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伦理学论文

护理伦理学知识

2016-06-02 16: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护理伦理学是一门研究护理道德的学科,是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理论规范等来指导护理实践,协调护理领域中的人际关系,对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学科。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受制于执行规章制度的严格程度和护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在伦理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伦理道德观念的强弱、是否会合理应用伦理知识发现护理操作中的伦理问题以及解决伦理问题的能力。

  

  有研究报道,通过临床实践教学进行护理伦理渗透的方式是一种较好的补充,有利于学生对伦理学基本理论和原则的理解和掌握,能提高他们实际工作中解决伦理冲突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临床专科教师仅仅是在有时候简单提起伦理道德与专科护理的问题,并没有把伦理道德的相关知识真正的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那么学生也就出现对伦理知识‘‘不重视、不应用、不会用”的状况。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学基础操作中已存在的和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案,并寻求将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操作中的有效教学方法,从而为今后改进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医科大学护理专业(专科)3个班的学生160人,每个班分为5组,共15组,每组10〜12人。随机抽取8组共84人作为实验组,剩下的7组共76人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教学方法设计

  

  加强床边沟通护理:采取模拟病房的形式,要求护生加强床边沟通护理。通过主动巡视病房而不是依靠呼叫器、到床旁采用沟通技巧收集病人资料、组织一次健康教育活动等练习,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以自己良好的情感、语言、态度、行为对待病人,以病人利益为重,体现出护理人员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情境案例教学:在每种护理操作中设置一个案例,让护生根据这个案例的具体情况,把相关的护理伦理知识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用到该项操作中。通过教师在示教过程中的点拨,护生在操作课之前寻找相关护理伦理理论,在操作中护生就能很好地将尊重病人、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伦理原则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应用到整个操作过程中。具体表现在出进病房敲门,合理称谓病人,操作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病人,操作时保护病人隐私、合理暴露病人身体并不断告知病人操作到什么程度并请求合理配合,操作结束时告知操作很顺利并向病人致谢等,整个过程表现出护士对病人的关心和爱护,这样的护理既能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更能提高护理操作质量,从而展现护士的天使形象。

  

  模拟伦理道德现场:在开始示教时,由两位老师模拟完成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一个处处体现出关心病人,尽量把伦理知识渗透到每一步操作中;另个则仅仅完成护理活动。通过不同的表现,让护生直观感受如何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伦理知识,同时讨论有意识地在护理操作中应用伦理知识和无意识应用伦理知识的护理结果。例如在临终关怀和尸体料理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护生在模拟操作时,能够主动了解病人的性格,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情感,以恰当的方式让临终患者正确面对死亡。对有痛苦的病人尽最大努力解除病人痛苦,并给予心理精神方面的安慰。当病人去逝时,我们应在现场,表现出同情,对亲属给予安慰,用严肃认真尊重死者的态度进行尸体料理。

  

  1.2.2实施教学

  

  开展护理学基础操作教学,共24次课,专业教师分组进行带教。实验组采用课题组设计的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实验组,要求:

  

  在每次基础护理实践课开课前组织带教老师进行相关的护理伦理学问题学习讨论,提出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要求学生提前复习护理伦理学知识,并针对不同的实践课找出相关伦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每次实践课前,提问或鼓励学生主动陈述本次实践课所涉及的护理伦理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指导。课后组织教师进行总结讨论,并学习及讨论下一次实践课的护理伦理问题,作好记录。

  

  1.2.3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场景模拟考试的方式进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护理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对伦理学知识理解和认识程度、临床思辨能力等进行评价。

  

  1.3统计分析方法

  

  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X2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人口学特征

  

  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60份,有效问卷为160份,有效率为100%。研究对象均为女生,生源地情况为:安宁1人(0.6%);保山2人(1.3%);楚雄34人(21.3%);大理25人(15.6%);红河13人(8.1%);昆明10人(6.3%);丽江2人(1.3%);临沧3人(1.9%);普洱3人(1.9%);曲靖28人(17.5%);腾冲2人(1.3%);文山8人(5.0%);宣威8人(5.0%);玉溪16人(10.0%);昭通5人(3.1%);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21.10岁,年龄分布情况为:18岁1人(0.6%);19岁2人(1.3%);20岁40人(25.0%);21岁册人(40.6%);22岁46人(28.8%);23岁4人(2.5%);24岁1人(0.6%);27岁1人(0.6%)。

  

  2.2 护理操作和护理伦理学知识认知情况分析

  

  上护理学基础实践课之前学习过护理伦理学的有133人(83.1%),未学习过护理伦理学的有27人(16.9%)。115人(71.9%)认为护理带教教师提高护理操作能力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伦理知识与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103人(64.4%)认为护理带教教师提高护理基础知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伦理知识与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131人(81.9%)认为护理带教教师提高伦理学知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伦理知识与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

  

  2.3护理学基础操作教学中融入伦理学知识的效果分析

  

  对护理操作实践课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操作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对伦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临床思辨能力进行比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操作能力合格率进行卡方检验,,2=0.229,P=0.6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方法对护理操作能力无影响,结果见表1。

  

护理操作能力比较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合格率进行卡方检验,X=6.977,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有促进作用,见表2。

  

沟通能力比较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伦理学知识理解和认识程度合格率进行卡方检验,X=9.530,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伦理学知识理解和认识程度,见表3。

  

对伦理学知识理解和认识程度比较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思辨能力合格率进行卡方检验,X=5.003,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见表4。

  

临床思辨能力比较

  3.讨论

  

  随着日新月异的医学技术和护理专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可,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的责任越来越大,面临的伦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相关伦理问题如专业思想的稳定性、与同事和其他医护人员之间、与护理对象及其家庭之间的伦理矛盾也日渐突出。因此,近些年来对伦理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各医学院校及各级临床机构的重视。

  

  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护理伦理课主要是在教室里的课堂上完成,采用的教学方法常常是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辩论式等多种教学法。尽管目前许多学校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护理伦理课教学质量,但始终与临床实践相脱节。而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其教学方法有别于伦理课教学,上课地点主要在学校建立的实验室完成,许多实验都是模拟临床实际工作来完成教学内容,重视学生每项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技巧,偶尔渗透一些伦理道德、沟通交流技巧等人文科学知识,但并没有系统地将人文科学知识应用到护理操作中。因此,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各项实验操作时基本不用人文科学知识,在临床实习中有78.68%的学生偶尔想起来运用和从来没有运用伦理学知识解决自己所遇到的护理问题,这些情况都说明学生把护理伦理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运用的能力较差。同时也说明护理伦理的教学必须与临床专科课程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巨大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为切入点,针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的教学特点,分析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缺乏护理伦理知识应用的问题以及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时经常遇见的伦理问题,尝试性地把护理伦理知识应用到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课的教学中,寻求把护理伦理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操作的教学方法,为改进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帮助学生把所学的伦理理论知识与基础护理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目的是在护理实验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护理教师应用伦理道德知识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教学的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把伦理道德观念深植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中,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伦理道德知识的内化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把伦理学知识运用到护理操作中能的多提高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临床思辨能力,并加深学生对伦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程度。这进一步证明在护理学基础操作教学中融入护理伦理学知识确实可以提高护理伦理课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也表明本课题所设计的把护理伦理学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中的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值得加以推行。


    孙承欢,王松梅,张争鸣,曹春兰,金 靖,沈海文(昆明医科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