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新闻精神弱化的四个样本分析

2015-11-04 10: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8-0063-02

  关于新闻精神的概念,学界、业界五花八门,似乎没有定论。笔者以为,新闻精神是新闻媒体价值观的现实反映,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目标宗旨、职业素养和理想追求,是新闻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核心属性。作为社会的“航标灯”、“风向标”、“警戒哨”,新闻媒体要塑造并坚持与之匹配的新闻精神,比如敢于质疑、独立判断、勇于担当、人文情怀等。然而,现实中,不少主流媒体往往为新闻以外的因素所干扰,没有坚持应有的新闻精神。这个外部因素除了网络自媒体“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带来的话语权焦虑,还包括来自媒体自身及其阵营的利益纠结。这里,笔者试从四个新闻样本,分析检讨一下当下主流媒体的新闻精神。

  一、“老外扶大妈遭讹”事件――不少主流媒体轻信、盲从,缺乏质疑精神

  2013年12 月2日,北京街头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事故双方是一名骑摩托车的外籍男子和一位过马路的中年妇女。事件引发公众关注并迅速传播,“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中国大妈碰瓷老外”等这样一边倒的报道(图片)出现在各大主流新闻媒体的网站、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事后,“老外被讹”图片拍摄者通过某报官方微博,公开发表道歉信,承认未全面了解事实真相,伤害当事人,误导了读者。

  质疑是新闻记者的职业天性,质疑是新闻真实性的保障。《纽约时报》普利策新闻奖获奖者Howell Rains说:“我们不应放弃新闻记者那种愤世嫉俗的怀疑精神,我们的职业是探究真相,不是去当啦啦队;我们的责任是告诉人们事实,而不仅仅是赢得公众的热爱。[1]”一些主流媒体之所以成为各种假新闻的帮凶,症结就在于媒体不自觉的看客心理,于是,在围观“扶不起”的热闹当中,丧失了宝贵的质疑精神。在快节奏的新闻流程下,主流媒体害怕被动和落后的焦虑可以理解,适当追求社会关注度也可以理解,但是,因此失去新闻精神的本能和自觉就不应该了。

  当天,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官博”编辑也在第一时间获悉了这个新闻,但是,并没有马上编发,一个念头就是,这是真的吗?一个基本判断是,我们中国人怎么可能都“扶不起”呢?就此一问,使河南人民广播电视台避免了一条假新闻。

  面对主张多元、真假莫辨的舆论环境,公众并非情愿随波逐流,对主流媒体、权威声音的倚赖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

  数据显示,70%的人会利用传统媒体验证网络信息的准确性。因此,主流传媒不能不以质疑精神来把握新闻的真实性,最大程度上还原复杂的、过载的中国现实。

  二、“记者陈永洲被刑拘”事件――部分主流媒体站队、跟风,缺乏独立判断

  2013年10月,广州《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被长沙警方跨省刑事拘留。《新快报》在头版头条呼吁《请放人》,一时间《新京报》等几十个主流媒体大篇幅关注,在真相尚待调查的情况下,一边倒纷纷声援,表现了不正常、不客观的偏向性。连沉稳的中国记协也数次公开表态,呼吁司法机关应对记者慎用刑事司法程序。结果,一个关乎舆论监督的严肃讨论还没有展开,就演变成了一场所谓“黑媒体”、“黑记者”(股民语)与“水军”、“五毛”(媒体语)之间的口水之战。

  从新闻专业角度看,这些媒体被愤怒蒙住了眼睛,失去了独立判断的能力和自觉。除了“警方跨省追捕”之外,事件本身还有很多疑问,比如,中联重科作为一个企业是如何动用警权的?《新快报》在多大程度上卷入了此案?央视在法院没有最终判决前,采访嫌疑人并公之于众,是否合乎相关法律?遗憾的是,包括《新快报》在内的许多媒体却似乎没有打算抓住这些要害,反而幻想通过舆论压力达到目的,就像一个受了委屈而哭闹的孩子。保持独立判断和客观理性,是新闻客观性的要求,媒体应始终“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能人云亦云,哪怕是新闻界同行的说法或主张;始终保持,自觉站在真相、真理一边,而不是争论中的某一派、某一边。

  新闻实践中,新闻媒体有自己的立场不奇怪,甚至是必须的。社会学家伯纳德?拉什科认为所有新闻都有双重来源:“新闻既是社会化的产品,反映了人们要弄清社会上发生的事件的努力;新闻也是组织化的产品,反映了新闻机构决定对其进行的处理。[2]”经过新闻媒体组织化的新闻毫无疑问也是有立场的。问题是,这个立场是基于客观真相还是基于主观情绪?是基于社会公益还是基于行业焦虑?在陈永洲这一事件上,新闻界立场之所以如此“团结一致”,恰恰说明这里面有媒体自身的利益考虑。毕竟记者被“跨省”的风险从未远离,舆论监督记者与囚徒之间并不遥远。

  三、“央视东莞扫黄”事件――有的主流媒体妥协、沉默,缺乏担当勇气

  2014年2月,央视曝光了东莞多个娱乐场所的卖淫嫖娼现象,不仅引发当地政府的迅疾整治,也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造成了舆论漩涡。扫黄打非,本是正义之举,也是媒体职责攸归,却受到质疑甚至嘲弄。网络舆论场几乎一边倒地“吐槽”央视,一时间,舆论朝着娱乐化、恶搞化的走向发展。令人诧异的不是网络上的奇谈怪论,而是国内其他主流媒体的不作为和胡作为。

  在这个新闻事件上,除了新华社、央广、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大媒体力挺央视之外,其他媒体特别是地方媒体中很大部分选择了不合作,更有甚者,还参与围攻央视。比如《某某都市报》评论官方微博发文:东莞挺住!媒体人秦某某在微博发文《为什么中国记者喜欢举报小姐?》等,一时间舆论咻咻,不辨是非、黑白、美丑、善恶。   “东莞扫黄”是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是大非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一些主流媒体选择沉默,说到底,还是害怕网络舆论战火殃及自身。是一种丧失新闻精神的无原则妥协。作为社会舆论的“风向标”,主流媒体除了真理之外,不能屈从于网络民意等任何势力。况且,网络民意并不能够完全代表人民群众。上海交大谢耘耕认为,“网络舆情与现实舆情依然存在较大差别。主流媒体需要关注网络舆情,但还要深入实际,采访、体验各阶层的主张和诉求,还原社会真实意见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越是在整个社会最需要思想的指引、需要价值抉择的时候,特别是当舆论发生情绪性、导向性、趋势性失控时,就越需要主流媒体保持一份清醒和坚持,该发声时就发声,该沉默才沉默,决不向非主流意见妥协。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这方面,作为主流思想舆论的主流媒体责无旁贷。在关乎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认知问题上,在关乎我们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共识上,主流媒体必须始终保持那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担当勇气。

  四、“代表抱怨工资没有保姆高”事件――一些主流媒体傲慢、偏见,缺乏人文情怀

  2014年两会上,有个代表问大学生村官冼润霞的工资有多少,听到她的答案后惊讶地说,“哎呦,还没有当保姆的工资高。”冼润霞纠正道,“不对,应该更正为,还不到一个保姆一半的工资”。对此,一些主流媒体报道全部引用这一表述,作为新闻标题,全然没有意识到这回伤害保姆这个群体感情,而且,无意中宣扬了公务员应该高人一等的错误观点。社会效果可想而知,有一个网友微评说:为什么保姆挣的多过大学生村官就不行?保姆与大学生村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拿保姆说事儿?请这位大学生村官人大代表向保姆道歉!

  客观讲,在这一新闻事件中,一些主流媒体的立场和认知是有问题的,缺乏基本人文关怀精神。“新闻媒体人文精神的缺失,常常表现在主导性的议题设置,对于社会生活面貌的展现,大多选择前景美好、前途光明这样的硬性基调。[3]”而这一套“限制性代码”,使媒体对于社会下层人民群众不太美好的生活状态,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选择性、比较性忽视。人大新闻学院喻国明认为,“媒体应该站在全社会的角度,对于利益的多元化表达起到一种平衡的作用,使社会不至于由于多元化的某种倾斜而颠覆,这就是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追求。”

  人文关怀精神是新闻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远不是新闻采编技术的简单反映,也不是新闻语言色彩和温度的问题所能涵盖,而是文化意识深层次的主体自觉。相对于新闻精神的其他方面,人文关怀似乎更难以把握,但却是丈量新闻人、新闻媒体的良知与品格的标尺。人文关怀精神不能凭空而来,需要我们新闻人设身处地、细致入微地去感知、体验中国社会各阶层原生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和社会思潮,演绎好中国梦这个宏大的中国叙事的“核心文本”。

  五、结 语

  值得深思的是,是什么造成了新闻精神的弱化?一个解释是,经济快速成长和社会的急剧变化深刻地改变了媒体生态。新闻媒体价值观被各种利益关系所扭曲、打破甚至颠覆,随之,新闻媒体的阵营排列、论战方式也被打破和异化。那么,如何解决呢?除了重塑新闻精神之外,媒介生态是不是该部分地去“市场化”?媒介关系是不是该部分地适当调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