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是以电波为载体,传输有声节目的多功能的大众传播媒体。广播记者是伴随社会科技 发展 应运而生的新兴的记者队伍,自诞生以来,就以闻讯而来、无孔不入的社会活动家和各种信息的搜集、传播的“广播人”的社会形象,活跃在社会生活中,成为社会各群体相互连接的桥梁,发挥着“喉舌”的社会功效。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社会学家盖伊•塔奇曼在《做新闻》一书的开头写道:“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其功能就是告诉人们想知道的、需要知道的、以及应该知道的消息。”顾名思义,记者就是在这个“窗口”里发现、搜集、整理、传播消息的专业人员。不难看出,发现与搜集是采访,整理与传播是写作。这就是记者最基本、最平常的工作,但也是最难学、最复杂,终身都要修炼的能力和素养。
如何办好广播节目,提高节目质量,除了丰富节目内容,增强创优意识;熟练运用手中的话筒,多出带“响”的新闻之外。究其根本,首先应该对广播记者队伍的采写素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访与写作是传播新闻的首要环节,也是新闻界经久不衰的话题。
新闻界常说:“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或是“六分走、三分想、一分写。”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为了掌握第一手素材,亲身感受现实生活,只身前往我国环境恶劣、闭塞落后的的西南、西北地区,进行实地采访考察,历时十个月,行程四千多公里,最终写出了名震一时的经典之作《
法国大文豪法朗士讲过这样一件事:莫里哀写过很多剧本,上演后很受观众喜爱。wWw.133229.coM但是,评论家认为他的文章不好,写得重复、罗索、冗长。法朗士说,这是看法不同,莫里哀的剧本不是用眼睛看的文字,而是用耳朵听的文章。广播是声音 艺术 ,是听觉世界的 科学 延伸。因此,广播稿不是给人看的,而是播给人听的。反之亦然。
广播稿是广播中各种不同报道体裁的统称,它包括新闻、通迅、录音报道、广播谈话、配乐(音)广播等报道形式。这些报道形式虽然各有特点,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播给人听的,因此,在语言、结构等方面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在写作上也有一些共同要求。我们竭尽全力办广播,搞“村村通”,目的是让千百万广播听众听懂听好,受到 教育 和影响。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等的共同努力,而记者写好搞件则是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因此,广播记者应该精心研究广播的特点和要求,按照广播宣传的 规律 ,不断磨练写作素养,提高广播节目的收听效果。
广播稿的写作要求是由听觉规律来决定的,广播听众的心态,概括起来主要由以下几“爱”几“厌”。爱,是广播媒体的特色和优势;厌,便是广播节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爱新厌旧。即爱听时效性强、新鲜的报道。厌恶时过境迁,迟缓拖沓的报道。
2、爱软厌硬。即喜爱活泼的文风和亲切悦耳的播音,厌恶生硬呆板,盛气凌人的说教。
3、爱近厌远。即喜爱在地域或利益上与自己比较接近的报道,对相距甚远或关系不大的报道则表现出漠不关心。
4、爱短厌长。即喜爱短小精悍的报道,厌恶篇幅过长,文辞拖拉的报道。
因此,根据上述优势和问题,我们写广播稿,就应该在坚持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根据听众的要求去写作。归纳起来,广播稿的写作特点主要有:
第一,以具体形象的事实说话。要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枯燥的数字,力求使听众听得懂、摸得着。也就是使理性的东西形象化,抽象的具体化。
第二,要写的短小精悍。短是一切新闻作品的共同要求。广播稿更要短,表现在篇幅短、段落短、句子短三个方面。简洁更是一切语言文字的最高追求,我们理应时刻铭记海明威等中外语言大师的谆谆告诫。
第三,通俗易懂。这仍是从听的角度提出的,报刊上的文章看不懂,可以停下来琢磨,直至懂了再接着看;广播一听即过,如果哪个词、句没听明白,便无法补救。通俗绝非庸俗,语言要通俗流畅,要写“话”而不是“文”,应尽量少用行话、专用词和术语。
第四,采用谈话体体裁。广播稿应当写的象谈话一样亲切、 自然 、口语化。目前,各电台己经开辟了这类节目,如谈话类主持人节目,但还做得不够。这方面应当向“对外广播”,“对台广播”的同行们学习,他们的文稿出来十分“甜美”,而我们为何对自己的听众那么“生硬”呢?总之,广播稿的最终标准,只有四个字“上口顺耳”。
广播记者的采访与写作素养,是靠自身的不断磨砺而形成的,事业心、责任心、恒心、信心是我们广播记者的精神支柱。用时下流行的话说“不放弃,不抛弃!”新时代,对广播媒体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广播记者也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这有待于我们“广播人”携手并肩,在熟悉而又陌生的广播之路上,探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