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家认为最高的艺术,是最接近“天籁”的创造。主张艺术于反映对象应呈现其自然、纯朴,不加粉饰的“真态”和不受干扰的真情;在艺术风格上,则表现为平淡自然,浑然天成。苏轼在艺术上法天、贵真、尚淡的美学追求,乃是道家提倡的“自然之道”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苏轼;自然平淡;老庄;道家
苏轼在饱尝生活和仕途的颠沛流离后,逐渐形成其旷达豪迈的人生态度,在情感上更接近于超然物外、全身远害的道家思想。在艺术上,则追求体现老庄道家思想最高艺术理想的“自然平淡”的意境。
(一)主张反映客观对象自然“真态”: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之道的一个方面,就是“尚朴”。《说文解字》注云“:朴,木素也。”段玉裁注“:素犹质也,以木为质,未雕饰,如瓦器之坯然。”在道家看来,任何事物,哪怕是丑陋畸形的事物,作为一种生命现象都有其得之自然的存在价值。“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各有其存在的自然合理性。如果人为地改变其自然之态和“自得之情”,就会丧失其自在的美乃至生命
“无面目”本来就是“浑沌”的自然面目,哪怕是好心的强行改变,也只能导致它的灭顶之灾。先秦道家正是意识到当时社会许多人为“凿”成的礼义制度带给人类的戕害和痛苦,所以极力提倡“返朴归真”的。
这种“尚朴”思想影响到艺术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求艺术反映现实的真实面貌。真实地展露自然和人生面貌,是艺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苏轼盛赞文与可画竹木“必曲尽真态”,苏轼认为作为艺术反映对象的竹,从破土而出到长大,一直是一个丰满的有生命的整体。“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虵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i艺术家要表现竹的自然生机,就必须复现其活的整体,支离破碎地机械组合,就使竹丧失了生机勃发的“真态”。苏轼重视以形写神,即是要通过对事物真实形象的描绘,透出生命现象的自然。
客观事物的形态纷纭复杂,艺术家要真实地反映事物真态,必须抓住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性,即抓住对象的鲜明特征,在艺术中加以突出表现的艺术功夫,称作“写物之功”。苏轼意识到反映事物的真态决不等同于无加选择地模写事物的表面现象,而要反映出客体独特的生机、神韵、情状。
苏轼进一步认为,要得到客观对象自然自足的神态特征,必须使对象和主体两方面都处在“自得”的状况下,排除各种外在干扰,一方面是艺术家主观上的凝神观照,另一方面则是排除观察背景中的偶然因素,并使被观察的对象处在自由地展示其自然生命的状态。《传神记》讲到对人的观察:“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之。今乃使人具衣冠坐,注视一物,彼方敛容自持,岂复见其天乎?”把对象放在特定的被观察地位,人将“敛容自持”甚至故弄姿态,自然的神情怎么还能得到呢?
认为客观事物(包括人)本身就有其得之自然的自得自足之情,是中国哲学的独特之处。道家维护事物真态、真情的自然合理性,本质上仍是反对外在束缚,追求人格独立,高扬个体存在价值的一种表现。这种思想影响到艺术观上,表现为客观外在的事物在艺术家眼里不是僵死呆板的存在,而是生气灌注、充满情意的。所以要求艺术表现首先应现出事物的自然存在状态,即天然“真态”;进而通过形的真实展示其内在的自然,即表现其自在之情与自得之意,使外在的形透出生机洋溢的神韵。
(二)提倡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
庄子“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素朴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美”ii 的思想,成为中国美学中尚自然一派的理论先驱,苏轼把自然平淡作为最高艺术境界的思想,明显地吸收了道家思想的营养。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iii浑然天成,平淡清新的艺术境界,是苏轼对各类艺术的共同要求。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苏轼认为首先要除去人工斧凿、刻意求工的痕迹。一方面是艺术情感的“得之心”,另一方面是表现技巧的“应于手”。苏轼在论文时强调“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自言“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反对“勉强所为之文”,说明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有所不能自已”时的自然抒发过程。苏轼认为过分的人工斧凿,会使艺术作品生气全无,更谈不上自然远韵了。
正像《庄子·马蹄》中所指责的把活生生的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编之以皂栈”会使马相继死去一样,艺术创作的人工刻意之处,势必有伤艺术品的自然天姿。
平淡天然的艺术,有赖于艺术家创造过程中对情感上的私欲和表达上烦琐技巧的超越,处于不刻意求工的创作心境中,苏轼所谓“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1对诸如文学语言等艺术手段,应像日常会话一样自然脱口而出,“如舌于言无拣择,终日应对惟所问”。2
到苏轼的时代,是宋诗的定型时期。苏轼重视描摹万物之逼真形态,更重视万物“通气”之神理;追求平易流畅的表现形式,更重视以疏朗平淡的形式表现主体的深情远韵。追求平淡自然之美,体现了老庄之“道”的“大美”,是“至美”。
参考文献:
[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庄子·刻意》
[3]《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
[4]《评草书》
[5]《小篆〈般若心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