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7-1漓江画派作为21世纪新崛起的一个地方绘画流派,其作品以广西独特的民族风情与秀丽的山水风光为视觉体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乡土气息。其中山水画家黄格胜专注于漓江山水、壮乡苗寨的表现,展现出纯粹的现代八桂乡村的田园诗情画意。风景画家张冬峰常年坚持对广西亚热带的南方风景进行的油画式探索,将广西丘陵山崖壮乡风景写生入画,展现出了广西风景画的新天地。写意人物画家郑军里深入少数民族村寨写生造像,将广西少数民族风情与中国传统绘画格调和现代水墨表现形式相结合,创造出了格调高雅、乡土气息浓厚的写意人物画风。此外,还有以北部湾为创作题材的北海水彩画家群,南方现代风格版画家群,其作品都蕴含着浓郁的广西乡土情怀。
在当今这个知识信息爆炸、开放的社会,各种思潮洪波涌起,潮来潮往,往往一种潮流还未平息,另一波浪花又迎面而来。面对灯红酒绿、信息万变的大千世界,大家都在忙碌,都想抓住时代的脉搏。艺术家们也不例外。所以现代艺术在多元性的追求中,展现了其空前的繁荣与浮躁。那么,在当今这种快餐式文化盛行大环境的背景下,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怎样的文化与艺术呢?又该怎样去挖掘与展现呢?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对大中华国土的文化与情感进行认同。但由于在教育上长期被灌输大文化概念,因此我们缺少了那种与我们生活于脚下的这片土地的朴素、实在的情感认同的乡土教育。使我们或千里迢迢去猎奇异国他邦的视觉文化,或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无病呻吟,而对滋养自己的脚下的这片土地及其人文,视而不见。所以,画家们当然与其好高骛远,还不如脚踏实地,谦恭而真诚地去描绘脚下的乡土与情愁。当然这就要有重视乡土情怀表现的自觉性。漓江画派正是以这种不随波逐浪的态度,俯首恭身于广西这片也许外人看来荒芜南蛮、土得掉渣的乡土之地。这就体现了漓江画派乡土情怀艺术表现的自觉性。例如山水画家黄格胜先生的作品就表现秀美高雅的桂林漓江山水,其本人更是常年深耕于广西壮族的苗寨,他将元宝山吊脚楼的古朴沧桑与苗民的纯朴,真诚地表现在作品之中,使人观之仿佛置身于苗家古寨之中,浓浓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眼前浮现出儿时光着脚丫在田间村头嬉戏的情景。
另外,艺术家要长期、深入地进行乡土情怀表现的。
广西有着奇特的山形地貌,多彩的民风民俗。以桂林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闻名天下,以北部湾为代表的亚热带海滨风光,海天一色,椰树成林,令人神往;桂西北连绵的崇山峻岭,峰峦起伏。壮、瑶、苗、侗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地,民风淳朴、民俗可人,其中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桥与楼为广西民族风情的四大特色。这些都为广西的画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而画家也几十年如一日地深入广西的山水、村寨、古楼,抒写出了一幅幅可歌可泣,感人至深、乡土气息浓郁的经典作品。
人物画家郑军里先生每年都到广西最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去采风、写生。在广西南丹小山寨,依山傍水,聚居着白裤十几户人家以玉米为生,以玉米秆做房。80年代初,郑军里到此小住了40多天,每天日出而画,日夕而归,瑶民的一笑一容,一举一动都映在了画家的脑中、心里和手上。从而创造出一幅幅感人至深的民族风情画。
侗族画家唐少峰先生,以广西三江为基地,住农家,吃侗饭,跟苗侗民一起赶芦笙,赶圩日,其画作表现了乡寨的点点滴滴。
瑶族画家黎小强先生以广西德峨的山民为表现对象,取民族生活之情态,写民族风情之气息。他的作品仿佛在述说山里民俗的古朴与纯真、人生历程的沧桑与艰辛。
山水画家王雪峰先生关注现实,贴近生活。其作品中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皆源于写生积累。不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而且体现了壮家儿女的情怀。这些都是艺术家们长期深入壮山苗寨,坚守本土山水、本土人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真情流露。
有人觉得漓江画派有点土气,似乎跟不上现代社会快餐式文化变化的节奏,缺少夸张变形、材质拼剪、抽象无形的现代表现手法,也没有张扬激昂的个性。然而艺术有时更在于一种坚守——坚守住自己脚下这块土地蕴含的深厚情意,以及依恋于这片土地所得到的精神升华与文化尊严。漓江画派正是基于这种艺术观,重视视觉艺术表达中的乡愁自觉,并将其贯穿于画家的内心,表现于墨彩笔端。反而使漓江画派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漓江画派研究中心.漓江画派第三辑[M].南宁: 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
[2]魏恕.厚德载物[M].北京:长城出版社,2011,6.
[3]左剑虹.黄格胜的艺术之路[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9.
作者简介:
唐少峰,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