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伦理学论文

医学伦理学论文写作的依据、类型及若干方法

2016-03-11 13: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30多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伦理学工作者撰写了大量的、优秀的医学伦理学论文,为我国医学伦理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作出了贡献。这种贡献,必将永彪史册。

  

  笔者日常处理来稿时,经常发现一些文章没有进入医学伦理学范畴。作者对这些文章花了很多心思,却很难发表,甚为可惜。笔者根据工作经验,对医学伦理学论文的写作谈几点意见。

  

  1 医学伦理学论文的写作依据

  

  1.1 医学伦理学论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医学伦理学论文写作,就是由医学伦理学的理论、观点为出发点,要以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关注领域为落脚点。即用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分析现象,解答提出的问题。这首先需要作者熟读医学伦理学专著,了解其基本观点,用其方法研究问题。

  

  1.2 医学伦理学论文的写作内容

  

  如前所述,医学伦理学论文的写作用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和观点阐述、解答医学和医疗卫生实践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及医学伦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发展问题。医学伦理学源于医学实践,最终也必然回归医学,为医学实践服务。医学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运用伦理学学科知识,解决医疗实践中的问题。那么,医学伦理学论文的写作就必然需要运用其理论、观点指导医疗实践,解答医疗实践中的困惑。研究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客观、准确地反映医疗实践的现状,为医疗实践和医疗政策实施提供依据。

  

  例如,张雪、孙福川合写的文章《生命权、知情同意权和特殊干预权的冲突及平衡》[1从当下热点问题入手,对医疗实践中患者的权利以及医生权利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探讨,并运用医学伦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则,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篇较有价值的文章。

  

  2 医学伦理学论文的基本类型

  

  医学伦理学写作的内容十分广泛,大一点讲,只要是医学、医疗、卫生事业、卫生管理、卫生体制或涉及人民健康的社会方方面面都可以研究、写作。局限一点讲,就是现在医学伦理学教科书中的十多个章节中的内容,都还大有研讨、写作的余地。

  

  2 1研究医学伦理学学科本身问题的文章

  

  此类论文旨在研究医学伦理学中外史、传统医德、现代医学伦理体系内部的问题,重在了解别人研究进展,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有所推进。这类论文的写作关键在于选好研究的切入点,选好文章的立论起点。比较典型的论文形式,如对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健康伦理学进行研讨的论文,还有对医学伦理学基本观点、理论、概念、方法进行研讨的论文。

  

  黄钢的文章《反思、接纳、融合——改革开放30年医学道德原则研究的反思》以改革开放30年为切入点,回顾了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30年来出现的理论、观点、原则,对人道主义、功利主义、人道与功利融合趋势进行了反思、总结。文章中,作者把各时期出现的医学伦理学观点、原则还原到当时的医疗环境背景下,详细剖析了这些观点、原则的得失,展望医学伦理学学科发展的未来,指出了医学伦理学下一个时期研究方向,文章学术价值较高。

  

  2.2应用医学伦理学的问题

  

  这类文章偏重于对医学伦理学应用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2.2 1对卫生政策、卫生改革措施的解析及评价。

  

  这类文章主要针对卫生政策的制定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伦理学本身就肩负卫生政策咨询的责任,所以,针对医疗行业、医疗现状,医学伦理学必须有相应的理论研究,从而为卫生政策提供咨询服务。卫生事业管理也需要医学伦理学提供理论支持,卫生事业管理从实质上讲,就是卫生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这一过程中同样需要伦理监督和道德评价。这类文章主要关注的是卫生政策、卫生事业管理是否公平公正所有人具有同等享受医疗服务的机会)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又不忽视少数人的利益。

  

  2.22伦理审查

  

  伦理审查是医学伦理学的重要职责之一,它主要评审某一项技术、某种新药品(食品)某项治疗技术等具体措施是否可行,如审查它们是否安全、效益比是否高、是否公平、是否无伤害;对某项政策进行审查时,则衡量其对医学事业发展是否有益。

  

  另外,伦理审查本身的研究也非常有价值,对伦理审查办法、实施细则、机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好的现实参考意义。

  

  邱仁宗、翟晓梅教授是我国伦理审查研究方面的学科带头人,其合著《在国际背景下我国伦理审查的能力建设:理念和实践》中的国际视角和对我国伦理审查的建设,都是值得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士一读再读的。提高我国整体伦理审查水平,医学期刊编辑的伦理审查能力至关重要,我们曾专文讨论,盼能引起同行关注。

  

  2.2 3其他学科中的医学伦理学课题。

  

  这类论文运用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统计学等学科方法研究医学伦理学、医疗实践中的现象,并从全新的视角提出问题、得出解答问题的办法,或者是这些学科是否可以应用到医学伦理学中,为医学伦理学研究提供工具。

  

  教育领域中的医德培养、医学伦理学课程建设也属于此类文章。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设计、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设置等,均为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江瑞芳的文章《优化我国医学生专业伦理教育的对策探寻》[3从医学生医学伦理教育方向入手,探析了如何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此外,管理伦理问题也是医学伦理学论文的写作方向之一,这里主要指医院管理问题。它包括医院管理办法是否科学、能否发挥所有医务人员的潜力、能否体现人性化管理理念、医院在医疗实践中如何实现伦理化运作(包括对医院对医务人员的伦理养成傳方面。

  

  2 2.4临床类及其他学科的伦理学。

  

  随着医学伦理学研究教学的持续展开,这类文章越来越多。但遗憾的是,这类文章虽有一定数量,质量却普遍较低。究其原因,是因为许多论文的写作,仅仅停留在临床内容上,没有深入到医学伦理的层次。

  

  临床类文章仅写到技术层面是难以在我刊上稿的,必须进入到伦理学层面。比如,对某项治疗方法的探讨,就是要分析其是否安全有效、是否最大限度的无毒副作用、是否经济低廉;治疗过程中是否尽职尽责,是否按照规程操作等。

  

  对护理工作方面的写作,也要上升到伦理学高度,如是否尊重患者、方案是否最佳、方法是否人性化等等。医疗过程中的人性化、温馨化的讨论也是临床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只有写到这个阶段,才算是进入了伦理学阶段。唐健、张金钟合著的文章《标准化病人在美国住院医师伦理与沟通教育中的应用》[71就对医学伦理教育引入了新方法、新概念,从侧面也反映了临床实践中应注意的伦理问题。

  

  3论文写作若干方法

  

  3 1开门见山选起点

  

  人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用到论文写作中,也非常适合,一个好的起笔点也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而这其中,开门见山甚为重要,直奔主题尤能引人注目。这就要求作者熟知学科发展的进程、前沿和疑点,在选择好领域、节段后,经研究得出结论的基础上,着笔时应开门见山地进入文章主题、核心观点。当然,比较研究、调研报告类文章可对研究背景稍作交代,但不可将大量笔墨用在背景和已有观点知识的陈述上。

  

  这是因为:一,作为一本专业杂志,其阅读对象多是从事本学科科研、教学的工作者,他们对医学伦理学本身的基本理论、观点已有了解。二,作为对一篇论文感兴趣的读者,极有可能也对所涉及的领域有所了解,即他已知道该领域的进展和需要研究的疑点,最想通过阅读文章了解疑点的破解之处。

  

  而有些作者以写书或教案的方式写论文,或当他们将自己的教案、写书的内容写成论文投给期刊时,过多铺垫、过多陈述以往知识的情况较为严重。这些文章在修改时往往使编者、作者都耗时费力。要避免这一点,关键是作者要了解教案、书籍写作与论文写作要求不同。书和教案要求从基本知识、学科历史讲起,逐渐深入,层层述之。而论文写作只要求作者对其有创新的观点合乎格式地陈述,不必要也不能对学科历史、已有知识作太多陈述。

  

  了解了这一点,作者们今后自会努力戒之,“删繁就简三秋树”使自己的文章写作水平达到习近平同志所倡导的“短、实、新”的境界。

  

  3.2重视学科交叉移植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移植渗透其他学科知识的过程,否则,其生命就停止了。

  

  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具有思辨性的人文学科,要具有说服力、严谨性,必须注意移植数学方法,才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笔者曾与马吏等合作《医学伦理学的定量研究初探》[91,对此做了探讨。对这篇文章,我们自己并不满意,只是想引起广大作者能够重视此类研究。

  

  张新庆的《循证生命伦理学若干问题探讨〉一文,将循证方法运用到生命伦理学中,也是值得关注的。同时,心理学、管理学、行为学科的方法也应注意移植。

  

  3.3 内容提要概而明

  

  关于论文摘要的定义,一般期刊类书籍和期刊社多次声明,论文摘要是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的,不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及所研究问题的必要性,也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准确地记述文献核心内容的短文。它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全部的信息。摘要应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强调的观点,不必列出本学科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列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以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略称、代号,不引用参考文献。其中的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注出其中文全称,无须同时将其英文全称注出,如新术语尚无合适的中文术语译名,可使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一般300字左右。

  

  但一些作者对此并不理解,常有作者把摘要写成论文的开头语或把重点放在介绍所讨论问题的必要性上,如“……问题非常重要,本文对此作了探讨”等,这是不正确的,应力戒之。

  

  3.4 参考文献新而全

  

  要求参考文献新而全,是近年来学术期刊界的呼声和关注点之一。因为,随着科学和时代的发展,参考文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参考文献是对论文、期刊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更是科学规范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要求。作者论文中所引观点、资料应悉数在参考文献中注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表明:参考文献越新颖越多,论文、刊物影响因子越高;国外学术刊物平均每篇论文参考文献在30条以上,而我国期刊每篇平均3~5条,这是造成我国论文及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偏低,期刊影响力、竞争力不高,难以进入国际数据库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写论文时一定要对写作资料予以反思、检查、补充,把所用观点、所用资料的来源作为参考文献悉数列出,并注意参考文献的格式。为保证文章的新颖性,应注意多参考近几年的文献。

  

  医学伦理学论文写作中还有许多问题要重视。关于写作中的立论用材,笔者曾在有关演讲中用“理明材精烹美餐”来比喻;对论文写作的格式化笔者曾用“规范修饰如俊男”来比喻。限于篇幅,本文不做赘述。盼日后有机会再专文述之,或能与更多的作者面对面交流。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