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逻辑学论文

新时期中学音乐老师应具备的素养

2015-11-11 10: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文化经济、社会进步快速发展的时代,新时期对教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以下修养:
一.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素养
      1.优秀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包括:(1)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3)热爱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4)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政治上、学习上不断追求进步。这是优秀职业道德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做到的。
      从古到今,世界各国都提倡师德。因为师德是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是教师言传身教的标尺。优秀的师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它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以及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文化与审美修养
      优秀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修养:(1)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与高尚的审美情操。(2)诲人不倦的教态与严谨认真的教风。(3)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与诙谐、优美的教学语言。(4)敏锐的观察力与逻辑思维能力。(5)健康、饱满的精神与美的举止与风度。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审美修养是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职业品格。
二.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修养
      1.欣赏教学的能力
      用审美的态度感受音乐,并在审美教育中得到智、情、意、行的潜移默化是音乐教育的最高目标。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提高审美情趣与能力。这就要求中学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的基本修养,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语言能力与课堂组织能力。具体地讲,音乐教师对所欣赏的每一首作品的时代背景、形象、风格、内容、结构以及创作思想、表达的思想、美学价值等方面有全面详细的了解,以便在教学中对作品进行很好的分析和美学评价。欣赏教学,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使音乐的欣赏课成为“听视交融,音画一体”的艺术享受殿堂,使学生充分享受音乐的美,并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无限的审美效益与知识效益。
      2.歌唱能力
      唱歌,是中学音乐教育中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但它并不是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老师的范唱,使学生感受到歌曲的艺术形象,通过老师对歌曲的分析和处理,准确地揭示歌曲的思想内容,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与立体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能有表情、有感情地去歌唱。进行范唱、教唱的老师,要有正确的歌唱能力与方法,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感,较强的艺术表现力,这是唱歌教学的基本技能,也是唱歌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具备了这一基本技能,才能在教学中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打动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做到“有表情地歌唱”,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
      在中学音乐教学和课外活动以及艺术实践中,即兴伴奏是一门应用广泛不可缺少的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良好的即兴伴奏,可以使主题更突出,音乐形象更鲜明,内容更丰富。〔2〕良好的即兴伴奏具有定调、移调的作用。〔3〕良好的即兴伴奏可以提高学生对歌曲作品的理解与表现,并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4〕良好的即兴伴奏能力是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和助手。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即兴伴奏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一首歌曲不仅要唱还要弹,这是音乐老师应具备的双重能力。只有具备双重能力,才能胜任中学的音乐教育的需要。
      4.器乐教学的能力
      实践证明,正确地使用音乐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听觉能力,掌握正确的音准与节奏,加强理论知识的记忆,加深理解音乐的内含与思想内容,获得语言基本知识与发展创造性思维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中学音乐教师首先要掌握一两件键盘乐器,比如钢琴、手风琴等;也要比较熟练掌握一两件民族乐器,比如二胡、琵琶等。在此基础上如果还能掌握几件西洋乐器,如小提琴、长笛、小号等,那对器乐教学更为有利。
      5.理论教学的能力
      理论是音乐教学与音乐活动的基础。音乐教师要有基础理论,歌曲作法、和声、配器以及合唱指挥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另外还要对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中外音乐教育发展有所了解。理论教学同视唱练耳教学一样,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或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加深学生对中外音乐作品的认识与理解是十分有益的。
      6.课外教学的组织能力
      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完善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课内教学内容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对整个教学质量的检验。课外教学的任务是繁重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不仅有丰富的音乐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可分为四个方面:〔1〕歌舞活动,如成立合唱队,舞蹈队,在校内举办“班班有歌声”活动,参加校外的歌咏比赛,各级文艺汇演等活动。〔2〕器乐活动,可成立小型管乐队或民乐队,遇到节日或重大活动进行表演。〔3〕欣赏活动,举办欣赏讲座等。〔4〕其它活动,如音乐知识讲座,校园歌手大赛,健美操比赛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在于激发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的道德风尚,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练意志。同时也可以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艺术实践的能力。
      7.自我提高与教改能力
      目前,有一部分音乐教师不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有吃老本现象,教法也比较单一,音乐课上,只是教教歌,其它内容讲的太少。这样下去势必影响音乐教学的质量。音乐课不是可有可无的课。音乐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自修,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随时随地接受新的信息与新的知识,来逐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在自我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充实教学内容,加强教法的研究与改革,有选择地学习,借鉴国内、国外的先进教学体系和方法,来发展、创造适合我国国情的音乐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位中学音乐教师,都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文化素质,掌握教育规律,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使自己的教学具有艺术性并符合新时代对于中学音乐教师的新要求。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