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大众媒体所认识的世界,往往不等于客观世界本身。然而,利用“拟态环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实环境,千万不能将“拟态环境”取代了现实环境。
关键词 “拟态环境” 认识 实践
“拟态环境”本是一个舆论学、传播学术语。从“拟态环境”角度来考察认识和实践问题,对于哲学认识论来说是另一个角度。
一、“拟态环境”
1 什么是“拟态环境”
李普曼在自己的著作《舆论》(public opinion)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越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按李普曼的观点,欲得到关于现实环境的真实图景是枉费心机。现实环境如此巨大、复杂而又稍纵即逝,根本不可能被直接感知。人类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和行动,必须将其构成一个更为简单的模式。
大众传播媒介营造了一个介于人类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拟态环境。www.133229.CoM对我们而言,在制约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方面,媒介环境常常比现实环境显得更加重要。以电视和电影为例,“任何影像手段,都不能全方位地、完全地记录被摄对象,也不能将世界的全部不间断地记录下来。”美国学者罗伯特,考克尔在《电影的形式与文化》中还这样说,“如果某种事物的影像非常接近这种事物本身的样子,我们就有可能会忽视事物本身。而事实上,那些事物在客观世界中仍在继续发展变化,而不会停止在影像中。”影像的记录远赶不上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我们不能以停留在影像世界中为满足。
2 新闻媒介为世人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拟态环境”
通常情况下,“新闻媒介不会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我们。不会也不可能不带任何偏见;新闻媒介不可能完美地反映现实。”尽管绝大多数新闻媒体都宣称追求新闻真实,然而。“新闻和真实并不是一回事,必须清楚地加以区分。新闻的作用是突出地表明一个事件,真实的作用是把隐藏的事实显露出来。”
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争取更多的受众,许多媒体走上娱乐化之路。关系国计民生的硬新闻减少,“性(男女关系)、腥(暴力)、星(娱乐体育界明星)”新闻大量增多。
新闻媒体之所以在选择上出现“性、腥、星”的“同质化”,之所以有倾向地选择揭丑或“正面报道”,是由于他们的新闻价值观念在起作用。1973年台湾学者李瞻教授对传统新闻价值观提出强烈的质疑。他分析说,根据传统新闻自由的观念,新闻价值的标准是冲突性、传奇性、刺激性、显著性、临近性……这些观念大部分都是“黄色新闻”激烈竞争的产品。它提高大众化报纸的销数,但却忘记了本身对读者及社会所负的基本责任。“由于传统新闻价值观念的狭窄标准,报纸只使读者认识了社会的反常现象、突出现象及其黑暗面。这些消息绝大部分都与读者无关,不仅无益于读者,危害读者,而且造成社会的重大灾难。”
3 电视节目为世人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拟态环境”
1968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出于对国内暴力和暗杀事件的关注,下令成立暴力原因与防范国家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violence),该委员会从他的7个特派小组和5个调查研究组的报告中提出了一项15卷本的报告。其中一项报告叫做《暴力与媒介》(violence and the media)。以下是《暴力与媒介》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74%的现代剧(20世纪60年代)包含暴力,而与历史剧或未来剧相比,这个比例就相对“失色”了:98%的历史剧包括有暴力成分,而未来剧也总是有暴力内容。总之,研究者发现,电视剧把美国描述成一个充满暴力的陌生人的暴力国度。事实上,美国被表现为一个在过去和现在都十分具有暴力倾向的国家,但最暴力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未来看上去完全是暴力的。报告的结论是:暴力是电视节目所表现的生活的最主要特征。
从以上关于新闻报道和电视节目所营造的“拟态环境”的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电视娱乐节目,都没有为世人提供准确、全面的关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真实世界的情况。但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尤其是我们经验范围之外的世界的全面了解却主要依赖于这样的渠道。
二、“拟态环境”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这里所说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和实践,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涉及较少。
1 “拟态环境”与人类的认识活动
关于媒介事件与人物(媒介事件与人物也就是“拟态环境”)同实际事件与人物之不同,在一项著名的传播研究中得到有趣的说明。1951年,库特·兰和格拉迪斯,兰借麦克阿瑟从朝鲜战场回国之际,对有关欢迎活动的电视报道作了一次研究。他们事先选派两班人马,一班观看电视报道,另一班分布在沿途迎候麦克阿瑟的人群中。这样安排便使一批人接触媒介事件与人物,另一批人则直接感知实际事件与人物。研究结果显示,在现场欢迎麦克阿瑟的人并不怎么激动,甚至感到有些厌烦。因为他们要等较长时间,而麦克阿瑟的车队开来时又一晃而过。人们顶多看上两眼,跟着欢呼两声,便作鸟兽散,对整个事件感觉平平。与此相反,人们对电视媒介报道这一事件的感受却大不相同。因为电视摄相机就架在麦克阿瑟后面的那辆车上,电视镜头时而朝向欢呼的人群,时而对着作微笑状的麦克阿瑟,推拉摇移,交替变化,给人以隆重热烈、胜利凯旋的印象。于是观看电视转播的人自然比较兴奋,情绪异常激动。
这项研究对理解媒介环境很有启发。这里的人是同一个人——麦克阿瑟,事也是同一件事——欢迎归国,但一经媒介传播,给人的感受与印象便大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对此事的报道基本遵循着客观性的法则,也就是说报道属实,并没有歪曲捏造,更没有无中生有。即便如此。尚有这般悬殊,更不用说那些客里空式的媒介事件与人物了。如果人们经年累月听到的都是媒介事件,日复一日见到的都是媒介人物,那么久而久之便难免将媒介提供的环境当成实际环境;如果人的主、客观活动都被置于一种“拟态环境”中,那么此种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的潜移默化作用便不容忽视了。
身外世界实际上是“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实际上也是说人们只有借助媒介的延伸作用,才能间接地接触实性世界。
绝大多数议程设置研究都显示,媒介并非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是一面镜子,按照本来面目反映社会现实。正如许多年前沃尔特·李普曼所说,媒介更像是探照灯(search-light),该探照灯往何处照,往往取决于在某议题上有其特殊利益的集团,取决于人们为获取注意而制造的伪事件,也取决于新闻记者本身的某些工作惯例。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人在许多情形下是通过媒体来观察和认识世界的。通常观察本身就渗透着思维,从而决定着人类自我意识与客观知识的走向,何况大众媒体并不是镜子式的反映现实。通过大众媒体所认识的世界,往往不等于客观世界本身。大众媒体更侧重于社会生活,相比之下,对于大自然的介绍就少多了。因此,通过大众媒体认识的世界也不一定是完整和全面的。
2 “拟态环境”与人类的实践活动
由于“拟态环境”的存在,人的行为往往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但是,正因为这种反应是实际的行为,所以它的结果并不作用于刺激引发了行为的拟态环境,而是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
这段论述可以用下图表示:
表面看来,李普曼省略了人们对客观环境的认知。因为人们在行动之前必先获得实际情况的信息并做出判断。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拟态环境”就是对客观环境的认知。显然,依据“拟态环境”进行的实践活动,在不少情况下是与真实的客观世界不吻合的,难免会经历挫折和失败。如果大众媒体为我们营造的“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逼近了社会真实,那末,我们据此行动就会有比较好的社会效果。
3 “拟态环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两难选择
一方面,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通过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来实现,离开媒体提供的这种“拟态环境”,人类没有更好的办法来了解和认识范围几乎无限广大、内容丰富多彩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媒体为我们提供的这种“拟态环境”不等同于客观世界,然而我们又要依据这种不等同于客观世界的“拟态环境”去面对这个客观世界,在客观世界中去行动,去工作,去搏击。这样就难免在客观世界中碰壁。尽管人们对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微词颇多,可是现在还找不到更好的能够取代“拟态环境”的办法。于是,人们一方面力求媒体真实、客观、全面:一方面设法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水平。
面对“拟态环境”,只有少数对媒体保持高度批判意识的人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这个意义上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那些做出原创性贡献的人们,多是很好地辨别并使用了媒介及其“拟态环境”的人,尤其要注意。他们一定时刻不忘真实的现实世界,时刻以客观世界作第一参照系,以其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利用“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实环境,千万不能将“拟态环境”取代了现实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