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宋代绘画作品中室内陈设部分进行简要分析,对其主要类别做了列举和研究,探讨了材质的运用和色彩带来的空间感受,通过对宋代的社会背景和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的理解,更好的解读了宋代室内空间中陈设部分的韵外之致,象外之意。
中国的绘画艺术至今已成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纵观漫长的历史长河,宋代时期的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孕育出东方艺术中所暗藏的人文情怀。对于宋代绘画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对它略有了解的层面,应努力让它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得以传承和运用。本文借以宋代时期的绘画艺术作品,着力探讨其中室内陈设部分,领会所传达的格调和意境。
宋代之社会背景
宋代是一个“文强武弱”的朝代。(960—1279年)宋前战乱频繁,加之多位统治者深信文化的重要性,采取“崇文抑武”的治国策略,对其政治军事方面带来了消极影响。
这一时期的商业、手工业、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却多元化发展,士大夫文化和市井文化相互融合,呈现出繁荣昌盛的局面。“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著名史学家陈寅恪的高度评价无疑是对宋代鼎盛文化的肯定。
宋代绘画之室内陈设
受唐代对胡人文化引进的影响,“胡式”高坐家具在宋代已经从宫廷开始蔓延到民间。带来的是家具形式及尺度的变化,起居方式从席地而坐过度到垂足而坐,从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床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早期的床榻功能不尽相同,在宋代,床则主要用来休息睡觉。榻在使用功能上更胜一筹,不仅可以躺卧也可作为坐具,还可用来放置物品。与之相比,榻的尺度稍低矮,造型丰富,使用范围更加广泛,而床的私密性更强。在《韩熙载夜宴图》、《维摩图》、《捣衣图》等图中可见。
椅,作为高坐家具的代表,宋代人们的起居方式真正发生改变则是从它开始。从绘画作品如《高会习琴图》、《十八学士图》、《女孝经图》中不难看出椅的造型并不复杂。宋代已将椅的种类发展的丰富多彩,靠背椅、扶手椅、玫瑰椅、圈椅、交椅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足承和椅披的出现,增加的椅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桌的使用愈加频繁。《中兴瑞应图》、《听琴图》、《蕉阴击球图》中描绘了不同形式桌。工匠对祭祀活动中供奉神灵时使用的供桌也进行了精心雕琢,配有如意纹或卷草纹、云纹等纹样。在结构上,鉴于当时建筑多用大木梁结构,框架结构的桌形成这一时期的趋势。
瓷器发展在宋代几乎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具有代表性的是五大名窑的瓷器和龙泉,耀州的青瓷。在《婴戏图》和《文会图》中有所呈现。宋代瓷器造型简洁,优雅的单色釉凸显了清新含蓄的特质。
植物,在现代居室的装点甚为普遍,殊不知,在距今千年的宋代便已萌芽。“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苏轼的诗词中反映出宋代文人对居住环境的注重和高雅的品味。“花中四君子”中的梅和竹特别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在宋代绘画《妆靓仕女图》、《胆瓶花卉图》、《梧阴清暇图》中均出现了各色植物。
不可小觑的陈设部分还包括书画作品。宋代居室中,常配文人字画,彰显主人的清高与雅致。类别不同的作品营造出氛围各异的空间感受。比如山水画让室内增添了清新自然的韵味,给人以轻松自由,畅游于山水之间的惬意。花鸟画平添了居室的趣味性,也展现了主人对生活的热爱。人物画传达出居室主人对画中人物的崇敬之情和敬仰之心。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居室中以山水画较为常见。
宋代绘画之陈设材质
从大量的宋代绘画和相关资料查阅中,归纳出宋代室内陈设品运用到的材质有木、竹、藤、棉、麻、陶、瓷、石、金属等。从绘画作品中不难辨认出卧具、坐具、承具、餐具这些室内陈设都有木材质打造的部分。木材的种类多,取材便利,加之我国自古便是多木之国,大到建筑,小到日常器皿,木材发挥了主导作用。文人雅士偏爱于竹,藤等天然材质,竹的谦逊与高雅恰巧与其高尚不俗的节气相得益彰。竹在短时间内可再生,柔韧性赋予陈设造型的多样化。棉和麻多出现于桌帏、椅披、床幔等纺织品中,从《歌乐图》,《罗汉图》中可见。陶和瓷多用于花瓶摆件以及古玩中,石材则独立制作成数量较少的坐墩或石屏等。金属材质常常作为陈设品中的配饰所用。
宋代绘画之陈设色彩
从宋代的绘画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陈设品的色彩。大致可归纳为三类,一类为色彩明度较低的黑色、褐色、墨绿色等。这类色彩主要在家具中有所体现,沉稳大气的色彩与宋代浓墨淡彩的绘画风韵十分贴切。另一类为白色、蓝色、青色等冷色调,清新的色彩配以秀雅的瓷器,为室内环境平添了些许静谧的意境。第三类色彩则多了些浓艳,纺织品和漆器对于朱红、棕色、橙黄等颜色的大胆运用,恰如其分的点缀了空间。受宋代大环境和文人墨客审美追求的影响,使得淡雅质朴的宋代同华贵富丽的唐代形成了鲜明对比。
结语
随着宋代绘画的渊源发展,文人、画家及书法家之间学习和交流的加强,形成了丰富的绘画门类。绘画作品中表现出了大量的陈设艺术,对后人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渠道。本文仅以陈设中较为主要的类别进行列举和分析。宋代绘画作品向我们述说着历史曾遗留下来的一种情怀和一个故事,待我们耐心的去发掘和细细的
品味。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