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新闻专业教学中是贯彻始终的目标,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生态环境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在应对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考虑当前理论教学与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生态变化的差距,分析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如何通过路径的构建与创新使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正确解码,准确认知。同时分析在教学中如何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国情确定新闻采、写、编、评、策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闻生态环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媒介融合;路径构建
一、媒介融合带来的新闻生态环境变化
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之下,我国媒介融合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媒介融合改变了以往的新闻生产模式,建构了新的新闻生态系统。张志安教授用新新闻生态业来概括数字新闻业在我国的表现特点,他将融合时期的新闻生产主体分为四类,分别是专业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平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时期专业化、结构化和组织化的新闻生产,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传播主体多元化使新闻生产模式不再单一,新闻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新闻生态环境也变得相对复杂。
一是多元化新闻生产主体带来多元化的新闻。传统媒体时期,新闻生产者是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的机构或个人,传播行为有明确的组织性、约束性和规范性,其生产的新闻内容专业性强。而媒介融合时期,技术的发展和平台的便利使人人都能参与信息的生产传播,新闻的呈现方式也因主体的多元变得多种多样,如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闻改变了以往严谨的新闻写作模式,注重新闻呈现的创意,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融为一体,结合新媒体技术以更动态的方式进行传播;再如新闻的风格,一改传统媒体时期新闻写作的严肃面孔,用调侃、戏谑的语体关注和报道热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与此同时,多元主体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如碎片化信息、新闻失实、网络暴力、舆情失控等。
二是融合环境下平台分发与内容生产的分离。传统媒体时期内容生产和分发是一体化的,而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的分发平台成了内容生产的展示柜,用户生产出不同的内容免费提供给平台,平台负责内容的分发。平台分发与内容生产的分离使新闻采写编过程中的责任关系出现混乱,部分内容生产的质量受到影响;此外,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层层转发和再加工后,也会出现变质,甚至影响新闻的真实性。
三是新闻评价标准的变化。传统媒体时期判断新闻的好坏除了新闻本身的价值之外,主要由媒体同行、学者等做出专业的评价,新闻中受众的反馈虽然也是判断标准之一,但因反馈渠道的限制其并不是主要的判断标准。融合时期的新闻评价标准变得更加多样和直观,受众的主体地位凸显,新闻的点击率、阅读量、转发率和收藏量等成为评价新闻的重要标准,甚至已成为新闻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这样带来的直接问题是新闻生产为了迎合受众需求,盲目关注热点,过分追求娱乐化和情感化效果,而导致媒体的舆论引导、议程设置功能弱化。
二、媒介融合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现状
媒介融合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和新闻生态的变化,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专业课程也以此为重点开展了教学改革,但仍需要时间来检验结果。目前,这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缺乏可借鉴的现成经验,需结合学校及专业定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探索。2019年2月20日,《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在京发布,蓝皮书课题组2018年6月至8月对全国19个城市约50多家媒体进行实地调研,从调研结果看“新闻策采编发全流程再造”是我国媒体融合实践的核心,作为培养学生新闻生产能力的核心课程——新闻采写编评策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而当前新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论素养重视不够。在新闻学专业教学中,理论素养占据重要地位,它是进行新闻采写技能培养的基石。理论素养是指记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它对记者行为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媒介融合以来,技术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在教学中能明显感受到学生对技术的追求和重视,而忽视了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也因重实践而对理论素养教学采取的方法不够灵活,无法吸引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性。
二是对新闻业态变化关注不深入。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行为复杂多变,涉及的传播主体、传播行为、传播模式和传播效果都有较大变化,在教学中如果不关注这些现象,并分析其本质的话,容易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盲目跟风,对各种新闻形态不分良莠,容易误导学生,使其对新闻活动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产生动摇;二是混沌不清。学生是新媒体的原生主体,深谙社交媒体的使用之道,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及时关注业态变化,引导学生分辨不同媒体类型在信息传播中的要求,并使学生领悟融合时期新闻传播的本质要求,就会使学生对新闻的认知不清晰,无法理解信息与新聞的区别。
三是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和模式的非规范性。为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在对融合报道研究不够深入的情况下,为适应行业需求对教学方向和内容常常做出调整,这种调整因缺乏时间检验和论证而导致其不具备规范性和科学性。此外,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新闻教育的方向不明确,不断调整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式难以形成规范,短期内无法形成体系,导致教育在理论深度上不够,在技术创新上又落后,理论和实践无法结合,培养的学生也因方向不明确而无法准确定位身份,从而无法以准新闻人的方式要求自己。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媒介融合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梳理清楚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二是怎样培养出这样的新闻人才?在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改进教学方式,形成稳定的教育路径。
三、媒介融合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路径思考
路径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结合新闻生态环境变化和新生代新闻专业学生的特点,探寻适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路径。
(一)理论基础培养——情景创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观经过时间检验,已经形成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学术规范,对学生新闻观的创新培养是以理论基础为根基,以学术规范为指导,从宏观认知到具体实践在各个环节逐步落实。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宏观认知部分是理论教育的源头,在宏观认知部分,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思考,将理论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分析,使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闻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一部分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结合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可采取的方法是情景创设。源自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习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老师或学习伙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这个过程中,“情景”便成为学习环境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中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的环境,把情景创设当成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基础教学中,通过情景创设将学生置身于符合教学需要的环境中,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过程呈现出来,帮助其理解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教师在此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学生是自行建构理论认识的主体,他们不再被动地接收和記忆理论,而是通过意义的建构自行发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
(二)教学环节贯彻——策略设计
从新闻敏感到新闻发现、新闻选题的确定和策划、采访、写作、编辑等教学环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培养都不可缺位。密斯-雷根模型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策略。结合这三类策略,为实现教学目标在新闻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学的组织、内容的传递到资源的管理都应进行设计。
如在新闻发现力这一部分,学生的政治敏感和格局显得十分重要,这直接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及时捕捉新闻信息,并对新闻价值做出判断。这一章节是学生较感兴趣的但也容易走进误区的,教学内容应以横向组织为主,将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学科融合,扩展学生的视野。视野越开阔,选题来源就越广泛,新闻价值判断就越深刻。而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个环节的主要问题是只告知学生政治敏感和格局很重要,而未告知学生如何强化敏感,扩展视野。这种只靠记忆存储的知识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并最终消化吸收,在今后的实践中容易出现思维僵化刻板的现象,学生会缺乏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辨别力,无法正确地分析新闻价值。
在新闻选题的确定和策划环节,理论素养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选择何种视角,采用何种方式,体现何种价值,产生何种效果,这些行为都受记者新闻观的影响。因这一环节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可通过对比不同选题效果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新闻观对新闻活动产生的影响。
在新闻的写作和内容的生产上,更应注意指导思想的把握。新闻背景材料的选择、主题思想的突出、叙事的方式方法等都应注意社会效果和舆论引导,教学时应将可能产生的具体问题梳理出来,使学生避免出现相应问题,此外在实践中也应多加指导,把握方向,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专业新闻生产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学习主体引导——正确解码
知识传播受传者接受了知识传播者传播的知识信息(符号)后,必须经过解码,即还原到可以直接思维的语言表现形式。学习主体是否能够正确解码,如何纠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现和引导的。理论素养的培养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最终的目标则是让学生在媒介融合环境中能用正确的方式面对各种复杂情景。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舆论复杂多变,各种新闻文体的产生使学生眼花缭乱,平台上良莠不齐的内容让沉迷于社交媒体的年轻人容易盲目跟风。这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学生对正规教育中的知识理解出现偏差,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现实进行分析,通过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以案例分析和专业解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新闻现象,要求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以专业新闻人的视角观察社会现象,学会有效处理信息。
具体到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闻记者的职责,使学生认识到记者除进行新闻采写外,还要能进行舆情研判和沟通群众。技术的便利使人人都能参与到信息传播活动中,由此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舆论发酵、新闻反转、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作为记者有责任以专业精神面对这些问题,适时地引导舆论、呈现真相、净化网络空间。
此外,教学时应强调学生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底线原则,获取和呈现真实新闻信息是底线;二是价值原则,要做到新闻传播规律和公众利益并重;三是效果原则,即讲究“传通”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原则。底线原则是学生相对好把握的,价值原则和效果原则要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树立学生的全局观和大局观。
在新闻实践中,对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也应加以引导。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生产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技术使沟通变得快捷便利,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渠道更多样,在新媒体语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媒体的依赖程度较高,网络平台成为他们主要的社交场所。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在新闻信息收集方式的选择上,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在虚拟的网络上进行交流。尽管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于新闻活动来说,最好的方式仍应是面对面的交流,到新闻现场获取一手资料。这是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的部分,提升学生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学会提问,问出好问题。
在新闻的内容生产方面,也要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误区,如学生可能盲目地将一些点击率较高的文章作为范文进行模仿,无法判断真正好的新闻作品。因此在写作训练中,要使学生明白不管在哪个平台上做新闻,优质的内容生产才是新闻获得长久生命力的保证。此外新闻写作语言的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包括事实性的报道,还包括报道中所反映的对世界的认识。因此在新闻内容生产中,我们既要注意新闻的微观真实和局部真实,更要从全局把握,准确报道和反映事件的全貌,既要注意现象真实,更要探求事物的本质真实,引导学生在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进行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