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其中有静态的知识,也有动态的知识。静态的知识往往是基础知识,地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往往是很多年没有变化的框架结构知识;动态的知识往往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因而,地理教学要想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在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精心备课的前提下,时刻关注存在于国内外时事新闻中有关地理信息的新动向、新信息,以发现并获取敏感的地理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相关地理时事、事实材料的补充和修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达到开展素质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关于如何利用时事新闻进行地理情感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利用时事新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结合相关时事新闻用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地理实例来讲解各种地理理论基础知识,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力,使理论内容更加形象化,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授《中国的民族》的时候,正是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俗称两会一节)举行之时,我就布置学生们收集良庆区以及壮族人民的民俗风情(民族节日、民俗活动、民族服饰等),给学生们机会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分析以及角色扮演等。学生们很有成就感地畅所欲言。关于他们信息的获取途径,有的说是亲自参与活动,有的说是网友传递,也有的说是通过和家里人聊天;关于成果的收获,有展示亲自拍摄到的图片的,有哼唱嘹啰山歌的,还有扮演财主、阿牛哥、刘三姐对歌的……总而言之,课堂气氛是相当的活跃,学生们收获颇丰。事实证明,充满时代感的时事新闻是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动力,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利用时事新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地理教学中适当地引用时事新闻,让地理教学充满时代感和活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地理基础知识。如在讲授中国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这个内容时,正好新闻报道了浙江省遂昌县北界镇苏村发生了山体滑坡,我就提前布置学生们分成小组,查找滑坡的原因、滑坡的过程、滑坡造成的后果、滑坡发生时如何自救与救援。从学生们上课的汇总分享可以了解到,学生们收集这些资料的途径多种多样:有看报刊的,有听车载系统广播的,有通过电视看新闻的,有去图书馆翻阅的,有访问互联网站的……在查找老师布置的那些任务的时候,学生们顺便收集到有关北界镇苏村的其他知识:地理位置、基本概况、行政区划、基本设施、人文遗址、特色产业……通过它的地理位置,学生们懂得了这里易发滑坡的原因;通过人文遗址,学生们知道了苏村人多是历史上“三苏”的后代,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通过认识当地多处保存完好的明清宗祠,学生们了解了明清农村建筑的特色,充实了自己的建筑知识;通过特色产业,学生们还知道了红提、毛竹、小竹笋等原生态绿色食品生长的条件、种植的范围、管理的过程、对病虫害的处理、营养成分、功效等,对农产品的知识得到了普及,树立了健康理念。通过对时事新闻报道的事例进行收集、分析,共同探讨与学习,学生们巩固理解了北界镇苏村的地理基础知识,开阔了视野,一起分享的优秀品格也得到了培养,并且学会了检索图书馆的地理信息,拓展了获取地理时事新闻的渠道,对地理时事新闻的收集、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团体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三、利用时事新闻,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存环境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在雾霾、沙尘暴等各种自然灾害多發的今天,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是全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6年9月28日17时28分左右,浙江省遂昌县北界镇苏村发生了山体滑坡。抓住这个事件,我主要是让学生们了解到山体滑坡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并了解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如何进行自救和救援,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中,自然原因是浙江位于东部沿海,地形起伏较大,受台风“鲇鱼”
的影响,降雨甚至于暴雨的时间较长,雨水在斜坡上渗入土体或岩石缝隙中,岩石和土体的强度降低,从而导致滑坡的发生。针对自然原因,建议的措施有加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灾害隐患区的排查和预警,提前防范明显降雨可能再次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人为的原因,有开荒毁坏植被,也有城镇化过程的过度开发。针对人为原因,建议的措施有保护好植被,做好开发的计划,协调好人地关系。滑坡发生时的自救,最主要的是观察泥水流动的方向,尽量向高地跑去;滑坡发生时的救援,听从当地政府抢险救援指挥部的指挥,奉献爱心,尽自己的能力协同当地政府全力参与救援捐款,捐救助物资,做好受灾群众的转移、疏散和安置、安抚工作,并做好灾后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宣传以及家园的重建。让学生们认识到,保护环境不但要从自身做起,而且要从保护环境与自身身体健康、消除安全隐患的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周边的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大力宣传。学生们保护环境、热爱环境的思想意识得到了培养,从而产生了社会责任感。
四、利用时事新闻,促进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等情感的升华
2016年9月“两会一节”
在南宁市举行,我首先要求学生们把“两会一节”的概念弄清楚,然后分项收集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2016年第18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主题、内容、亮点及取得的成就等,明白这是一个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的交流盛会,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在我们的首府南宁举办,要求学生们探究这个国家级国际性的“两会一节”在南宁举行的原因,以及它们的举行对南宁乃至整个广西的文化、经济、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学生们逐渐地了解了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纷纷表态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了解了中国在社会中的地位,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爱国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总之,当今时代,媒体、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师作为当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想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须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新闻,利用这些具有浓厚时代气息、与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反映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的时事新闻,在地理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教学补充,帮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品德,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1期
作者:黄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