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从“自然的人化”浅谈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观

2015-07-06 11: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从“自然的人化”浅谈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观

《美学四讲》是李泽厚先生全面、系统地论述其美学思想的专著。在此书中,李泽厚先生从“自然的人化”观念出发,建立了一个机构严密、气魄恢弘的实践美学理论,开启了中国现代美学思潮中的“实践美学”热。
  一、“自然人化”的提出及其内涵
  《美学四讲》在上世纪80年代末才发表,但此前,李泽厚先生早已发表了许多关于实践美学理论的论文,具有代表性的有50年代的《论美感、美和艺术》、60年代的《美学三提议》、70年代的《批判哲学的批判》等。《美学四讲》主要通过“积淀”、“文化心理结构”、“建立新感性”等理论阐释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观,并建立了作者本人的文化本体论哲学思想,成为国内实践美学派的奠基人之一。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史手稿》是李泽厚先生“自然的人化”理论的主要资源。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李泽厚先生采用了其中“自然的人化”、“实践”等观点,提出用“自然的人化”说明美和美感的根源和本质,用实践的关联来界定美和美感。WWw.133229.CoM
  那么什么是自然的人化?李泽厚先生把它分成两类:狭义的自然人化和广义的自然人化。狭义的自然人化是指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广义的自然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李泽厚先生认为“自然的人化”不能仅仅从狭义上去理解,不能仅仅看作是经过劳动改造了的对象,而应该站在一种广阔的历史视野上来理解。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广义的“自然人化”的基础(不一定是直接的基础),是使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改变的根本原因。如人培养的花草等等,也确乎是美,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越要也越能欣赏狂风暴雨、沙漠绿洲等没有改造的自然,也越要能欣赏比如此处云南石林这样的杂论五章的奇特美景,人在欣赏这些表面上似乎与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中,得到一种高昂的美感愉快。在实践中,一方面,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对自然加以目的性的改造,使自然成为属人的字,这是外在的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人的生理感官也为实践所改造,脱离其动物性,而成为具有社会性的文化感官,这是内在的自然的人化。“前者(外在人化)使客体世界成为美的现实,后者(内在人化)使主体获得审美情感。前者就是美的本质,后者就是美感的本质”。
  马克思从人的本质、人类整个发展异化中来讲自然的人化,从而提出“美的规律”,因此,李先生认为自然的人化涉及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与自然的历史关系。早在先前,李泽厚先生在《美学论集》中有这么一段话:
  在自然美的问题上,我觉的得各派美学观暴露得最为鲜明。因为在这里,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似乎很难统一。……不是认为自然无美,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朱光潜),便是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蔡仪)。我当时主要是企图说明这两条路作为哲学都行不通,只有认为自然美的本质仍然来自客观的社会生活、实践,才是正确的道路。(《美学论集》第167-168页)。
  在《美学三提议》中,李泽厚先生也指出,自然之所以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就在于它是人化的自然。实践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即实实在在的物质活动。那么李泽厚先生是否认为“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是同一个本质呢?在《美学旧作集》中,李泽厚先生说“马克思讲‘人化’并不是指赋予自然以人的主观意识,而是指论文联盟http://人类的基本的客观实践活动,指通过改造自然赋予自然以社会的人的性质和意义,人化者,通过实践(改造自然)而非通过意识(欣赏自然)去‘化’也”。于是李泽厚先生用“人化”来说明有关欣赏等美感的问题。审美感受的形成、审美愉悦的发生正是“客观的自然形式美与实践主体的直觉结构或形式的相互合适、一致、协调”的结果。这样,在《美学四讲》之《美是什么》这一章节中,李泽厚给美下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定义:“就内容言,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时间的肯定,就形式言,美是现实肯定实践的自由形式。”只有实践通过自由的活动使“真”主体化和“善”的对象化,产生了蕴含着对象的自由形式的“美”。
  二、“积淀说”的提出
  李先生在第二讲提出并论证了“自然的人化”后,在第四讲《艺术》中又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积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淀说”。他用“积淀说”理论来阐释美感中理性与感性的二重性问题,认为“美感就是自然的人化,一方面是感性的、直观的、非功利的;另一方面又是超感性的、理性的具有功利性的。”那么应该怎么样来解释这着二重性呢?我们来看李泽厚先生自己的一段语言:
  我一直认为要研究理性的东西只有表现在感性中,社会的东西怎么样表现在个体中,历史的东西怎么样表现在心理中。后来我造了“积淀”这个词,就是指社会的、理性的、历史的东西积累沉淀成了一个个体的、感性的直观的东论文联盟http://西,它就是通过“自然的人化”过程来实现的。
  以此在李泽厚看来,美感的直觉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与大量文化生活给养的结果,是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构。总结说就是人类的心理和感情就是历史的结果,是通过自然的人化而积淀的过程的结果。“我认为最早的审美感受并不是什么对具体‘艺术’作品感受,而是对形式规律的把握、对自然秩序的感受”(《美学四讲》第238页)。同样,积淀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积淀是指所有由理性化为感性、由社会化为个体,由历史化为心理的建构形成。它可以包括理性的内化(智力结构)、凝聚(意志结构)等等。而狭义的积淀是指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美学四讲》第317页)为了进一步解释“积淀”,李泽厚现在在《历史本体论》一书中,再解释道:我曾分“积淀”的广狭两义。广义的“积淀”指不同于动物又基于动物生理基础的整个人类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它包括“理性的内化”即作为认识功能的诸知性范畴、时空直观等;它包括“理性的凝聚”即人的行为,意志的感性现实活动中的伦理道德。而下一的“积淀”则专指理性在感性中的沉入、渗透与融合,狭义的“积淀”即审美。
  李泽厚还在《美学四讲》的第四讲中,从艺术的角度分别介绍了原始积淀、艺术积淀和生活积淀,并且以此解释艺术三个层面的来源——原始积淀产生形式,艺术积淀产生形象,生活积淀产生意味。在这章节中,李泽厚先生从艺术的角度,向我们演示了积从淀理论。“艺术品如何从使用、功利的人工制作向所谓纯艺术的审美过度,正是有关心理——情感本体的建构关键之一。”因此,“物质形体成为审美对象时,艺术品才现实地出现和存在”艺术作品的三种层次,积淀的三种不同性质、形态,又经常是交错重叠,彼此渗透而难以区分的。
  李泽厚的积淀说同样也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积淀是在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积淀就是人性的历史生存,即人的自然性、生物性情感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被社会化、“人化”,审美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李泽厚先生也说“原始积淀是一种最基本的积淀,只要从生产活动过程中获得。也就是在创立美的过程中获得……这种在直接的生产实践的活动基础上产生的同构对应,也就是‘原始积淀’”((《美学四讲》第239页)“作为美的艺术,正是透过形式的寻觅和创造而积淀着生命的力量、时代的激情,从而使此形式自身具有生命、力量和激情。这既是生活积淀”(《美学四讲》第317页)。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积淀说”在李泽厚的整体实践美学思想中,还涉及情感本体的建立问题。分析狭义的积淀,我们可以把握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积淀的产生和发展。李泽厚先生说“所谓‘积淀’,正是指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才产生了人性——即人类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理性的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的积淀为自然的原来是动物的感官人化了,自然的心理结构和素质转化为人类性的东西”在这里,积淀说强调人性、文化心理结构也即心理本体包括情感本体不是先验的,而是一个历史的积淀过程,即文化心理结构是一种历史形成和文化的传承与积累的过程。“审美对象的历史正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历史,是人类自己建立起来的心理—情感本体而世代相承的文化历史。”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另一角度来说也是“自然的人化”,具体地说,应该是“内在自然的人化”的结果。
  三、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的反响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有四大流派的美学,以吕荧为代表的主观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和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派。李泽厚选择了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作为哲学基础,也比较注意审美、艺术、美的具体特征的研究,所以很快成为美学界的主导。但是随着人类本体论观点的提出,更多的美学家开始提倡“后实践美学”、“超越实践美学”,开始对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加以否定甚至批判。如汪论文联盟http://济生认为李泽厚的实践是错误与紊乱的“逻辑起点”及其后来的连锁反应,也有人认为由于实践论美学对自然美的理解上所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十分明显,“实践”和“自然的人化”这一命题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等实践,这些都遭到后来生态美学的否定。自然与人的对立只能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次要的方面。另一方面,自然与人的和谐的一面应该是主要的,否则就不会有人的诞生、生存和繁衍不息。
  此外,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历史的长河中,李泽厚为代表是实践美学给美学留下的贡献及其社会意义。我们应该看到李泽厚先生提出的“自然的人化”、“积淀说”、“新感性”等概念和命题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所起的作用。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实践美学作为一种学术理论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也引发我们对历史的回顾。就本人而言,本人认为,李泽厚对美学的研究是对中国美学有很大启发的,他所提出的新概念都源于现实生活,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力图关注人类,为人类整体寻找幸福。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