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文学创作中报人角色的凸显——浅析张恨水以新

2015-07-01 16: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 摘要:张恨水是我国 现代 文学史上的一位小说大师,而事实上,新闻记者才是他的正业,他从事新闻工作长达30年,在整个报业生涯中,他的支撑点都落在报纸副刊上。目前,学界关于张恨水新闻思想的研究不多,本文着重探讨张恨水在编辑副刊的实践中形成的主要新闻思想,包括以小说反映社会新闻事实,予副刊以鲜明的新闻性;重视副刊的舆论监督作用;主张新闻自由等。
  论文关键词:张恨水副刊 新闻事实新闻思想
  提到张恨水,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小说大师。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他为读者创造了100多部中长篇小说.总字数近2000万言;同时,他还发表了各类散文,总字数约600万言,诗歌约3000首。无疑,张恨水是文坛上的写作能手,但说到他的新闻生涯,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张恨水自己也说过:“我的主要职业是做新闻记者.写小说不过是性之所好。”事实上,写作对于张恨水不过是“副业”,他的终身职业是新闻记者。从1918年在芜湖《皖江日报》当总编辑正式开始记者生涯,到1948年辞去《新民报》的所有职务,张恨水从事新闻工作长达30年。曾任上海《申报》驻京记者、《益世报》助理编辑、芜湖《工商日报》驻京记者、协助成舍我创办联合通讯社兼任北京《今报》编辑、任《世界晚报》和《世界日报》编辑、自办《南京人报》、任《新民报》副刊编辑等,他的一生都和新闻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位出色的报人.
  也是新闻战线上有名的“全手匠人”在几十年的报人生涯中,张恨水的支撑点当落在报纸副刊上。wwW.lw881.com在北平,他先后主编过《世界晚报》副刊“夜光”、《世界日报》副刊“明珠”、《新民报》副刊“北海”;在上海,他又主编《立报》副刊“花果山”;在南京,主编《南京人报》副刊“南华经”;在重庆,主编《新民报》副刊“最后关头”等,他的生命光华及报人才情主要倾注在副刊上。而在几十年的新闻实践中,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思想理念。以小说反映社会新闻事实。予副刊以鲜明新闻性张恨水几十年的副刊编辑实践中.最突出的成就莫过于他在副刊上发表的连载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他几乎囊括了北平各大报的连载小说:30年代。他又包揽了

  张恨水通过小说创作、短评写作等.把社会新闻事实融人到副刊中.使副刊在具有文艺性的同时.也具有了鲜明的新闻性。重视副刊的舆论监督作用.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张恨水强调副刊的“舆论监督”作用。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体表现为对都市现存秩序、流行价值观念的否定与颠覆.采取的方式是通过小说、短评等把都市人对权力、金钱等诸多事物的确信与追逐推向极致,从而使读者感到这些确信无疑的观念与信条的荒唐与可笑。张恨水认为即使是文史小品、杂文随笔.也要针对当前的问题,有感而发:“我们正不妨下以一粟之微,上推宇宙之大。也不妨读上古之禹,探今日之河流。”的副刊往往以叙为主,讲究蕴藉含蓄,酸、甜、苦而不求辣的文风,顾时局而言他,敛锋芒于笑谈之中,但却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强烈的批判。
  作为终生的职业报人,张恨水 自然 具有强烈的媒介意识,他的小说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始终聚焦在纷繁复杂的都市社会生活上,通过描绘形形色色的人物.为读者展示的是一个丑陋、畸形的都市社会,具有辛辣的批判意味。他是一位自由的批评者、监督者。
  抗战期间.他曾写作了大量尖锐泼辣的杂文为抗战鼓吹。如在1926年的《势利鬼可起而为总长》、《官不聊生》等揭露了官场的腐败、黑暗.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免考入门券》抨击了考场的舞弊营私勾当。但在当时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下.有的杂文都被剪掉。所以,张恨水更善于用小说来揭露、抨击某些社会丑恶,把批判的锋芒敛于小说的迂回中.以含蓄又不失尖锐的文章发挥副刊的舆论监督作用。主张新闻自由,当时的张恨水和成舍我一样.主张“新闻自由”.敢于揭露黑暗。成舍我常常对编辑和记者说:“只要保证真实,对社会没有危害,什么新闻都可以登。如果出了什么事,不要你们负责任,打官司、坐牢,归我去。”作为成舍我的得力搭档和一个坚决的新闻工作者.张恨水也极力主张新闻自由。他认为,报纸的言论应当完全受民意支配,应当代表民意.为人民呼吁,敢于讲真话,敢于暴露社会的黑暗。他在编辑副刊期间,曾发表了大量的杂文、小说等来抨击社会现实,为人民呼吁。然而,无论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还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真正的“新闻自由”是没有的。
  新闻检查文禁森严,报纸开“天窗”是常有的事。张恨水也有不少揭露腐朽、针砭时弊的文章被书报检查官剪掉,在报纸上开了“天窗”。对于这种言论的不自由,张恨水在《世界上在谈新闻自由》一文中写道:“作新闻记者,是人生的不幸,一辈子没有个自主的日子。想凭良心.这枝笔要替大多数人说话,就不免得罪少数人。……凭良心,这枝笔就要替极少数人说话。而这少数人,大概总不会是大多数人所喜的……这简直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那末,不说话好了。请问,新闻记者在报纸上果然不说话,那又怎交待得过去?……”
  在当时的黑暗统治下,缺失新闻自由,新闻工作者处于“应该说真话”而“无法说真话”的两难境地中。张恨水“新闻自由”的幻想在现实中破灭.他感到新闻工作者实在难以为人.因而他甚至不愿自己的子女继承自己这份“衣钵”。
  张恨水不只是一位小说大师,更重要的是一位报人,他的小说创作是他报人生活的延续.他聚焦的核心永远是坚实的社会而非浪漫的爱情。他身上也体现着作家与报人“双重角色”的矛盾和融合:传统文人的消极避世、独善其身与 现代 报人的积极人世、干预生活,传统文人取材于“情”及望月伤情的品格与现代报人聚焦社会现实以及冷峻犀利、纵横恣肆的风格,双重性格的冲突磨合。深刻影响了张恨水在创作及其新闻工作中的思想,使他在30年的报人生涯中形成不少闪光的新闻思想观点。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