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精神是我国传统哲学观以及审美观的一种表现,我国传统的画作一般更加的注重“意境”忽视“形象”,这种传统的画作思想融入到油画当中,使得中国油画更加的体现出一种“中国味”。我国明代就有“性灵”一说,可见写意在我国传统画作中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近代以来,油画传入我国不可避免的进行了“中国化”,在中国油画中写意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写意精神在中国油画中的体现
写意精神是我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以及审美观念甚至是生活观念的一种体现。写意注重的是艺术家本人自身的一种素养的传达,是艺术家将自己的生活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融合在画作中,进行的一种情绪的传达。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国油画中的写意便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家本身的一种个性、认知等的传达。
(一)再现性写实油画中的写意精神
再现性,也就是艺术家对于某一个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或者梦境中的一种想象的情景进行如实的描绘,这种油画创作注重的是一种真实地描绘。然而我们知道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从不同的角度以及带着不同的情绪做出来的画作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例如,我们知道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故事中同一个鸡蛋,达芬奇从不同的角度,画出来的鸡蛋是不同的,因此可见如何将这些不同的鸡蛋在画板上展现出来需要艺术家进行创作,这种创作便是一种精神的参与,便是写实油画中的写意精神。中国油画的代表作徐悲鸿先生的《八骏图》,其中充分的展现了骏马在奔腾中的英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写实性的油画中掺杂了很多写意的东西。[1]
(二)抽象性油画中的写意精神
艺术对于事物的表现既可以充分的表现出事物的具体形象,但也可以表现出事物的本质。艺术家看待事物的时候,将事物的具象进行剥离,最后留下事物的本质,从而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艺术家的使命,因此在进行剥离事物具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我们将会使用抽象性的方式。例如,康定斯基这个抽象画派的艺术家曾说过:“你要有摆脱外在事物的能力,才能够进入到内在的世界。”
我国艺术家创作的抽象性的画作《一九五九年四月十六日》,这幅画是赵无极结合西方油画的有色大胆的特点,然后结合我国传统水墨画的用笔手法等进行“写意”创作的抽象画作。淡蓝色的画幕上,点点中国传统不同的笔触,体现出了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具有中国的审美韵味,并且画作中大量的空白,更加的体现出中国水墨画的“写意”精神。抽象画作就是通过艺术家的想象以及认知将艺术家看到的具体事务进行本质的剥离,这种画派的画作对于艺术家的想象力以及感知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毕加索创作的反映二战时期的画作《格尔尼卡》,则充分地表现出作者的想象力。中国写意精神更加符合了这种抽象,将写意精神融合在抽象性油画中将会使得中国油画更加地富有
生命的张力,促进中国油画的发展。[2]
二、目前写意精神在中国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逐利性对于写意精神的冲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对于精神需求的满足更加地迫切,因此在市场环境下,商人的逐利性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艺术家画作创作的写意精神。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油画进一步与世界油画接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油画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更为严峻的是,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接轨,使得一些“艺术拍卖”成为了很多商人逐利的一种手段,在我国很多拍卖行中,艺术品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商人进行炒作的结果,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些真正经典的艺术作品受到了冲击,一些二流、三流的艺术作品被炒作,严重威胁着中国艺术市场,影响着中国油画的健康发展。在商人的逐利下,在经济效益的诱惑下,很多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仅仅为了迎合大众的需要,而真正陶冶精神、净化心灵的作用则被艺术家所忽视,这就影响到了中国油画写意精神的发扬[3]。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写意精神的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进步,摄影作为更为写实的一种,成为当今社会中很多人追求的一种艺术。摄影就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客观事物进行真实地印刻,这种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真实的客观事物,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但是真正的艺术的价值并不在于对外在事物的描绘,而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个性、一种认知等的传达。在当今节奏迅速的社会生活中,很少有人有时间进行这种情绪、感情的体会,人们更加喜欢直接、现实,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油画的写意精神受到了冲击,影响到了我国油画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油画,作为中国的一种舶来品,近代以来在中国逐渐的生根发芽,逐渐地中国化,中国油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艺术的一种特色。写意精神作为中国油画价值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受到了我国艺术家的追捧,然而在市场环境下,写意精神受到了市场以及科学技术的冲击,影响了中国油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仁秀.中国油画写意精神的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
[2]易志敏.对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写意精神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3]韩路.论中国油画的写意精神[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12).
作者简介:
张博,郑州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