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流程新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5-07-04 20: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本文基于对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流程新特点的阐述,指出新时期、新形势对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提出的挑战与要求,探索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期刊编辑 编辑流程 策略
  
  编辑出版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的编辑出版业向现代编辑-出版业变革的过程,其内容包括技术手段、编辑出版主体、管理模式以及出版物的现代化四个方面,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是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前提和支撑。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网络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网上投稿、征文、远程审稿、校样网上传送、在线编辑及期刊网站的建立使作者、编辑、校对者、印刷者、发行者、读者与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期刊编辑出版方式,使出版周期缩短、编辑质量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因此,有必要对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流程的新特点、新规律加以分析研究,寻找应对这些新变化的对策,以适应新形势,不断优化编辑工作,实现期刊质量和编辑能力的共同提高,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流程的新特点
  
  传统期刊编辑流程的主要环节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三级审稿制度)→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从编辑实践来看,一个相对完整的编辑流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前编辑阶段、编辑阶段、后编辑阶段。前编辑阶段主要是编辑部进行信息采集、选题策划并由此组稿审稿的阶段,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WWW.133229.coM可以有效地保证期刊栏目策划的针对性和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它是期刊文稿编辑加工之前必须要准备好的工作。编辑加工阶段是编辑过程的中心环节。这一阶段,主要完成对文稿的评审、加工整理、装帧设计和版面编排等一系列工作。首先是评审阶段,通过责任编辑的初审、编辑室主任二审、主编终审三个层次来决定文稿的取舍与修改。其次是在此基础上对文稿的编修阶段,即对文稿的加工整理和编排阶段。后编辑阶段是编辑过程的尾声。主要包括校对、清样及对信息反馈的收集与分析。目前,各期刊出版单位一般都强化了对出版物的信息反馈的收集与分析工作。通过此类信息收集工作,编辑部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得失,从而及时调整刊物的编辑工作。这样就可以使刊物和编辑的质量同时得到提高,刊物也就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反馈工作是编辑流程的有机一环,既是对前一次编辑过程的评价与总结,又对下一次编辑过程起着微调的作用。
  网络办公的无纸化,给期刊编辑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期刊编辑工作流程演变出新的面貌。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各工艺之间的界限,在网络环境下已经逐渐一体化,原来多人合作、多次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借助网络可把几道工序连续完成。编辑流程各环节一体化展示出新的工作流程(如图1与图2)。
  
  期刊编辑可利用网络进行广泛宣传,将设计好的关于本刊物的问题调查表贴在网络期刊主页上,或有目标地发送电子邮件给热心读者、专业人士,征求他们对本刊物的总体评价、栏目设置、报道特色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以及收集了解市场方面的反馈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选题。网上信息资源的广泛性和信息获取的快捷性改变了期刊选题策划的传统方式和手段。编辑可打破本单位、本系统的界限。根据期刊定位和专业特点,主动出击捕捉选题,精心策划、组织,真正成为选题的开发者、策划者、设计者和实践者,不断提升选题的质量和水平。
  
  2. 网络约稿、组稿
  根据对读者的调查和市场需求的分析,制定组稿计划和编辑方针之后,在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可将组稿计划的相关信息公布在本刊物的网站上,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等方式向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和某方面有所长的人士约稿或组稿。较传统手工操作,这样做既可快速约稿或组稿,又可优化对作者的选择,还可充实扩大作者队伍并储存备用。
  
  3. 网络审稿
  网络环境下,编辑可非常方便地检索网上各种数据库,利用其提供的全面的检索功能,从作者、关键词、刊名等检索人口进行查询,对稿件的创新性和学术水平进行初步的审查。这样更具客观性和可信度,可大大提高初审质量和时效。后续复审,可网上优选审稿人,建立审稿专家库,提高审稿质量,利用电子邮件提交审稿意见。缩短审稿周期。
  
  4. 网上编排校一体化
  网络环境下,因来稿投递过程中没有经过录人的中间环节,文章的整错率相对可以降低很多。对于录用稿件,编辑人员可直接在机编辑,利用编辑器相应地保留编辑加工修改痕迹。技术编辑在计算机上采用排版系统进行编排处理的同时,可随时根据编辑人员对版式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通过网络还可以采取分散式工作的方式,对复杂的科技图、表、公式的编辑加工,由编辑直接在机扫描、粘贴、绘制,最后传送给技术编辑插入到文字中完成排版。校对时,可以直接利用专业软件进行电脑校对,可联网进行交叉校对,或给作者发校样校对,都可大大提高校对效率。计算机编制完成的期刊电子版本最后可直接通过网上发到印刷厂印刷。
  
  5. 网络出版
  一些规模较大、较有实力的期刊社或编辑部,可自主建立网站实现网络出版。一般编辑部则可人编专业网站的大型网络化期刊数据库,在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基本保留原刊版式全文上网出版。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上网,都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扩大读者面,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和期刊的互动服务,有利于提高刊物的利用率,扩大刊物影响力。
  网络环境下,编辑策划更加重视创新度,编辑过程更加突出互动性与受众参与性,编辑过程从纸质等传统媒体延伸到网络平台。表现出多媒体特色,编辑过程增加了原来只有专业人员承担的组织、广告、营销等程序。
  
  二、期刊编辑流程的新特点给编辑工作带来的新要求
  
  编辑是设计、组织、审读和加工作品,为复制和发行做准备的工作。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工作对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处于出版过程的开端和核心地位。编辑工作的质量水平是直接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复制或发行效果的因素。作为一项社会文化工作,编辑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专业性的特点;作为一种社会专门职业,编辑工作的专业性则体现为选择性、加工性和中介性等。期刊编辑工作作为编辑工作的一种,其对象是稿件、文稿,其中包括作者工作、读者工作和信息工作。期刊编辑不仅要像图书编辑那样审读、修改、加工,而耳要对不同作者撰写的不同内容的文章进行选择、配伍、分栏,使期刊结构合理、有序。信息时代对每一位期刊编辑的冲击都是巨大的,要求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文化知识、编辑技能和手段跟上时代的步伐,达到现代化的先进水平,使出版物能够迅速反映和传播人类的现代文明。
  首先,编辑部的办公和管理应实现网络化。编辑接受作者网上投稿,寻找审稿人进行网上审读,综合评估网上的意见决定是否录用,并对可录用的作品进行网上编辑加工。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出版监控、成本预算、发行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编辑从事务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对编辑流程的各项工序实行网络化管理。通过网络形式反映和表达编辑出版计划的安排,通过网络加以分析、计算和优化,寻找可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最优管理方案,并在网络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以保证达到预定计划目标。
  其次,传统的编辑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急需变革。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出版理念,培养和加强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版权意识。既要解放思想,不固守原有的出版模式,不害怕和回避数字化潮流,又应该让目光超越传统的视野与炒作的迷雾,看清时代与行业发展方向,从容应变;还应该不受不良思潮影响,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审读每篇来稿,处理好质量与效益的关系,以求期刊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应按质取稿,严格把关,把具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意识的论文奉献给广大读者。在纸编辑向在机编辑、在线编辑转变,是期刊编辑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要求编辑熟悉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技术。编辑人员应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录人、图形绘制,学会应用软件的使用,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以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投入到编辑工作中。

  三、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的应对策略
  
  如何利用网络的优势,在期刊出版业日益严重的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建立期刊独立网站扩大宣传力度,运用稿件管理系统,减少重复劳动带来的繁琐、缓慢和低效率,使编辑部在稿件处理流程中实现高效、减少差错,实现出版内容的电子化,实现从投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等全过程的网络化,对广大期刊编辑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先进的编辑理念
  编辑理念是在编辑工作中升华的用以指导编辑工作的理性意旨,有了先进的编辑理念的指导,才会有出色的编辑实践。由于网络环境下,编辑的背景、内容、方式、手段、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编辑要时刻紧跟时代潮流,分析出版业、编辑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推导出符合编辑出版业发展的先进的战略思想和实施手段,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2. 有效信息识别意识
  网络时代,信息呈爆炸态势,编辑必须具有更强的信息意识,具有随时收集处理各类相关信息的高度自觉性,努力认识信息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掌握收集、处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善于开发和利用信息。具体包括运用多媒体、超文本编写信息的能力,很强的验证、过滤信息的能力,以及挖掘信息的深度和广度的能力。
  
  3. 强烈的创新观念 网络环境下,编辑的创新能力表现在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和习惯思维的束缚,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能够及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在新环境、新事物、新问题面前,善于捕获信息,加工出新观念、新设想,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
  
  4. 网络高新技术手段
  高新技术是网络时代编辑生存的必备本领,也是编辑工作的基本方式。编辑工作涉及的相关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很多。信息时代的编辑应该能娴熟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表格、access数据库软件,并利用它们建立出版业资料数据库;还应该充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利用此技术手段获得科学文化、社会热点、网上期刊、出版动态等信息,进而实现信息互补,资源共享。
  
  5. 真诚的服务意识
  作为传承文化、交流研究成果的职业,编辑同时也是一’种服务型工作。编辑工作的整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事前服务、事中服务、事后服务三个阶段。服务工作虽是些不起眼的细枝末节,却对期刊的形象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是树立期刊形象的重要窗口。这不仅能培养作者队伍,还会吸引优秀的稿件,提高期刊的声誉和影响力,增强期刊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端正服务态度、完善服务环节、提高服务质量是强化期刊编辑服务意识的首要工作。编辑在处理稿件时一定要有真诚的服务意识,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作者的辛苦付出,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珍惜作者对期刊编辑的信赖。
  
  6. 终身学习的理念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各学科知识的迅速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期刊编辑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已显得日趋老化和过时,如果期刊编辑不注重平时的学习与研究,不注重对原有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更新,就无法胜任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编辑工作。在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提高永远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提高不是一时一地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期刊编辑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也才能从容应对信息网络环境对期刊编辑提出的挑战和要求。
  总之,期刊编辑只有学习和掌握新的科技手段和业务知识,才能适应信息时代期刊发展的要求,实现编辑工作现代化,使期刊在质量、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