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电视现场转播车技术系统探究

2015-09-15 09: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电视现场转播车在社会生活活动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电视现场转播车的国内外发展形势,主要系统配备设置,系统设计时要求等几方面进行一一探究,以此说明电视现场转播车技术在电视转播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完整的电视现场转播车技术系统主要由转播车、信号传输设备、现场灯光音响设备、供电设备等四个部分构成。现场转播车是整个电视现场转播车技术系统中的关键与核心环节,它的重要功能就是汇集并处理现场的各类信号,具体而言,就是利用摄像机、耳麦等设备将现场情况转换为视频、音频信号,将这些信号传输到电视转播车当中,经过相关技术加工或者艺术加工(如叠加字幕、校调画面色彩等)之后直接录制或者传输给系统传输系统;信号传输设备发挥着传输电视信号的重任,在整个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场灯光音响设备因为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而具有比较大的差异;供电设备负责为整个电视现场转播车技术系统提供电力。本文针对电视现场转播车技术系统进行了重点探讨。
1. 国内外发展形势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日益多样化,以及各类社会生活信息的逐渐增多,电视现场转播车以其灵活性强,流动性强,体积小,设备齐全等优点在各大中小型活动中起到"小型流动电视台"的作用。由国际上看,根据用途的不同,新闻采集的大小,电视现场转播车有灵活小巧的小型转播车与设备功能更为齐全,空间大的大型转播车之分,从其工艺角度来说又有欧、美两种风格。而我国,虽然电视现在转播车的技术、配置、数量上与国际上有一定的差距,但从08年北京奥运会,到10年的上海世博会,直至11年博鳌亚洲论坛会来看,电视现场转播车不仅在新闻跟踪报道上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其技术与理论也开启了新的篇章,如5+1(或5+2+1)讯道数字电视转播车的投入使用,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在电视转播车上的实现的网络化与自动智能化,以及数字化视频信号采集、处理、传输,数字视频切换等。
  
2.系统的布局规划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电视车体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相对比较复杂。车体的布局规划设计时整个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具体而言,在进行车体设计的时候应该坚持流程化、模块化以及标准化的原则进行完善和设计。以目前常见的大型数字电视转播车(8讯道以上)为例,通常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即全封闭客车形式与集装箱货车形式。以上两种转播车均有"带侧拉箱"与"不带侧拉箱"的形式,其中,基于全封闭客车进行改装的电视现场转播车由于具有气囊悬挂,可以在高速形式时保持非常好的稳定性;基于集装箱式货车进行改装的电视现场转播车具有优秀的载重性能尤其是良好的改装灵活性。这两种车均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直挂式车一般由汽车改装厂遵照客户的要求购进汽车底盘,自行设计箱体、总成。车体的长度一般在8m至12m。在车内布局合理、紧凑的前提下,车身长度可尽量缩短,维修舱门可以按照需求设置,使操作性、运行速度和灵活性方面都有所提高,而对道路和场地以及驾驶员的要求条件可以降低。由于是一体车,车厢安装在货车底盘之上,故箱体仍比较高,其高度略低于拖挂式厢体。
  另外,转播车系统复杂,空间狭小,采用侧拉箱技术可以增大空间,我们选择了电动侧拉箱式的结构。停车时侧箱拉出,内部空间增加了3平方,工作起来宽敞。导演区机柜可以变传统的横向摆放为纵向摆放,导演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坐成一排,交流起来很方便,也实现了在转播车上有在演播厅导播室工作的舒适感。而且在系统布线时可以缩短为最小距离,从而保证了信号的质量,也大大方便了技术员检查和维修线路。开车时,侧箱退回原位,不影响正常行驶。侧箱进出一次只需要不到1分钟的时间。总之侧拉箱式的结构带来了宽敞、舒适和灵便,具体见图1。
  
图1,转播车内部结构
  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该转播车的布局设计理念非常独到,可以说是在空间方面做到了"物尽其用"。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该转播车具有三个功能区,即技术区、导演去和音响区。导演去的具体排列方式是主导演台和副导演台并排,让切换导演能够最大程度上控制播出画面;并且,副导演负责切换辅助母线,即在对现场大屏幕信号进行选择的同时,也可以对慢动作硬盘录像机所需机位进行合理化地确定,此举能够有效减轻主导演的工作负荷。其他人员的位置安排也比较合理,例如,将放像人员安排在副导演的左侧,并能够收录节目;将字幕员安排在导演的右侧,并具有对字幕的键控开关进行独立操作的权限。以上布局规划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了车体空间,同时又让导演区保持了相对宽裕的空间;另外,在所用工作人员比较集中便于工作交流的同时,有没有空间的压迫感和局促感,保持了较好的工作空间。
  
3.电视现场转播车的主要系统配置
  电视现场转播车,又可称为电视转播车或转播车,是一项对信号进行采集处理,编辑制作,传输播送的系统化技术,常用于晚会、体育比赛等社会活动。在其设计安装过程中,除了要注意主要系统设备的选择外,还要注意转播车的经济实用性,要结合地区的经济能力及使用范围进行合理的购置、设计,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3.1转播车系统基本结构和设计思路
  数字转播车系统基本结构有两种:一种如传统模拟系统的线性结构,相应的设备换为数字设备,再加上编码与解码、复用与分离等部分;另一种是计算机网络,采用以宽带视频服务器为中心的分布式结构。虽然目前以FC网、以太网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已可以实现局部范围内的某些功能,但要建立一个全部基于多媒体的数字系统,技术上仍要提高。所以,数字转播车系统大多仍采用线性结构,系统的某些局部可以使用多媒体网络。数字转播车总体设计思路:确保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和高可靠性,系统配置灵活,可兼容4:3和16:9格式,为将来的HDTV 做好准备;在功能上,既要满足对直播的要求,又可以进行后期节目的制作,并且保证出色的图像质量;系统应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包括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通道带宽。
3.2视频系统
  一般情况下,视频系统主要包括了摄像机系统、视频切换系统。其中,摄像机系统是对信号的采集,视频切换系统是信号的A/D转化,且与计算机结合使用,实现网络化信号传输。它的选型、现场安装位置要依据导 演意图及现场情况合理布置。例如某市的一活动现场的转播车就是进行综合考虑,选用了具有36路SID的DD-35型数字分量切换台,应急切换采用32×16路数字矩阵的QUARTZ设备,摄像机则是采用了HK388的12bit量化处理全数字摄像机,同时,为保证对活动现场摄制的完整性与灵活性,还配置了无线摄像机。
  相关设计原则以及具体要求如下:第一,严格遵照广播电视领域的相关规范来设计视频系统和选择相关设备,信号制式全部为数字电视信号,并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力求先进性的同时也要重视稳定性。这是因为,视频系统在性能以及功能方面必须具有适当的超前性,不能出现"建成即落后"的现象。第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电视转播车通常要进行现场的实时转播作业,稳定安全是它的重要要求和标准之一,所以在设计方面必须力求视频系统的安全可靠,因此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要制定应急计划,如系统备份、设备备份等,并要求应急操作具有较高的便捷性。第三,要求视频系统具有完备的功能和良好的扩展性、兼容性,因此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必须科学合理,既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整体性,又要认真考量系统功能升级、扩展等方面的空间预留问题,所以,在系统框架、接口、设备等方面要预留比较充裕的扩展空间。第四,重视设计中的网络化趋势,当前,视频系统设计的大方向是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其中网络化是重要的方向之一;因此在视音分、中视频切换台、字幕机、接口板以及TALLY方面均要预留网络接口,为视频系统的网络化提供便利,最终实现视频资源共享的目标。
3.3音频系统
  音频系统包括接收传输装置、编辑处理装置、扬声器等,其设计原则是要满足标清节目的录制、直播需要,同时还要兼顾今后高清节目录制及直播的扩展。例如,巢湖电视台的设计就从节目流程到现场、演播室扩声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最终选用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的ONYX24.4型24路模拟调音台,又如江阴转播车为了今后实现立体声或环绕声的扩展,其主调音台选用有56路超动态的24bit/96KHz通道,四个独立效果器的YAMAHA02R96V2数字调音台。
  对音频设备选型的原则是 满足各类节目的制作要求;适应现代音乐制作方式;符合演播室数字音频标准。演播室音频标准AES/EBU:第一,量化比特 16bit至20bit;第二,取样频率 30KHz至50KHz;第三,接口平衡卡侬/音频电缆或 BNC/75 同轴电缆;第四,音频输入电阻 110/75;第五,声道数量 1AEC/2AEC 通道 =2 个/4 个模拟声道;第六,传输特点AEC音频码流可以嵌入数字视频码流一同传输。
3.4其他系统
  转播车的其他几个系统主要包括了通话系统,监视系统,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其中,通话系统是用于导演区、摄像区、演播区、灯光和现场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相互交流,以便是节目的录制达到最佳的默契,此系统已实现无线化操作,各区工作人员可以不受限制的随时进行沟通;监视系统是为了确保节目的安全高效录制,建立起的以大屏为中心,逐步逐级展开的,并配合多画面分割器实现动态Tally的监视;供配电系统一般有380V市电接入变压器变压供电和车内自带发电机发电两种,前者通过配电盘将设备、空调、照明等用电中非UPS技术系统设备的供电经稳压器输出,接UPS的设备直接输出。后者是车内的自主发电,是为了保障节目内容的及时保存,和防止设备因不正常关机而出现故障或损坏。

4.电视转播车系统技术设计要求及注意
  第一,数字电视转播车是系统的、整体的,在日常中要处理大量的直播与录制任务,因此,系统的设计与设备选型上要把握好运行的稳定、可靠、安全;A/D信号转换的准备性,信号调配的灵活性;系统操作的简单直观,后期维护管理的方便,功能的扩展升级等。
  第二,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视现场直播也不断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对系统需进行统筹规划,采用集约化设计思路,应具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同时,为保证所制作的节目的与时俱进性,时尚性,转播车系统也在技术性能有所超前,必须选用稳定且成熟的先进科学技术及理论知识。
  第三,电视转播车系统设计注意数字接口标准问题;不同的设备间的联接问题;输出图像的抖动问题;同步、时钟与延时的处理问题等。

结语
  最后,笔者相信只要我们通过对电视现场转播技术系统的不断试验,不断探究,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在保证了现场直播和节目制作艺术和技术水平的同时,转播车系统不仅在配置会便更合理,功能上更齐全,其扩展性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