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也是著名的评论家和剧作家,其诸多作品在20世纪甚至对今天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代表作《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使其获得了更多的殊荣。本文试图通过简要分析情歌中相关内容,积极探究主人公内心渴望爱情,但是对爱情又存在惧怕心理的矛盾现象,并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关键词:文学赏析;普鲁弗洛克;诗歌意境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重点想要表达的是现代人内心的无比空虚以及情感上的相对怯懦。整个作品的是风格充斥着浪漫主义的因素,这也与作者艾略特早年曾经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拉弗格的深刻影响有关。该诗属于现代诗歌的范畴,创新地打破了传统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甚至没有描述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单纯依靠文学典故和宗教掌故等片段,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生动展现出来,具有较高的文学参考和借鉴价值。现从意象、抒情、内涵、手法等几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一、《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意象赏析
在整个作品中,诗人将内心的意象和想法形象化,外化为自然界的一些事物,通过时间要素、人物情感、自然现象等予以充分体现。在作品的一开始诗人就以黄昏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为背景,重点描述主人公在参加聚会路途中所遇到的种种景物,这也是作者第一次浓墨重彩的开始意象的写作手法。众所周知,黄昏不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东方国家都有着相似的含义,那就是寓意着即将结束和了无生机,作者将黄昏作为开场的背景具有其深刻的内涵,表现出文中主人公的心情的混沌以及复杂,折射出整个世界也处于一片混沌的状态。黄昏作为白天和黑夜的交界处,也寓意着两种自然状态的互相抗衡和博弈,表现出主人公思想在两者之间的徘徊和斗争,也为下步展现出主人公的心理情感打下铺垫。之所以起名叫做情歌,肯定是有对女性表达主人公的爱慕之情。作品的过人之处就能够既是情感表达爱意,但是没有专门描写女性的外表和形态,通过高超的意象表现手法,将主人公的感情展现给读者。采取这种表现手法也是因为主人公对于女性的感觉和意识是模糊的,呈现出片段的特点,没有更加清晰的影像。用短短的几句诗词就将女性的附庸风雅展现的淋漓尽致,将背景的雕像与女性的思想境界形成较为强烈的对比,呈现出较强的讽刺意味。一些重复性的动作,也表现出当时的女性单调乏味的心理状态。
二、《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抒情赏析
情歌的表现手法中多处运用抒情的形式,通过作品中人物等多种声音展示诗歌所反映的目标性主体,通过声音也能够抒发出重要人物具有特殊性的情感诉求。在抒情的过程中,始终将主人公的抒情作为中心任务加大笔墨描述,采取第一人称的抒情手法能够使得抒情更加具有真挚的情感因素,更容易抒发出作者想要表达出的情感因素。通过描述夜晚时分在空荡的大街上,看着进出宾馆的人们,可以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联系出房间内的景象。用两个“我”在对话,表现出另一个自己的内心自卑和怯懦,亟待打破现有的单调的生活。同时,两个自我的内心又一直在做复杂的斗争,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示出主人公的分裂式的性格特点。抒情的表现手法大多数是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具体展现,将宾馆房间、米开朗基罗街道景观、皇宫等景物的描述都是为了抒情做准备的。作品中有个重要的抒情手法创新,那就是被文学界称为“无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属于一种理论创新,具体来说还包含“感情回避”和“现实对照物”两个主要的方面,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抒情的创新理论,三个方面之间也逐渐形成的互相补充、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生动关系。作者在诗歌创作生涯中,历来强调艺术创作的最高要求,将作者的印象超脱于作品之外,完全以诗歌中主人公的心理和行为出现,作者只不过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述人,不参杂个人的情感在其中。为采取“无个性化”的抒情表现方式,作者巧妙地将抒情主体定位于主人公以及其行为方式。同时,赋予主人公双重的性格特点,既融为一体,又超脱自然,这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吻合的。通过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艺术表现手法,有效实现了作者的超脱于作品之上,也体现出情歌的多层次性的艺术表现特征。
三、《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内涵赏析
该作品具有极强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情歌的名字也许与人们对其的展现出来的景象大相径庭,主要是展现出主人公面对爱情既害怕,有渴望的矛盾的心理斗争过程。整个诗歌所展现的时间跨度很短,但是由于采取了多种的意象、抒情等表现手法使得读者会感觉时间、空间变幻莫测的印象,不同的背景以及事物描写正是为了更好的表现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展现出诗歌所描述的广阔的时空观,并且作者的高超手法就在于能够通过有限的时间、空间以及事物,展现出更加复杂多样的心理空间。特别是在把握主人公心理时间方面能够有效实现起承转合,既表现出时间还来得及的感觉,又表现出时间较短的紧迫感,随着时间主题的快速变换,诗歌的情节和过程也逐渐显现出跌宕起伏来。在娴熟运用意象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同时,作者更加注重现代主义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应用,总是能够将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或者场景展现给读者,通过一些灵活的语言让读者能够产生更多的联想,构建起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意境,让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从上述分析,有的读者可能认为作者肯定是天马行空,完全超脱于实现主义的诗人,其实不然,作者是更加注重内在表现形式一致性的人,这种内在一致性通过动态的方式表现出来,更加需要读者用心去体会,充分发挥读者自己的想象力去很好揣摩作者的意图。从诗歌中我们也能很好的感觉到,诗歌中的主人公并不是没有思想的人,而是具有丰富精神世界的知识分子,能够将客观事物与内心世界的变化有机联系起来。这也是整个诗歌浑然一体的关键所在,能够将看似凌乱的事物和心理过程有机融合为一体,展示出当时社会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心理呈现出的纷繁复杂的状态。
四、《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手法赏析
作者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手法,将独白和叙事有机融为一体,互相之间的转化极为顺畅,灵活运用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是艾略特诗歌
的最显著特点,在以往写作手法上融入更多的创新因素。比如,诗歌的独白极具戏剧性,这不仅是艾略特诗歌的创新,也具有鲜明的特点,能够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将主人公的心理想法展现给读者,但不会融入作者更多的个人情感因素在里面。主人公在诗歌里面的独白也不是以往的形式,而是在自言自语中直接建议或者间接暗示,更加侧重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活动。还有一个创新之处就是作者能够将转移丰富的内涵目光写作手法加入创作之中,能够有效揭示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极度孤独,此类巧妙的写作技巧赋予该诗歌更多的现代主义色彩。诗歌中对于理想听众进行了较大笔墨的描述,将具有同样遭遇的说话人引入其中,认为世界上可能不会存在富有同情心的人,以表现出对世界的绝望和冷漠。作者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和诗歌特征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作品所内涵的戏剧性,并不是像诗歌本身外表所展示出来的那样随心所欲。从深入诗歌内涵分析和手法分析中,我们已经逐渐清楚的认识到,作者能够灵活驾驭诗歌本身,并通过将诗的表达主旨和现实主义诗歌的篇章结构实现完美的结合。为充分体会出诗歌的手法和丰富的内涵,建议读者可以采取大声诵读的方式,在诵读中用心感受和体味诗歌的较强的韵律感。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诗歌中对于韵律的使用也是始终坚持的是谨慎的态度的。诗歌中对于米开朗基罗的言语的描写更加能够展现出作者所一直奉行的诗歌写作传统和习惯,有利于读者体会出读者当时当地的时代特点。诗歌整体具有较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在写作方式和形式上采取的是十四行诗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深度使用体现在诗歌整篇的结尾部分。诗歌中的雅韵,将主人公悲观的情绪展现出来,对于现实世界的冷漠也是极大的抨击和嘲讽。该诗歌也充分体现出作者早期的诗歌创作特点,一方面,是诗歌创作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的深刻影响,将更多的感性的语言融入诗歌中来,更多的时候去关注失去常态的细节,但是这些手法并不会影响诗歌的整体美美感,赋予诗歌中的各类人物更加鲜明的特征和性格特点。另一方面,是诗歌将分、合的手法灵活使用,其本身已经超越了以往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在诗歌的结尾部分,作者大胆的将自己与莎士比亚戏剧当中的某些人物进行对比,赋予诗歌更加丰富的内涵。在诗歌中的最后一行作者突然放弃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和意境,向世人和读者表面战胜现实世界中任何阻碍力量的决心和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作为现代派的诗歌典型代表,采用现代主义的审美理想,将现实世界的混沌、邪恶等丑陋形象展示给读者,大胆采用意象等生动的表现手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鲜活的表现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复杂过程,将一个西方落魄知识分子的形象生动的展示在读者眼前。积极借助自然界等背景因素,展示出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实现现代浪漫主义诗歌的较大突破。
参考文献:
[1]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l999.
[2]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白劲鹏,邵锦娣.文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张德明.玄学派诗人的男权意识与殖民话语[J].浙江大学学报,2001.
[5]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6]朱立元.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三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7]祁洪彬.一支没有爱的情歌——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解读[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
[8]袁可嘉,董衡等选编.外国现代作品选[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