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简述说明《雅》从何来。
关键词:诗经;风;雅;颂
“朝廷之音曰雅”,雅是我国古代秦地的乐调。周秦同地,即周朝的京畿之地与秦是同一个地方。就是现在我国的陕西省一带。西周的都城镐京大约在如今的西安市的西南面。雅就是以这个地方的方言土话为基础形成的民歌土乐,可以类比成今天的陕西人唱的秦腔。秦地的乐调土乐,或姑且暂假设称为秦腔,应该叫“风”。为什么叫“雅”呢?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周秦同地。周的国都镐在秦地。秦地的语言成为了首都话,被视为中原正音,就像我们今天说北京话一样。宫庭之乐、天子之乐是用秦音秦调歌唱出来的,而“天子之乐曰雅”。在我国,历来王朝都是把国都所在地的地方语言当作标准话来使用,起码是当时被政府所肯定的工作用语言来使用的,其他地方都要模仿京师语言、语调,以便于工作和交流。秦音是沾了周朝国都在秦地的“光”。
(二)“雅”与“鸦”同,《说文》中指出“雅”作“鸦”,“鸦”与乌同声,“乌乌”之声是秦调的特殊声音,所以称周都城的乐调为乌调,进而转为鸦,又转为雅,雅即雅音[1]。也就是周都朝庭之乐为雅。这也可以解释为雅即“正”,朝廷的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而正字又通政字。“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2]总之是与首都之音和朝政之乐有关。
(三)“雅”的作者和作品的内容有别于“风”。作者多为士大夫,内容政治性较强。如果不具备这两点的秦地之作多归于秦风。
《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合称“二雅”,共有105篇[3]。《小雅》的音调比较轻快,接近于《风》,《大雅》的音调比较深沉厚重,近似于《颂》。“二雅”产生的年代和社会状况不同,因此反映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大雅》先于《小雅》。《大雅》产生在西周时期,阶级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还不十分突出,还可以歌舞升平,诗歌中多有粉饰太平之意,是贵族阶级上层生活的宴会诗歌和性质近似于“颂”的祭祀的诗歌。其中也有些反映西周兴起过程的史诗,如《生民》。作者多为贵族阶级士大夫中的上层分子。《小雅》产生于西周末东周初,社会矛盾日益加据,反映在《小雅》文化上艺术上的就是政治讽喻诗歌。其中有许多的政治讽喻:责备当朝、议论政事、讽刺贪污、争权夺利、反对兼并战争、感伤离别、有家难归、抨击统治者荒淫无度、失礼败德、对人民无休止的搜刮残酷地奴役人民。这些诗歌既反映了西周末年政治黑暗腐败,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作者多为贵族阶级士大夫中的下层人物,他们的社会地位较低,因而能比较多的接触到人民的实际生活,社会的阶级矛盾,并出于维护现实的统治者的利益、统治秩序而提出批评。比较《大雅》和《小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大雅》都逊色于《小雅》。
《大东》是《小雅》中的一首较长的诗歌,全诗七章。内容是位于周畿以东的小诸候国的臣民们讽刺周王室只知搜括财物,奴役人民,身居高位,不但不能为人民解除生活的艰难困苦,反而给人民不断带来灾祸。以对比的手法诉说了人民的饥寒交迫,父母艰辛,儿子服役,生离死别。而那些统治者们极尽奢华,没有人性不断地制造灾难,剥削人民。对统治者的愤恨一泄无余,感情的波涛犹如狂飚卷起的巨浪。特别是后三章,比拟奇特,以严厉的态度数落天上的星斗,来表达广大人民的观点、心声。如织女星、牵牛星、启明星、长庚星、天毕星、南箕北斗个个都是有名无实,用星斗们暗喻统治者尸位素餐。说南箕北斗缩着舌头,举着勺把,千方百计地吮吸,搜刮东方各小国的民脂民膏。作品产生的年代,可能是西周末年周幽王和周厉王时期。
《大雅》中的《生民》是一首记叙周人立国过程的叙事史诗。赞咏了始祖后稷一生的功劳业绩,全诗八章。依次叙述姜原感孕;后稷诞生;被弃不死,具有灵异;幼年聪慧并对农艺有特殊才能,发明农耕等贡献,故而受封;教导人们农艺技术,增加生产,创立了祭祀制度;最后是人们如何祭祀上帝祈求丰年,和对后稷的歌颂。全诗将神话故事、传说和历史事实相结合,通过文学的描写,生动有趣,有着浓厚的民间口文学的特色。这应是《大雅》中的最好作品之一。
《风》是《诗经》的精华,《雅》次之,《颂》再次之。然而全部《诗经》都是我国重要的文学遗产之一,被公认为是我国文学史的源头。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吟诵,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也为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提供了不尽的养料。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蒋见元.诗经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1990,3.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1.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