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是大学中文、政治、法律等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作为基本技能训练的课程而开设的。它主要提供理性思维的原则、方法及思维批评的方法,发挥着“理性思维法官”和“理性思维医生”的双重作用。它能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改进人们的思维方法,促进人们进行思想文化交流。它像语法、修辞、数学等基础学科一样,是研究其他各门学科的工具,它以概念、判断、推理、类比、假说、论证等思维形式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借用数理逻辑符号化的研究方法,使思维形式趋于规范化、统一化。它既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得新知、表达思想的工具,又是全人类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工具。因为任何科学必须遵照人类正常共同的思维方法、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结构来阐明自身的整体内容。
普通逻辑学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决定了它的生命不仅在于它的科学理论价值,更在于它的应用价值,进行理性思维训练是它的基本功能和核心。目前很多的普通逻辑学教材存在片面追求演绎系统化、符号化、技术化,侧重于介绍理论化的逻辑系统,脱离现实的一般的思维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倾向,在内容体系与指导思想上不适应思维训练的实际需要。为了让逻辑贴近思维现实,发挥提供思维训练方法的基本功能,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把逻辑提供的思维方法、原则与思维训练应用相结合,增加逻辑科学研究与逻辑知识应用相结合的内容。
普通逻辑学具有较强的理论系统性,其主要教学任务之一是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应用就成了“空中楼阁”,掌握系统逻辑理论体系是强化应用性的前提。为了实现保证基础理论系统性与强化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编排和教学方式选择方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设想,供大家探讨。
第一,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开放的方式多方位、多层次地容纳逻辑理论的应用内容,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四十个业务领域,如管理决策、事务谈判、人际关系、公共关系、讲演辩论、文章写作、科学发现、智力开发、文学创作、出版编辑、医疗诊断、文娱体育、法庭辩论、律师辩护、现代逻辑等。尽管这些内容相对逻辑应用全局而言,有如凤毛麟角,但逻辑应用范围大大拓宽,使学生了解到作为思维工具的逻辑不仅应用在某些领域,而且在思维空间各个方位的应用都有广阔前景。
在教学中对逻辑理论与逻辑应用的结合点的把握很重要,通过列举学生熟悉而容易理解的生活现象,从中分析逻辑理论,讲实例以理论为指导,讲理论以应用为基础,这样不但不影响理论的系统性,还利于学生深刻、全面掌握理论。在理论性教学内容方面,采用“少而精”的方法,突出重点,着重讲规律性强的基本知识。在实例选择方面,注意多角度、多样化,扩大教学知识容量。例如在讲授“假言推理”时,针对假言推理由条件判断构成,反映两个事物的某种条件联系或因果联系,有时能反映事物规律性的逻辑特点,有针对性地介绍它应用的广泛领域,如广告宣传、体育比赛、绘画构思、医疗诊断、经济预测与决策、人际关系协调等。
第二,在教学方式选择上,主要以问题启发式、思路启发式为主。问题启发式的具体做法是教学过程以实例为先导,让学生通过实例发现问题。这样在开始时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等,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加大学生参与力度,使学生通过参与分析,培养系统概括知识的能力,正确划分归纳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现掌握知识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思路启发式的具体做法是教学过程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即首先呈现整体性任务,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先完成的若干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子任务所需的各级知识技能。因为理论知识是围绕关键概念的网络结构,包括事实概念、有关的过程知识、条件知识等,学习可以从网络的任何部分进入或开始。这种教学方法实现了掌握理论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有机统一,因为思路启发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严谨的逻辑分析过程。例如在讲授“论证”时,首先介绍一场论辩实例,让学生各自分析正、反双方组织这场辩论的方法特点,评论成功失败的原因,然后在学生充分发表分析意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论证的结构、规则等逻辑特点与要求。
第三,针对逻辑教学内容符号化,必须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特点,为避免重复、枯燥,对同一内容的讲解与练习采用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的方法。每次的情境都经过改组,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而且目的不同。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使学生对同一知识获得互不重合的新的理解。例如关于“偷换概念”这种逻辑错误的分析在《概念》、《逻辑思维基本规律》、《论证》三章都涉及到,是指从思维片断的概念、判断到思维整体的推理、论证方面没有自始至终保持思想明确统一的一种逻辑错误。教师讲授时根据每次重复出现的侧重点、层次等方面的差异,选择不同的实例进行分析,通过逐次深人使学生对“偷换概念”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第四,开展演讲辩论比赛、逻辑基础知识竞赛、逻辑推理智力竞赛、组织法庭辩论观摩和进行课堂练习、单元综合练习等讲练结合的多种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主要包括逻辑方法训练、逻辑推理训练、论证能力训练、理性批评方法训练等。例如讲授“论证”时,对如何识别和批判各种“诡辩”进行了专题介绍,帮助学生掌握诡辩属故意违反逻辑规律和规则进行荒谬论证的特点。它的常用伎俩有:“以名乱名”;“利用歧义”广含糊其词,模棱两可”;“节外生枝,金蝉脱壳”;“移花接木,歪曲篡改”广无理纠缠”;“无中生有”;“狡诈诘问”;“错为因果,强词夺理”;“以偏概全’Y‘盘惑情感,人身攻击”等。并且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反诡辩方法:“以真驳假法”;“以退为进,引人荒谬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类比法”;“请君人瓮法”等。
在科学研究中为了掌握各种逻辑思维形式的特点,人们把本来相互联系着的各种逻辑知识分割开来研究是必要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解某项复杂的任务,又必须将这些逻辑知识重新统一作用于同一思维过程。为此综合运用多方面逻辑知识的能力显得很重要。因为逻辑科学在实践中是综合的,各种逻辑思维形式的优点在综合的互补关系中得到发挥,局限性得到克服,逻辑整体合力得以发挥。因此要从实际出发进行综合训练,而不囿于某一固定逻辑体系的应用训练。
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深化过程。在逻辑知识应用的简单形式或初始阶段,应采用逻辑原理加逻辑实例的做法。这种做法基本上是讲一条原理举一些实例,而且列举的实例是经过加工而典型化的,具有准确、简明、一目了然的特点,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消化逻辑原理,这种做法尽管简单,但仍然必要。进入逻辑知识应用的高级形式或深化阶段,就要列举一些进行逻辑推理训练、论证训练的例子,这些实例能表现出逻辑理论与思维实际的有机融合,其目的在于运用逻辑这个工具,去解决实际思维的规范化、程序化的问题,提高思维的工作效率。
上述四方面是为强化逻辑学应用性进行的教改探索。面向21世纪,结合学生实际,应使普通逻辑学成为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增强理性思维能力的课程。为使普通逻辑学服务于素质教育,我们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