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金钥匙。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幼儿获得观察的技能,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并通过绘画技巧予以表达,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美术教育由于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越来越受到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的重视,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组织好美术教育活动,让幼儿园美术活动成为萌发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重要手段,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美术活动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呢?现对有效教学策略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加以探讨,以期对幼儿美术教学有所裨益。
一、重视美术活动时幼儿座位的安排
座位的安排,不仅会影响到幼儿的心理感受和学习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到教学目的的实现。首先,儿童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理论告诉我们,幼儿在群体中的位置可以影响他在这个群体中的行为。长期的固定座位,会造成幼儿歪脖、斜视,也不利于师生的交流。其次,幼儿由于年龄、个体等的差异,在美术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各不相同,所呈现的风格也不同,他们有的粗矿,有的细腻,有的夸张,有的更接近于真实。灵活的座位安排,可以促进幼儿间的互动。最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这说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应让孩子能够公平享受教师的“私人空间”,让幼儿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与老师进行高频率的互动,使每个幼儿都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合理的幼儿座位编排有利于秩序管理和活动的顺利开展,不断变化的座位可以拉近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心理距离,能够减少某种不良因素给个体造成的伤害。因此,在美术活动前,要根据孩子能力、性格的不同,为其安排合适的座位。尽量让能力强的幼儿和能力弱的幼儿在一起,让性格开朗的幼儿和性格内向的幼儿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幼儿相互间的“帮带”作用,而且能够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发挥取长补短的作用。同时,在绘画过程中,利用幼儿身边同伴的作品进行比较式的讲解或点评,可以让幼儿接触到不同的绘画风格,激发幼儿的审美和想象,也可以让幼儿更易于向其他幼儿学习,时时刻刻得到进步。
二、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让人积极主动地去接触该领域的内容和寻找答案,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各种活动。要想让幼儿提高绘画兴趣,实现自我发展,就应该积极鼓励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展现其内心的情感。黑格尔说:“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332想象是艺术创作的最根本动力,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的传世之作。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幼儿美术活动的主题选择要来源于生活,使幼儿有想象的空间,把幼儿关心的日常生活中的热点,作为幼儿美术活动的主题。例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幼儿看到的、听到的全是关于解放军和医护人员抢救受灾群众的报道,幼儿们的心和灾区人民紧紧连在了一起,有太多太多的情感想要表达。因此,老师们可以组织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除了让幼儿们讲出地震时的感人场面外,还可以教导幼儿们在发生地震时学会自救,学会感恩,弓I导幼儿们动手用皱纹纸做康乃馨,献给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妈妈和为了救孩子而失去生命的妈妈,用画笔画出解放军叔叔和医护人员在灾区忙碌的情景,表达对他们的热爱之情。
(二)在活动中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倾听其绘画时的描述。这样既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又能使其他幼儿在听取同伴构思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打开想象的阀门,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兴趣,激励所有的幼儿都积极地去思考、去想象。
(三)要注意引导幼儿的想象力,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幼儿美术活动要善于引导幼儿的想象力,选择那些具有开放性、超前性的主题,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例如“奇妙的太空’、“神奇的果树”、“奇怪的人”等内容,都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如果看到一个“奇怪的人,左边脸笑,右边脸哭,并且脸的一边大,一边小”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说:“噢!他牙疼,所以脸一边大一边小,可是为什么左边笑、右边哭呢?”引导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引导他们把小脑袋中经常出现而生活中没有的事物,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出来。
三、教给幼儿一定的绘画技能
当前的幼儿美术教育,应改变以前的传统式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成人化的教学方法所进行的“临摹”教育,要注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通过“临摹”教育传授绘画技巧,虽然也可以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但对幼儿套用了过多的条条框框,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创造才能受到压抑。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不是放任幼儿,不是不受绘画技能的限制,而是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技能训练,使幼儿在自由想象的空间里完成学习任务。给幼儿以自由创作的空间,不应理解为教师在讲一个故事或是描述一个场景引起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后,就让幼儿去使劲想,完全自由地去从事创作,也不是在面对幼儿将想象转换为画面有困难的时候不管不问,不进行适当的技巧指导。因为那样只会让孩子无从下手,无法表达自己的想象,进而失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育家德廖莫夫说:“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会写诗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儿童都会画画。”H1但如何让幼儿画出自己感觉满意的画作呢?首先,应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使他们学会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养成善于发现规律、发现细微差别的能力。其次,教会幼儿一定的绘画技能。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是学习美术的前提和基础,是幼儿借以表现自己观察和想象的工具。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还要对已有模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主动参与发现美、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努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和表现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幼儿才能在美术活动中,不断产生灵感,创造出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美术作品。
四、重视“活动的过程”
过程与结果是一对哲学范畴,它们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5。《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注重活动的过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重视活动过程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教育的有效手段,只有重视“活动的过程”才会有良好的“活动的结果”。
幼儿美术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样化的互动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技能,使幼儿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和美术知识,从而表现自己的思想,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过程。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不要要求幼儿画的和老师的范画一样,而要强调“与众不同”。在示范绘画技能时,告诉幼儿和别人画的不一样没关系,自己设计出的画才是最好的画。在巡回指导时,要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表扬那些有想法的幼儿的画,潜移默化地使幼儿们知道老师更喜欢有创意的作品,鼓励幼儿们画出别具一格的画。同时,在幼儿们动手绘画时,要尽可能地使用鼓励、赞美的语言,拒绝挖苦、批评的话语,让幼儿们充分感受到老师的赏识,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自由、快乐的作画。
总之“注重幼儿美术活动的过程”应当全方位地体现在幼儿教师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中,而不能仅仅是一个口号,只有切实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活动过程,才能使幼儿在最大限度上获得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五、充分展示和正确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
幼儿的绘画作品一旦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他们就会表现出莫大的创作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对绘画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他们会越画越多、越画越好。在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方面,不应以是否与教师的范画相一致为衡量标准,在众多幼儿的横向比较中评价绘画能力的高低,而应该重视幼儿的个性与个体差异。因为以成人评价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唯一标准会导致幼儿慢慢缺乏自己的眼光与想法,不会自信地向老师、同伴介绍自己美术作品的独特处,也不太愿意去聆听、悦纳和赞美他人的美术作品。
幼儿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尽管幼儿自我评价十分粗浅与简单,但如果长期忽视幼儿表述自己想法与说话的机会,就不利于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更会阻碍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我们应顺其自然,毫不限制地鼓励幼儿的独特想象和创造,给幼儿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因此,在在教室最显眼的地方留出一个真正属于幼儿们的空间,让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展示在这块小小的天地里。当把幼儿们的作品展示出来时,要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让幼儿尽情地展现,欣赏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通过坚持自评、他评与师评相结合,形成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达到既能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又能促进幼儿之间相互学习、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的目的。同时,评价还能使幼儿自觉地练习、巩固所学的方法和技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作欲,从而使他们的绘画作品充满生命力。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可以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教师应在此过程中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并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钻研、思考,寻找更容易被孩子接纳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他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63在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给幼儿一些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创作,从而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天空。
作者:常利芹(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