行为展开调查,刮起了一场牵涉众多在华外企和著名国际品牌的反垄断风暴。
从微软到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和轴承生产商,从高科技企业到传统制造业,中国这轮反垄断风暴波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明显有别于以往单一的反垄断案件。中外媒体围绕反垄断调查展开了一场争夺国际舆论主导权的新闻大战,为外界观察国内外媒体报道中国经济新闻的异同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这轮争夺国际舆论的反垄断调查新闻大战中全力以赴,主动出击,从第一条中英文稿件《微软涉嫌垄断在中国被查》迅速被外电外媒转发算起,新华社连续播发《微软称始终遵守中国法律 并将积极配合调查》《从微软事件看中国反垄断与“国际接轨”》《工商总局称正深入对微软反垄断调查》《奥迪公开认错 众车企降价后零整比或仍偏高》《面对反垄断新常态 海外应有好心态》《评论:外企被冤枉了还是娇惯坏了?》《中国对日本12家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罚款12.35亿元》等一系列稿件。这些权威性的报道内容详实,形式多样,迅速抢占国内外传统和社交媒体版面,不少犀利的评论和分析有力地传播了中国的声音,有效压缩了外媒负面炒作的空间。
以国家发改委查处日本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供应商价格垄断的报道为例,中外媒体报道的异同和得失给国内新闻同行带来一些启示,对这些启示的进一步解构和分析,对提高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更好引导国际舆论具有现实意义。总体而言,在对外报道中国经济新闻时,大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度”:
拼抢新闻速度
拼抢新闻速度就是要力争新闻发布时效领先。在互联网时代,新闻达者为先,先者为上。谁能首先发出第一条权威消息,谁就能在新闻竞争中抢得先机,使读者先入为主,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首因效应”。国家发改委公布查处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消息之前,由于事涉外企,市场上已有传闻,但真相一直不明,这意味着各方亟需权威消息来源的证实。发改委的中文声明长达1300多字,对已习惯了快讯式、标题式的碎片化阅读的读者来说,如果一上来就发全文,未免显得有点不合时宜。因此,新华社先摘其要点,发出了一句话的中英文快讯,旋即引起包括路透社、《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在内的关注和转载。随后,新华社不断充实报道内容,以堆积木的形式层层递进展开滚动报道。可以说,在中国这一轮反垄断调查报道中,这种“先要闻,再综合”或“先碎片,再整合”的滚动报道模式几乎被所有国内外主流媒体采用。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滚动报道模式与很多新闻事件中当事人挤牙膏式的被动回应是两码事,切不可将两者混为一谈。实践证明,在媒体社交化时代,时效仍是新闻的生命,而对信息进行碎片化处理已成为新媒体作业的标准程式。
拼抢新闻时效仅仅是这场舆论大战的第一步,要在国际舆论中赢得更多话语权,必须要趁热打铁,抓住舆论热度,放大自身的传播效果。面对外界关注度极高的新闻事件,如果一家媒体在发出新闻快讯后长时间没有跟进报道,其所形成的舆论真空必定为竞争对手所填补。这种竞争态势要求媒体必须利用舆论热度,争抢第二和第三落点,拓宽报道的深度,通过综合性报道介绍新闻事件各方面的详细情况。
拓展稿件深度
如何拓宽新闻的深度,新华社和《纽约时报》做法不同,但也殊途同归。新华社反垄断调查的深度报道以组稿的形式呈现,而《纽约时报》则通过拓展单一稿件的深度来引导舆论。这可以看出两家新闻机构受众重点的差异,因为组稿形式更适合传统报纸版面,而单一深度稿件则更契合网络阅读体验。
那么,《纽约时报》等外报是如何拓展稿件的深度呢?无他,把读者拉进话题当中、做好议程设置、添加更多话题引爆点去吸引读者而已。在《中国对日企开出巨额反垄断罚单》的综合报道中,《纽约时报》并没有单纯报道日本车企业受罚这一事件,而是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联想、添加背景等客观报道方式,巧妙地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中日关系恶化、领土争端、本国就业、中国吸收外资情况、司法制度等“暗藏杀机”的冲突信息当中。这种看似形式客观的手法,不仅拓展了话题广度,更在有意无意间对中国国家形象构成了威胁。这种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做法,恰恰是一些不怀好意的外媒的惯用手法。一些美国媒体将此事同“美国起诉5名中国军官”“棱镜门事件”相联系,感叹在华外企“失宠”,指责中国此举有报复之嫌,是庇护本土企业之举。彭博社的报道将中国反垄断调查置于“中美就网络间谍互相指责”的大背景下,称美方今年起诉5名中国军官窃取美国企业机密后,中国加大了对美国企业的压力,导致中国国有媒体批评微软、谷歌和苹果与美国的间谍活动有联系等等。
由于事先预见到外媒可能会借题发挥,新华社加强了报道的针对性,在多篇稿件添加了大量解释性的信息,如国内企业以往也曾因为涉嫌垄断而被调查的背景,更突出了日本企业自首的情节,也同样拓展了报道话题,为外国读者提供了不一样的观察视角。
感受市场温度
与其他领域的对外报道相比,经济新闻报道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能否触动市场是衡量经济报道影响力的其中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区别于外媒将经济新闻政治化的做法,国内媒体报道更不能随着外媒的脚步起舞,随意报道一些没有根据的猜测或分析。相反,有时候必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专业态度保持对相关市场的敏感度,感受市场的温度,做到在商言商。在这轮反垄断调查中,每一个牵涉其中的企业都是市场的主体,考虑到很多涉事企业是上市公司,每一个公司罚金等消息的公布,都可能对它们的股价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因此,新华社的一系列报道通过再现案件调查始末,详细报道了12家日企的具体受罚
情况,既表明我国反垄断调查依法执法的态度,也客观反映了国内外企业的回应,表达了社会和百姓关切,而其中一些细节,被《纽约时报》等外媒有意无意忽视了。按照经济报道要紧贴市场的思路,国内媒体的经济报道可更加专注于反垄断调查对市场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用更深、更实在的话题与外媒竞争。比如,在反垄断背景下,国内汽车业和汽车市场的走向如何?将给消费者带来哪些具体实惠等问题,仍有待解答。
亮明自己态度
面对一些外媒故意曲解甚至异化中国反垄断调查的负面舆论,新华社除了客观公正报道有关消息外,还针锋相对,播发了不少观点犀利的中英文评论,旗帜鲜明地亮明自己的态度。如《面对中国反垄断新常态,海外应有好心态》的述评指出,中国近年来加大市场法制建设,极力打造和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严格执行[dylW. NeT专业提供写作教学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对垄断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未来中国反垄断的执法力度会继续加强,涉及领域也会不断扩大。面对新常态,海外应该有好心态,客观看待中国依法规范市场秩序的行为。而《外企被冤枉了还是娇惯坏了?》的评论则一针见血揭露,中国通过打击外国企业来扶持本国企业的观点已有失偏颇,更完全站不住脚。同时,针对外媒指责中国商业环境变得仇外的言论,新华社也通过采访商务部发言人,播发《中国驳斥反垄断调查为“仇外”的言论》,予以回应。通过新华社海外推特、脸谱等法人账户,这些言论和报道登上欧美影响最大的新媒体平台,直接面对欧美等海外受众,在西方传统媒体之外,开辟了新的舆论场,有效扩大了传播范围,受到海外网友高度关注。
毫无疑问,中国在这场反垄断调查风暴中遭遇了极其复杂的舆论交锋,这将是中国未来进一步走向世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考验。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传播新态势,中国媒体工作者和管理者当有心理准备,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但同时战术上又要高度重视,取外媒之长,补己之短,运用传统和新兴媒体传播渠道,或针锋相对,或春风化雨,争夺国际涉华舆论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