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卡明斯孤独诗的象似性解析

2015-11-17 09: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模型,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例证法,分别从语音、语相、句法、词汇及语义等层次系统地分析了卡明斯视觉和非视觉孤独诗中的映象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本研究进一步论证了诗歌语言中丰富的象似性不仅存在于视觉诗中,也存在于非视觉诗中,并使卡明斯的孤独诗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欣赏。

关键词:卡明斯;孤独诗;视觉;非视觉;象似性

一、前言
      诗人卡明斯(E. E. Cummings.1894-1962)是20世纪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和画家。卡明斯所创作的诗歌形式新颖,意象独特,主题丰富,其中孤独是其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从文学的角度出发,Martin Heusser 648中的一 词“flop” 的意思可以解释为“扑通一声突然落下”,虽然作动词使用,但有拟声效果。当诗人偶遇耶稣,他突然觉得紧张,心跳加快,诗人笔直地躺下了,而不是走向耶稣。
      2. 语相象似
      诗歌 anyone lived in a pretty how town的整体充满了节奏感。九个诗节各由四行诗组成,行成4-4-4-4-4-4-4-4-4 的结构,不仅富有音乐感和视觉效果,还表现了四季的交替更迭。尽管这个世俗的社会混乱不堪,唯一清醒着的人也离开了人世,四季依然像往常一样循环。
      (二)拟象象似性
      1.数量象似
      数量象似在诗歌anyone lived in a pretty how town 中表现为大量的重复,包括词汇重复、叠句和句型结构重复等。首先,卡明斯在诗歌第3、11、34行重复了代表季节的四个词“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与四季相对应的“sun moon stars rain”也在第8、36和21行出现了三次,象似着白天黑夜和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另外,短语“with up so floating many bells down”在第二行和第四行出现了2次,标志着时间的流逝。
      其次,句型结构“x by x”出现了7次,“x by y” 出现了11次。重复可以帮助作者传达意义。比如 “side by side”展现了anyone的孤独,因为他死后能陪伴他的只有noone;“all by all and deep by deep” 表现了noone对anyone的爱之深,anyone所拥有的只有noone的爱,呼应了孤独的主题;“wish by sprit and if by yes”表示noone和anyone希望能被周围人接受,但是这样的愿望只存在于精神世界中,且很难实现,同样暗含着孤独的意味。
      2. 距离象似
      诗人在no time ago 中首先向读者交代的是故事发生的时间,接着描述了故事背景。诗歌的语序为“no time ago or else a life/ walking in the dark/ i met Christ”,而不是正常写作语序“i met chris walking in the dark no time ago or else a life”,因为作者强调了时间和背景,黑夜和虚无的时间都表现了孤独感。
      3.顺序象似
      诗歌 anyone lived in a pretty how town第三行的词“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的排列顺序与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相一致,即使第11和34行的单词排列顺序发生了变化,但“autumn winter spring summer”和“summer autumn winter spring”依然符合自然规律。
      4.标记象似
      卡明斯诗歌中的大小写总是打破传统。比如,每句句子的首字母本该大写,但他都使用了小写,且诗的末尾通常没有标点符号。这样的安排不仅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想象,也暗示诗歌是一个循环。如anyone lived in a pretty how town一诗,everyone的生活并没有因为anyone而改变,人们始终不愿打破传统去实现他们的梦想。诗歌中仅有的两处大写是“Women and men”,表明了女人和男人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他们主导了社会。而其他主人公的名字“anyone”和“noone”则是小写的,与镇上的女人、男人形成对比,突出了他们俩人的孤独处境。诗歌 no time ago中,人称代词“I” 的小写是因为作者认为自己是微不足道的,渺小的,这一现象也能在很多其他的诗歌中找到。专有名词“christ”和“jesus”的首字母也是小写的,因为作者是泛指宗教信仰,而不是特指基督教一种。
      另外,不论是视觉诗还是非视觉诗,卡明斯都充分利用了标点符号。比如括号在anyone lived in a pretty how town一诗中被用来引起读者注意,进一步解释意义。诗节二中在括号中将男人和女人描述成“little and small”, 他们尽管影响力很大,但是精神世界是匮乏的。十九行的“(sleep wake hope and then)”说明镇上的人们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沉浸在他们的梦中,而忽略了外界的新事物。
      (三)隐喻象似性
      诗歌anyone lived in a pretty how town中主人公的名字就具有象似性。“anyone”,意思为“任何一个人”,可以看做是一个孤立的群体,与孤独主题想呼应;女主人公“noone”是由两个单词“no”和“one”组成的,暗示了anyone的孤独处境。全诗描写了anyone长期住在小镇上,却只有noone爱他。“anyone’s any was all to her”表现了爱的深刻程度,同时也说明除了noone之外,镇上的其他人对他毫不关心,凸显了anyone的孤独。起初,天真的小孩能够理解两位主人公,然而等他们长大,其思想就被同化,忘记了anyone的幸福,开始和其他人一样蔑视他。最后anyone死了,并与noone葬在一起。而镇上的居民仍然无动于衷。纵观anyone的一生,他始终未被世人接受,只与noone相依为命。他们俩所代表的群体有着独特的价值观,与社会格格不入。.

五、结语
      本文根据象似性理论模型,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例证法,从语音、语相、句法、词汇及语义等层次系统地分析了卡明斯视觉和非视觉孤独诗中的映象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本研究的价值在于:进一步论证了诗歌语言中丰富的象似性不仅存在于视觉诗中,也存在于非视觉诗中;使卡明斯的孤独诗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欣赏。然而,每一种象似性都在语言中大量存在,故未来研究的方向可以着眼于对某一种象似性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HEUSSER M. Transcendental modernism: E. E. Cummings’s moon poems[C]// FISCHER A, HEUSSER M, HERMANN T. Aspects of modernism: studies in honour of Max Nänny. Germany: Gunter Narr Verlag, 1997: 55–74.
      [2] KIDDER R M. E. E. Cumming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etry[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9.
      作者简介:刘佳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于学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