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美学对古典诗歌英译的启发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同样也是文学作品中的最高形式,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抒情的方式将思想和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并同时富有节奏感与韵律美。因此要将诗歌的意境再现于外国读者面前,使他们能充分感悟诗歌内涵论文联盟http://,给翻译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因为诗歌翻译的特殊艺术性,所以将翻译美学作为理论视角进一步探索诗歌翻译,对于提高诗歌翻译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指导意义。但由于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文化积淀的不同,中西美学观必然形成差异,因此以美学为理论基础的翻译美学在中国和西方自然带有各自鲜明的特色。作为译者,应该通过中西方对比,更多的了解西方的美学思想,学习借鉴西方的翻译美学理论,在继承我国传统翻译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完善诗歌翻译研究。
一、中西方翻译美学初探
(一)中国翻译美学
中国的翻译事业始于佛经翻译。早在汉代的佛经翻译就已经脱离不了美学这条主线。老子的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首先提出了“先质后文”的美学论述,“质”即指实质内容,“文”意为作品的感性形式。文、质之争由此发源。而后渐渐有了“文质统一”论,然后二者的统一调和才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将其作为翻译活动中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审美规律和审美标准,对我国的翻译活动及译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Www.133229.cOm在清末,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即译文要准确,做到不歪曲事实,不遗漏信息,但也不能随意增减内容;“达”指的译文要通顺明了;“雅”则指译文要有文采,选词要生动、形象。此说将翻译美学推向了极致,在译论美学中始终保持着中心思想的地位。除此之外,作为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标准的“神似”与“形似”也是翻译标准之一。将“神似”与“形似”作为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引入译学并以翻译实践之的第一人当属傅雷。他提出的“重神似不重形似”所强调的是避免译文的机械生硬,应还原作以神韵。最后是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的文学翻译标准“化境”,意为将原作的精神、精髓把握得当,已达到出神入化的翻译,其美学内涵比“神似”更近一步,更深一层。
(二)西方翻译美学
哲学的思想贯穿西方的翻译理论。在西方早期的翻译理论中,都把哲学中的美学思想作为主要的理论支撑。所以西方的美学家在研究翻译理论时,都首先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用哲学的思想表述对美的理解和感悟。然而中西的翻译美学思想在本质上是基本相通的,堪称翻译美学中心思想的“信、达、雅”在西方翻译理论中也能找出相对应的论述。
(三)中西翻译美学对比
1、中西一切对比的根源来自于文化。不同的生活环境催生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又酿造出不同的认知,多表现为:静与动、精神与物质、含蓄与直接、主观与客观等。前者为中国人所喜好,后者为西方人所偏爱,因此在美学上,便会产生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接受心理,突出表现为:中国美学讲究“含蓄朦胧”,而西方美学则崇尚“显豁明细”,具体说来中国美学强调审美主体的直觉感悟,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审美主体的逻辑推理。
2、任何语言都有其自成体系的语言特征,必然有其薄弱点和不足之处,因此中西方语言必然各有优劣。与西方的字母单词相比,汉字更具感性,能让读者通过文字从视觉上体会到其中的艺术美感,例如“森”字,以三个“木”字堆积以喻森林,“淼”字以三个“水”字的集合以喻水的浩荡。在句式方面,拿英语为例,英语的长处往往是汉语的短处,例:“这是一种冬天发芽长枝春天反而不发芽长枝的品种奇异的树”,这种句子被视为“病句”,比较自然的说法是:“这是一种品种奇异的树,它冬天发芽长枝,
春天反而不发芽长枝”;而英语的定语从句即使长达一整段,只要用词和结构没错,则仍属“可读”。中国翻译美学非常注重感性、重直觉,融逻辑思维于直觉之中,使二者有机融合;相较之下,英语重理性、重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学家对语言感性、感知的关注。在英语看来,语言只是再现工具,本身没有表现美,全然不同于汉语。与中国传统美学相比,西方美学并不关注语言审美。
2、修辞方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较为普遍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引用典故等,使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诗歌表现出含蓄、生动、简约、清新之美。但由于文化或美学观上的差异,不同的修辞手法在中西读者或许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在杜甫《佳人》一诗中的“新人美如玉”,在中文里,把美人必成“玉颜”,但”jade”在英文里却喻指庸俗轻佻的女子。这时就要求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译语读者角度出发,将其译为 ” fair/lovely face ” 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