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媒体微博新闻文体特征解读

2015-07-14 10: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微博(Weibo),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注册用户可以以140以内(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中国目前用户最多、最有影响力的微博是新浪微博。新浪微博由中国门户网站新浪网于2009年8月推出,随后微博这一新媒体形态正式进入中国主流人群视野。最鼎盛时,中国各大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纷纷推出自己的微博平台。经过多年的鏖战,一直最有实力抗衡新浪微博的腾讯微博在2014年年初被腾讯公司撤销微博事业部,战略放弃之后,2014年11月网易微博也正式关闭。目前,新浪微博已经在中国微博领域一枝独秀。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媒体微博”均指的是在新浪微博开通的传统媒体账号。
  据新浪公司发布的数据,截止2014年9月,新浪微博的月活跃用户增至1.67亿,日活跃用户增长至7660万。而早在2012年12月月底,新浪微博的总用户就已经突破5亿大关。截止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为6.17亿,新浪微博在中国网民中的普及程度可见一斑。从微博的整体发展来看,媒体机构微博发力较晚,但通过内容资源的优势、报道方式的创新,迅速成为微博平台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截止2013年底,新浪微博认证的媒体机构及其栏目、频道微博账号总数突破4万个。
  对于学界来说,这一丰富的实践为媒体微博新闻这一网络新闻新形态,提供了丰厚的研究土壤,也对新闻传播学界提出了紧跟实践的要求。研究媒体微博新闻可以从多个角度,比如媒体微博新闻传播特征、正负影响等等着手。但笔者认为,对媒体微博新闻文体特征的研究当属于基础性的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媒体微博新闻作为一个新生的新闻品种,有着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和写作手法。本文试以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微博@人民日报和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财经网为例,探究这种新型新闻文体的特点。
  一、@人民日报、@财经网概况
  自从2012年7月开通之后,截止2014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的粉丝已经累积到2744万。不仅是粉丝最多的媒体法人微博,而且被评为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微博,同时2014年连续11个月稳居中国媒体微博第一名的位置。@人民日报每天发微博数相对稳定,以2014年11月28日为例,@人民日报共发布33条微博,其中新闻类微博18条(不包括微博新闻评论)。这些微博新闻的转发量,少则四五百,多则五六千,甚至过万。
  @财经网,截止2014年11月30日,共斩获1107万粉丝,不仅是2012和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网络媒体微博,而且2014年以来其影响力连续11个月稳居中国媒体微博前5名。@财经网日均发博文数52条左右(包括转发)。与@人民日报不同的是,@财经网所发或转的微博,新闻占绝大多数。
  本文选择以上两家微博作为案例,主要理由是,二者不但影响力大,而且其微博新闻写作相对比较规范,文体特征相对稳定成熟。
  二、微博新闻的文体特征
  新闻文体,即用于新闻传播的文章体例。不同的文体,在内容、篇幅、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在中国大陆,常见的有消息、通讯、特写、专访等。每一种新媒介的诞生,都会带来与之相适应的新闻文体,电报催生了倒金字塔式结构消息,互联网催生了以超文本、多媒体为特征的网络新闻。现在,微博成为互联网的最新热门应用,通过和传统媒体的结合,产生了全新的一种新闻文体:媒体微博新闻。①其特征可以概括为:
  1、从篇幅上说,文字简短,核心事实突出
  由于技术的设置,我国最主流的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均将最长字数设定为140字,这导致媒体微博新闻必须言简意赅,在140字的空间内明晰地讲清楚一件事。有时为了时效,或事实材料掌握的不足,媒体官微也常常发布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字的微博。但通常情况下,媒体微博为了谨慎和逻辑连贯起见,都会将字数编满。
  但即便写满140个字,也很难像传统新闻报道那样介绍清楚所有的新闻要点,而是直接交代事件核心,多用单项主位,使语篇开宗明义,略去一切不必要的元素。少了电视、报纸新闻语篇衔接连贯、逻辑严密的特点。例如下面这条@人民日报的微博:
  【“泡药”豆芽:违禁成分超标200余倍!】近日,北京大兴区查处一家非法添加AB粉的豆芽生产商。车间气味刺鼻、红褐色水里泡着绿豆、豆芽近20厘米长。经检测,一违禁成分超标200余倍!毒豆芽使儿童发育早熟、女性生理改变、能致癌。提醒:根须少、味道刺鼻的豆芽别买。http://t. cn/RzUSoNC扩散!(2014年11月24日09:37)
  这条微博所传递最关键的信息就是提醒网友警惕“泡药”豆芽,即标题内容。首句用精炼的语言点出新闻五要素中的时间和地点。第二、三句是对新闻核心事实的介绍,最后一句再次提醒网友如何甄别毒豆芽。
  一般而言,消息的导语已经够简练了,但媒体微博新闻更是在一般消息导语上的再浓缩。通过对比原文2000多字的报道,尤其是导语可以发现,由于字数限制,媒体微博通常只突出新闻事件最核心的部分,而且这些核心内容往往又是从整个全文提炼的,然后将背景交代及相关细节描述放到附带的链接之中。
  2、表现手法上,以叙述为主,辅之以抒情和议论,以各种语气和表达,直接与受众互动
  微博新闻在篇幅上比通讯要短很多,但在表现手法上和通讯一样丰富,既有叙述,也有抒情、描写、议论。旨在使表达更人性化些,而微博所提供的表情符号——哭笑哀乐,蜡烛、太阳等,使得微博新闻互动性更强,也更具人情味。比如@人民日报这条微博:
【#拼命快递哥#!为抢时间跳楼摔断腿…】23日,山东青岛一25岁的快递小哥送完快件下楼,发现单元门失灵,情急之下,他从2楼楼道窗口爬到遮雨棚,纵身跳下,结果摔断了左腿。等待救护车时,小哥仍在打电话找人帮忙派件…http://t.cn/ Rz4qdsc接收快递,别忘说声“谢谢”!(2014年11月24日16:22)
  此则微博新闻标题中直接用了表示“哀叹”的网络表达符号。该微博不仅通过链接注明消息来源,以及配图,末尾还附加一句“接收快递,别忘说声‘谢谢’!”这一富有人文关怀色彩的话语。其实,很多媒体微博新闻,在叙述核心事实之外,常常会通过各种表意符号, 传递出自己的态度,并直接与受众互动。如果用心编辑,一条不足140字的微博,往往能传递出丰富的信息量。但这还不够,媒体微博新闻还要求极强的时效性。
  3、时效性上,媒体微博新闻几乎是文字直播式的
  时效性不是以日和小时计,而是分秒必争。时效性强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只要有网络,甚至一部手机便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微博新闻;二是微博新闻篇幅简短、结构简单,为记者节省了思考和编辑的时间。②
  如:2012年12月27日至30日,@财经网直播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江西九江、湖北恩施调研。有评论指出:“首次由非官方媒体通过社交媒体首发领导人考察报道,而非等考察结束后由官媒‘通稿’报道,是一次重大进步”。暗访变直播,记者不仅没有受到追究,而且还被新华社等官方媒体间接肯定。后来被众多中央媒体微博效仿。这体现出媒体微博对严肃的国家领导人新闻,也开始跟各种社会化媒体抢时效。时效性,是传统媒体微博的利器之一。
  4、克服信息碎片化,使用“转发”和“话题”功能
  为了尽可能使得信息完整、连贯,除了添加链接和长微博之外,媒体微博经常转发稍早前的微博,以做进一步的补充。另外,媒体微博还经常使用##话题符号,做系列微博报道,点击该话题符,粉丝既可以看到一连串的相关微博新闻报道。下图是@财经网对稍早前发的微博的一个补充。
  但是,转发或加入话题符号,较为少用,除非在特定情境,比如突发新闻、“两会”的召开等。对“信息碎片化”而言,是媒介学者批判的对象之一,但是,对媒体微博新闻来说,这有失公允。通常情况下,媒体微博发布的新闻,至少都会尽可能地添加链接和配相关图片,或者为嫌麻烦的粉丝提供长微博。这样的话,媒体微博新闻可以说是相对完整的。因为它还可以综合利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传播手段。
  5、从表现手段上看,网络表达工具丰富,信息量大
  媒体微博新闻除了常规的上述特征外,还偶尔使用音视频作为辅助表达手段。从目前的新浪微博技术来看,一条微博新闻,可以使用容纳1万字的长微博,而且使用长微博的同时,还可以添加视频。
  因此,在现有技术设置下,一条微博新闻可以比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表达更完整更丰富的信息。但不得不指出,制作一条信息含量高的微博,也得为之付出较长的时间成本,除非特别重要或有特殊需求,否则很少有媒体这么综合地利用这些网络表达手段。
  结语
  微博是目前最热门的互联网应用之一,与微博“鼻祖”、美国的Twitter相比,一开始,国内的微博就具有更强的媒体属性。传统媒体入驻微博,更是强化了这种属性,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新的新闻品种——媒体微博新闻。可以预见,媒体微博的发展将更加火爆,粉丝数量和影响力将继续提升。□
  参考文献
  ①陈至,《微博新闻:网络新闻传播新形态》[J].《新闻世界》,2011(12)
  ②高冬可,《解析传统媒体微博新闻的传播特性》[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2012级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