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不竭的智慧源泉,作为一种完备的思想体系,其精髓和活力所在一直是我们不断继承学习和完善创新的动力。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体系中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与和谐社会在内涵上有许多相通之处,加强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传统的哲学思想,同时进一步挖掘“天人合一”思想所蕴含的“和谐社会”的思想,进而阐述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影响,为当前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
一、“天人合一”思想中“和谐思想”的来源
“和谐”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一方面它根基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宇宙观——天人合一。道家以本统末,重视现象背后无形无体的道。在他们看来,道既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据,又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即一切都来源于道,一切又都统摄于道。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一切自然而然的事物又无不体现为道。因而宇宙万物、矛盾对立的各种事物只有归统于“道”,才能至和不分,至中不偏。道家认为只有这种和谐,才是“至美”、“至乐”,才能进入物我一体的“物化”世界。可以说,与物同化、以天合天是道家和谐观的核心。荀子的“天与人参”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是一脉相通的,都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的不同表述。早在《礼记》中,中国人就以社会规范的方式提出“草木以时伐焉”,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意识并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民族。这种宇宙观认为:人是宇宙的诞生物,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尊重自然万物,效法其规律以求得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达到天人相通、相交、同体、一气、一理、一心的和谐境界。由此可以看到道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另一方面,儒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孔子的“天人合一”命题强调用天意来协调人伦关系,建立稳定协调的社会人伦秩序。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命题,认为人性与天道相通,人心是能感通的主题,只要尽心,就能知性,继而知天,就可以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天人相通“的境界。这都反映了人类早期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朴素思想。
最后儒家还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确立了人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和至尊价值,把宇宙整体划分为天、地、人三大因素,其中人“最为天下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即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比天时、地利更加重要,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
儒家、道家的和谐思想是传统的、朴素的,虽然他们所提倡的“和谐”社会只是一种是低级的“和谐社会”,其不能真正实现,但是从道家及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所初步出来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而不是一种社会阶段,它既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也不是某种社会形态下发展的一个大阶段,而仅仅是一种社会状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和谐社会”从广义上讲,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保持着一种协调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社会同经济的协调、社会同政治之间的协调、社会同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几乎包括了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各个环节、各种因素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人类其实什么都战胜不了,每一次所谓的征服,都是对自身的一种沉重回戕和削弱,都是一种自虐狂的态度,招损的都是人类自己。因此,要引导人们牢固树立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繁荣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走向人与人、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的社会。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须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和睦相处、和谐共进的新型人际关系
这就要求人们诚信、仁爱、宽容,坚持与人为善。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本之道,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深层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每一个人弘扬诚信美德,仁义相交,坦诚相待,牢固树立诚信为本、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宽容是互相理解和信任的桥梁,是人与人沟通和交往的润滑剂,对于人际和谐起着重要作用。宽则得众,以宽和的态度待人,就营造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仁爱是一种博大的爱心、善心、同情心,仁爱之心讲究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提倡与人为善,不仅善待他人,同时也善待自己,善待自然万物。这样的仁爱之心是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法宝和精神支柱。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协调人与自身的关系, 保持内心和谐、身心健康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益结构不断调整,生活节奏逐步加快,竞争日益加剧,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也呈多样化快速发展趋势,人与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利益要求日益多元化,选择性、自主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要能够善待自己,保持自我处在适度、适时、适当的和谐、健康的状态,坚持淡然,保持心态平和。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发多样的特点,不同阶层、群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激化矛盾,甚至破坏整个社会的团结与和谐。因此就更要调整好利益关系。一方面要求建立合理的利益关系格局、公平的竞争机制、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利益分配的公平正义,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摆正个人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关系,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冲突,努力使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共同实现、共同发展。
三、“天人合一”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问题还十分严峻,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还很大,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认识还不高,人为地破坏动植物资源、破坏植被、破坏耕地的情况还时有发生;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不讲综合效益的片面政绩观、发展观仍然存在。注重吸取“天人合一”思想中丰厚的资源,是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所追求的终极性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求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一方面,人们可以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大大节约生产中的自然资源消耗,创造更高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为人类探寻发展生产和文明生活所必须的新的自然资源。
无论是和谐社会理论还是科学发展观,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思想认识,既是我们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也与我们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积极影响密不可分。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过去,我们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惟GDP论“英雄”,一味追求生产力的提高,做出了许多违反自然界规律、破坏生态平衡的事情。这些急功近利、欲速不达、竭泽而渔的行为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这是一种短期效益,不仅不会使经济持久、可持续发展下去,还会给我们、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一系列能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甚至可能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存,所以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成员。
(二)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种社会矛盾逐步凸现,使得竞争异常激烈,甚至残酷无情,各种压力空前加大。人们生活在焦虑、恐惧、紧张、劳累和不安之中。中国古代哲学作为内省的“天人合一”精神境界,对于消解上述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人们内心的痛苦、矛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人不仅是纯粹的个人,而且是“社会人”,是与他人、与社会密切相关的社会存在,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息息相关,只有社会才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只有把个体融入社会之中,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如果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社会的利益,那么,社会的和谐就会被破坏,良好的社会秩序就会混乱,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失调,最终结果是不仅损害了他人、社会的利益,同时自身的利益也受到损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要求上合于天,下合自然,在天地间就必然主张人与人的和谐。“人和”思想由来已久,荀子提出了“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的思想,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与此不谋而合。
(三)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人是自然进程中偶然的产物,也是自然进程中特殊的产物。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社会,社会的发展最终要通过个人的发展来体现,人既生活在社会中,又在超越社会,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最终要通过个人的全面发展得以体现。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要求放在第一位。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首先要有人自身的和谐,即要有较高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平,不然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无从谈起。“天人合一”思想在这方面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最终的理想归宿就是为人们设计一个圆满的至高的人生境界,作为世俗社会生活所追求的意义支撑和价值目标。其和谐思想强调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和谐,进而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类社会和谐,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将人视为伦理学论文发表宇宙的中心,认为只有人自身全面和谐发展了,才会有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思想,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们的正当欲求,主张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中和的原则,保持平衡、恬淡、平和的心态。不能贪得无厌,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
当然,对于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我们必须采取一种扬弃、批判的态度。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 想,都容易流于神秘主义,把天当作具有人格和意志的天帝、天神。这在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里表现得尤其突出,特别是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里达到顶峰。所以我们在合理吸取天人合一思想的精华时,也必须抛弃其中的糟粕,只有这样,才能使天人合一这一传统思想在新时期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 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
[3] 王开岭.精神自治[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4.
[4] 魏建华.“天人合一”思想与和谐社会[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12).
作者简介:席忠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西安大兴新区综合改造管理委员会招商局,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