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浅谈新媒体时代下的VI设计思路

2023-12-08 10: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新媒体时代的VI传播特性 
  1.1 VI概述和内涵 
  VI的英文缩写是Visual Identity,VI也指的是一种视觉识别;VI设计是做具有感染力和传播性的个性化的部分;从广义上讲,就是企业产品的品牌形象通过个性和特点的相结合传达给观众有效的信息量,并产生同感和相同价值观的认同;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科技不断的创新,现在的VI设计的旧理念和设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根据社会发展自身的需求,对设计进行创新才能使得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重大的突破。 
  1.2 VI在新媒体中的传播 
  首先,新媒体的传播具有去地域性,与传统媒体不同,借助于互联网的新媒体能够摒除地域的限制,并将内容传播至世界的各个角落。这就要求VI设计必须考虑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设计中需要强调一定的技巧,使品牌的特点明显地得到表达。其次,新媒体的传播具有互动性,在互动过程中需要尽量强化VI的地位,比如在logo的放置以及相关色彩的运用上要保证受众感受的无中断,用以加深受众对品牌的印象。最后,新媒体的传播还具有全渠道性,传播终端可能包含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短信等,这就要求VI设计中的相关内容需要考虑多种的可能性,比如理念口号和企业文化,既要满足图形化展示,也要考虑如何通过文字进行信息传达。 
  2.VI设计在新媒体时代的现状 
  VI设计是一整套的系统设计,既包括常见的LOGO,也包括延伸应用的名片、信封、衣服、领带、信纸、企业的公共设施等,如果每一个企业没有VI设计,那么就会显得企业不正规,也会让别人怀疑这家企业的现代化的程度。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仅靠上述内容进行品牌推广显然是不够的,因为除了LOGO 以外,其他VI内容鲜有在新媒体出现。好多企业在VI设计中花费重金,从传统角度看,设计本身并無太大的问题,甚至有些还是精品,但是结合实际的传播过程来看,作用甚微。究其原因有二:第一,VI在设计之初并未充分考虑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的影响特性,依旧保持着“传统VI应该具有什么”这一理念,而这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显然是不够的;第二,某些企业意识到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性,也试图将VI体现在相关的品牌推广中,但是并未对既有VI作整合,只是将其生硬地搬到新媒体之上,显得与整个时代背景格格不入,没有起到VI的核心作用,进而浪费了VI本身的价值。 
  3.VI设计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 
  3.1 VI设计应支持移动性需求 
  在信息时代,VI设计在移动电子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平台上的展现方式可以插入声音、视频及动画的效果,使企业形象能更全面的展示给受众。传统的VI手册往往比较厚重,加上本身价值不菲,很多企业并不愿意随意将其赠与他人。与之相比电子设备更加轻便,也基本属于现代人出行的必备品。将VI设计方案置于移动电子设备之中,可以随时随地的浏览。 
  3.2 VI设计应考虑互联网色彩心理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相对精准的色彩表达是企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脱颖而出,快速吸引消费者,并有效形成印象区隔,打破沟通障碍的有力武器。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背景下,企业通过色彩营销与网络互动传播平台的结合运用,能更好地实现与目标消费者的密切互动,从而将产品、品牌信息最大限度地传递给受众,引起情绪共鸣,实现“吸睛”与“攻心”并进的双层传播效果。 
  比如红色,众所周知红色代表吉祥、热烈、激情和斗志,可口可乐就选择了非常正确的红色。在新媒体时代,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很多IT公司也选择将红色作为企业形象的基准色,红色活跃在YouTube、Adobe、新浪等知名公司,红色能显示出企业具有活力的风格(图1)。 
  3.3 VI设计对全媒体的适应 
  随着互联网科技和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的地位与存在感日益下滑,往日人们在茶馆、公交车上手捧报纸和阅读杂志的景象难以再见,随之而来的是新媒体传播的狂轰滥炸,传播方式不断丰富,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传统的VI设计在这股浪潮中显然要寻求变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伴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传播终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手机中显示的LOGO要比在其他媒体中呈现的篇幅要小的多。这对VI设计就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味地寻求粗犷的设计显然不适合在这样的小空间中呈现,设计需要突出主体内容,放弃常用尺寸的概念,以简洁、明了的设计观念创造清晰而又意义深刻的形象,使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视觉传达要求,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3.4 新手段在VI设计中的应用 
  这里仍然以智能手机为例,扫描二维码成为当前人们使用较多的一种主动获取信息的方式,二维码具有使用简单、易于传播、名片化的特点。我们在进行VI设计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将既有元素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进行必要整合,比如在二维码中嵌入品牌LOGO,或者在二维码周边加入企业文化精神口号亦或是服务宗旨等等。 
  4.VI设计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4.1 静态走向动态 
  VI的设计也从静态化走向了动态化的发展,首先我们就拿2008年可口可乐的奥运会组合标志为例子; 
  从图2的例子可以直观的看出可口可乐的VI的设计是随着环境的不同,不断的变化的,随着时间感和空间感的不同灵活的反映出了运动的变化,让我们感觉到了设计的感染力和传播性;从侧面看很大 
  程度上VI的设计有自我发展和更新的趋势,也大大增强了传统上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背景奥运会是推向国际化的,从整体的角度看融入了很多传统的中国元素,再次可以看到可口可乐的标志和官方的标志相结合,既可以表现出可口可乐公司对二零零八年的奥运会的支持,又能体现出祥云吉祥的特征,风筝又代表了运动健儿们在公平竞争的规则下,进行自由的发挥,也代表了可口可乐公司对二零零八年奥运会的真诚祝福。 
  4.2规范走向不规范 
  目前,根据现状,可以看出VI的设计存在着一定的规范化,那么就要打破这种规则,适应于视觉性的理念。 
  宝洁公司标志色彩及旗下品牌的色彩设计为例,一般的人们都会认为宝洁标志应该就是蓝色的,然而他们根据自身的企业特点,扩展了色彩,有了红黄绿等等的颜色,风格各异;消费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的 不同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牌进行购买;而不是一味的规范的颜色和字体,让每个行业都大同小异;所以消费者就是根据设计者的理念消费的,这充分体现了市场的需求需要的是个性化,而不是规范化。 
  4.3单一走向多元化 
  VI的设计中现在更趋向于多元化,首先是图形在VI的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少,一个企业标志最终向消费者要传达的“我是谁”“我的理念是什么”并且让大家认识我,并且记住我;其次在造型上还有创意上和色彩的搭配上要有所创新;以墨尔本的新标志为例(图3),可以看出空间感立体感还有多元化。最后就是基于信息时代下VI的设计,要和媒体呈现数字化,运用互联网进行延伸。这种宣传更加高效也更加快速。 
  4.4独特性变化和延伸性变化 
  在材质上和工艺上还有造型上等等的个性化选择,去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消费者的审美观,最后是在功能和作用方面的延伸。在这个科学和艺术,市场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年代,研究艺术就应该不断的跨界不断的延伸,所以设计师每时每刻都要有紧迫感;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都认为自己三天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就更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运用的能力,在这个数字信息化的时代,进行一次艺术性的大改革,让艺术更加造福于人类。而设计师考虑的更多的应该是当代的需求,有需求才会有所创造,有所创新。 
  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基于信息时代下VI设计的设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我们也需要一次改革性的创新,借鉴国外好的优秀的设计理念,根据科技的需要不断的把基于信息时代下VI设计和高科技技術相结合,根据局自身的国情和经济的发展,在民主化的基础上,不断的延伸;让企业的形象设计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高中羽.经营与形象[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4 
  [2]倪勇,周小儒.企业形象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刑明,罗亚明,苏靓.符号学在品牌包装与CI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09,30(4):145 
  [4]万凡,万萱.标志与 VI 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5]于方.论信息化时代数字化企业形象的构建[J].包装工程,2009,30(4):193-19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