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社团是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培养兴趣爱好、丰富校园生活、参与学校活动、扩大知识领域和交友范围的重要形式,对学校和学生发展都有积极作用。本文分析大学社团文化的现状,提出学生社团在现阶段的作用,以便更好的发挥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引导作用。
关键词:社团文化;大学生;成长;成才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大学校园里的班级影响力和凝聚力在慢慢变小,而学生社团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学生社团作为一种自发性的组织,其社团文化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高校社团文化是构建高校和谐文化的重要部分,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大学文化品位的核心内容,因此应当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 . 当前我国高校的社团文化
高校学生社团在活动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心理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大学生社团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高校社团文化。社团文化包括社团活动、社团形象、社团精神、价值观、社团品牌和文化产品等等。高校社团文化中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部分就是社团活动,它是高校社团文化的动态表现与具体表现也是社团的生命力所在。社团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社团精神是基于自身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在活动中长期培养形成的。
高校社团是学校、社会与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学生社团种类繁多如:书友会、轮滑协会、集邮协会、剧团、爱心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等,社团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它是发展校园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对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所名校的多元化与社团文化的繁荣密切相关。
社团为学生素质拓展和增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的平台和阵地。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吸引了大量同学的参与,学生社团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是透视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窗口,逐步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生社团是促进提高学生社会化程度的重要途径。学生要社会发展的趋势,学校就应该积极使这一趋势的利益最大化、弊端缩小,社团则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好办法。当前大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越来越强,且学生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学生正在从“单位学生”转变为“社会学生”。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都趋于多元化,社团是学生和社会之间很好的平台,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后应具备的许多能力就在社团中能够得到培养。社团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将每为学生的理想转为现实。在转化过程中,社团为了自身的需求即:活动资金,会请相关公司商业赞助,为大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了更多机会。因为很少有老师的指导,所以参加社团比当班干部更能锻炼学生。学生社团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不断扩大规模,注重质量的提高,促进精品化、品牌化的成长与发展。这样社团才能在管理、服务及学习上达到统一。
二 . 社团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
学生社团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舞台。社团往往以学习和兴趣为主题,以理论学习为主,通过专题讲座、读书会等形式,交流思想,很大的促进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兴趣爱好。当前高校教育投入不足,因此为学生提供培养实践能力的机会并不多。充分利用社团能弥补教学体系中实践环节的不足,改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社团为学生对外交流提供了窗口。丰富的社团活动,如邀请企业家、知名人士做报告、开座谈会等等交流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到很多相关行业中的前沿信息,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社团能使学生情感交流、释放压力。学生间的坦诚交流,既可以开阔思维,间接增强自信心,又可以使成员间的相互支持与鼓励,以释放紧张的心理情绪,改变内向、自闭等不健康的心理状况。
因此,高校社团要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就要增强人性化、时代化、合理化,真正发挥社团在现实中的作用。
1.增强社团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社团管理的骨干力量。这一点决定了社团的兴衰成败,要深入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建设,要规范选拔社团干部队伍,有社团联合会的监督,结合指导老师及现任负责人的意见,要加强干部的培养,定期培训,保持队伍的梯队,促进社团可持续发展。另外,要加强对社团干部的考核和激励,更大程度的调动社团干部的积极性。
2.将党团组织吸纳到社团工作。将党团组织吸纳进社团工作中,与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团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推进社团工作中组织、引导青年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社团的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的发挥。
3.运用参与式的管理模式。这是民主领导及激励法则的管理制度,在养成组织社团成员的自尊心、责任心及主人翁观念的同时,使学生发奋努力,更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社团管理负责人要尊重成员参与决策的意愿,共同努力,创造佳绩。从而达到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其的自尊心、责任心及主人翁意识,形成社团独特的管理方式。
4.提供交流平台。社团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为成员、社团负责人提供平台,如具有个性的社团网页、BBS、社团空间、社团刊物等等,更方便成员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加强联系的同时增进友谊。这既利于形成独特的社团文化,又能使成员具有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 . 社团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引导
社团文化的重要的意义是构筑校园文化,鼓励、引导学生成为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的爱好者,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提高学生能力及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要使学生在社团中不断成长、成才,就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1.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社团的德育功能。社团文化的教育功能不是通过规章、制度、条例、纪律等外部力量的硬性灌输,而是通过社团活动的环境、氛围及成员间的关系潜移默化中进行作用。优秀的社团能够倡导成员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成员的心灵。
2.对大学生社会能力进行促进,实现其发展。社会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展现能力、沟通能力、竞争能力、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是在人际交往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学生社团在促进成员社会能力发展的潜力要大于班级与其他学生正式组织。通过对活动内容的商定、活动目的的认定、活动角色的分配、活动工具的准备及活动结果的评定等步骤
,学生的社会能力在整个社团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3.经常组织多方面、多层次的活动。当前我国大学生的需求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多变性等特点。高校社团文化具有自身优势,学生能够发展自身爱好,同时锤炼技能,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增强自信心,为健全自身人格打下基础,并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经常组织多层次、多方面的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促进学风建设,增进情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促进校园和谐。
4.运用有效的双向服务实现社团的中介功能。学生社团是高校社团文化基本组织单位,在学校与学生中间,是学生自愿结合的组织,可以发挥其双向服务作用。通过社团活动,能够在社团内部成员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社团与学校之间进行协调和沟通。社团活动是高校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及需求的重要窗口。
5.通过社会化运作实现其社会功能。社团文化,能使学生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规范、知识、技能,使学生在方方面面得以发展并与社会达成动态平衡,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社团文化通过作用于大学生而作用于社会,为社会培养人才,同社会文化交流与融合,丰富和繁荣大学生的社会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学校具有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书本知识并不能概括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壮大,拓展了学生们的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们有可以把自己置身于社会角度,多方面、多层面学习知识,培养经营、管理、交流、交际、竞争等的多种能力,加速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因此受到了学校领导、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把社团活动纳入了教学改革的环节之中。
总之,积极的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能够形成和发展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巩固和开发他们的知识和智力,培育兴趣和爱好并拓展特长。正面的引导社团活动,有助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一种游移、不稳定的时期。社团活动正确的思想导向能够培育学生的群体意识。这能够导向和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胡索尼:大学社团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探析,网络财富,2010.8.
[2] 叶国清:浅谈大学社团建设[,科教文汇,2007.7.
[3] 邓纯余:大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作者简介:张晔(1983—)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