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教师的社会价值体现在教学及科研

2015-11-18 10: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教师是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的价值体现在教书育人的成绩和科研成果的显现。文章从这两个方面去思辨,试图找出教师价值体现。

关键词:教师;价值;教学;科研

一、教师的价值
      教师是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师的社会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的组成部分,其价值的大小,关键在于对社会贡献多少。教师的社会价值分为两方面:教学和科研。教师通过教学与科研,在实践中自主地把自身的潜在价值物化、外化,变成创造现实价值的客观力量。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可以互相转化。现实价值增多,潜在价值随实践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升华,创造出新的现实价值,周而复始。
二、教学
      (一)责任
      古人云:“师者 ,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就是要上好每一堂课。除了要有高尚的心灵和广博的知识,还要用责任心授课。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所折射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影响学生对整个人生的认识。教师一般学识水平较高、其严谨的治学精神、乐于奉献的处世态度是学生心中敬仰和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担负着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重任。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建良好而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在教学中更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指导、影响学生全面认识世界、完善人格,为将来尽快融入社会、走向人生的新境界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
      1.充分备课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只有专业水平高的教师才能造就高质量的人才。责任要求每位教师在具备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刻苦钻研业务、做好扎实的备课准备。备课的过程就是知识的再消化和重新整理过程,只有对知识融会贯通在讲课时才能游刃有余。
      备课充分的同时,教师更应该具有再学习的意识和强烈愿望。要积极拓宽知识面,重视信息的收集与交流,不断充实自己,把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新知识适当地补充于教材之中。备课应该顺应时势,不仅要“常流水”,而且更应该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江河”。充分备课是将理论经过不断筛选和梳理。这样,在授课时才能视野宽广、紧贴现实、旁征博引;才能使学生听着觉得有意义、愿意听;才能使学生在将来走向社会时不至于和社会脱节。
      2.开放上课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告诉我们:授课是一门科学,是在掌握规律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活动。新时代的学生思想新潮,要求教师上课不能因循守旧,要开放上课。
      讲课要逻辑严密、深入浅出。就像剥笋,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或者由里到外、层层展开,讲课就一定能够引人入胜。严密的逻辑、清晰的层次会使听众不知不觉被深深吸引,轻轻松松进入知识的殿堂。一方面教师的语言是在跟听众的交流、互动过程中自然而然讲出来的,并非每一句话都事先设计好的,学生也易于接受。另一方面,频繁的互动能始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学生主动要求学习比教师逼着学习效果要好很多。
      讲课要留有思考余地。好的讲课要有内容、有观点、有思想、有理论、有启迪。有让学生去理解、去反思、去追寻的冲动。这也为学生日后自我发展留出一定空间。
三、科研
      (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应该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关系。教学是科研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全面化,有助于在科研中理清和拓宽思路。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坚强后盾。首先,科研过程及成果来自于理论实践最前沿,若能迅速、适当地运用于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就会体现出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这样才能长期有效地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信心和能力;其次,好的科研成果如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则有助于增强整个国家的实力。另外,在备课、授课时教师常常会为一触即发的灵感而激动万分,这往往成为教师进行科研创造的源泉,督促教师不断去思考、探究。因此,只有以科研作为保障, 教师在教学时才会得心应手。在不断地“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二)注意事项
      1.考虑个人具体情况。选题最好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最容易发挥创造性想象力、激发信心和责任感的课题,不宜太宽、太大、太复杂。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注意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只要愿意并积极观察和思考,在深入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新的线索。比如发现有些东西是原来设计时没有注意到的、或偶然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或者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有些想法如灵光一现……这些都有可能构思出新的课题。
      2.有实用性。要从当前社会发展、国家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出发,从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选择课题。如果愿意接受挑战,可以选择能体现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国内外“高、精、尖”项目。这些都是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对国民经济建设有重大影响的课题,能充分体现研究者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当然也可以着眼小处,利用本地优势, 或者面向中小企业,选一些“短、平、快”项目,力求解决社会发展及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等等。
      3.注重创新。研究必须抓住当前社会发展或生产生活中所出现的新矛盾、新趋势。这必然要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解决没有解决或没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披荆斩棘、大胆创新。创新是科研的根本特点,科学研究必然要有创新。李政道说:“向还没有开辟的领域进军 ,才能创造新天地。”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勤奋钻研业务、丰富专业知识,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和科研的洪流中。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探索精神都会对学生和自己产生极大的影响。季羡林老先生曾说:“我已经如此老了,但我的道路前方仍有百合花的影子,人生的前方要永远有希望、有温暖才行!”我们的下一代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呵护和延展我们的希望,教师的价值也体现于此吧。

参考文献:
[1]魏训古.教师价值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
[2]刘中国.让快乐与责任同在[J].师道,2007(7).
[3]周文彰.责任让我们授好每一课[J].中国行政管理,2011(1).
[4]屈文斌.提升高职教师科研水平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4).
[5]曹勇.高等教育中教学与科研关系探讨[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