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隔”与 “不隔”之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重要观点,他主张“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即语言易晓明白,反对用典,用替代字,反之则为“隔”;“不隔”且有一定深度的作品能直接引起人们的审美快感,而“隔”的作品只能让人感觉到“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心理复杂化,或喜欢直白易晓,或喜欢委婉朦胧,他们的审美心理和理解力等决定着他们不同的审美标准。从总体趋势上来看,无论是直白易懂还是被陌生化了的晦涩朦胧的作品都融入了人们的文学审美世界。
关键词:“隔”;“不隔”;审美心理
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观点偏重于从读者的审美角度来看文学作品,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不隔”的,那样才能彰显其意境的真。但在现代社会里,由于人们的审美心理多样化,“隔”与“不隔”的作品都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王国维之“隔”与“不隔”
众所周知,“境界”说是王国维的词学理论的核心,关于这一理论的审美标准,我们可用一字概括:真。曾有学者分析王国维的审美要求,他认为王氏提倡的“真”分三个层面:主体之真是要有“赤子之心”,表达之真是要追求“自然”,而境界之真讲究的是“不隔”。就境界之真来讲,王国维所讲的“隔”与“不隔”是偏重于读者审美角度来看文学作品的,其包含的理论意义是十分丰厚的。
“隔”这个术语并不是王国维首创的,早在唐代佚名的《赋谱》里就提到了“隔”,“隔句对者,其辞云。隔体有六:轻、重、疏、密、平、杂”。书中还具体阐述了六种“隔”的体式,王国维取此处的“隔”来谈“意境”审美,开创了历史先河。从历代人们的研究看,“隔”是人们认识作品的途中的障碍物,无法直接探其真面目,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而“不隔”就是“真”,能把真实的东西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明白无误。
从《人间词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国维提出的“隔”与“不隔”两个术语,但何谓“隔”,何谓“不隔”,二者有何区别,它们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直观审美的呢?
“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溪诸窗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 王国维认为姜夔的写景词和咏物词虽然“格韵高绝”,但却做不到摹写物态得其“神理”,缺乏对物象和景象的具体描绘,因而给人们朦胧迷离之感,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王国维用“雾里看花”来比喻“隔”,是倾向于从读者审美感观上去体验作品的美,而“隔”冷淡了读者的审美热情,雾里看花终就是模糊的。曾有学者认为,王国维以为诗文佳妙之处在于即景生情,写景如在目前,即便是刻意为之,却也不露痕迹。而白石之词的理性雕琢和人工渲染呈现“隔”之病,不能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美。
“‘语语都在目前’,并有‘豁然耳目’的审美效果,‘便是不隔’。” 把“不隔”作为了境界审美的标准之一,只有让景真,语语都在目前,那才是能达到美的标准。王国维认为美的作品应该是情真、景真,能让读者一看就有审美快感,而不是那些经过人工雕饰、难以明了的作品。景真就如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语句直白,但景真,意境美,能让读者很快明白其真实思想,达到审美效果,这便是景之“不隔”。而情真则要像《乐游园》,“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句直观明白地表达感情,能让读者轻松地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这就是情之“不隔“。
谈到“隔“与“不隔”的区别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渊明之诗不隔,韦、柳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 所谓“不隔”,诗人用形象直观的词句建构意象,景物宛在眼前,意境悠然而生。诗人作诗不该学韦、柳,在诗中用修饰语,让读者费一层思量,让人无法直观审美。王国维认为,“隔”或许能增添情趣,但余韵散去就败坏了诗原有的情致。
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指出在诗词中,用替代字、典故等都是造成“隔” 的原因。“词最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花语》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带‘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 王国维认为,用替代字、典故等有碍读者直观审美,如水的月光倾泻在瓦上,让读者看着犹如身临其境,但用“桂华”代替了“月”字,使人直观审美受阻,把极美的境界隔离世间。王氏认为,替代字、典故等本身具有一定的历史意蕴,后世人把它们用于自己的诗作中,这与其最初的情景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距离或偏差,这样的创作看起来有些蹩脚,让当时创作者的思想意蕴流失或残缺不全,原创意味也缺少了,文学意义也不尽完整。王国维还认为,文学创作中,假如用语巧妙、意境充实,就不必用替代字,用替代字和典故等容易造成艺术形象的朦胧,对于那些文学素养不高的人来讲,他们会不知作者所。
其实,王国维大可不必完全否定“隔”,许多用替代字和典故的作品也意蕴深刻。恰当地运用替代字和典故,可以增加诗词的信息量,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拓宽作品的内蕴。然而物极必反,所以替代字和典故用的太多也会引起人们的反感,适可而止就好。“雾里看花”未尝不是一种美,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朦胧、模糊、含蓄的美,表现出来的美的意境也是相当深远的。
二、现代审美的“隔”与“不隔”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在复杂化、多元化,但从王国维的境界论来看,也可用“隔”与“不隔”来划分。有的人喜欢平白朴实,有的人却喜欢朦胧婉转;有的人喜欢一针见血,有的人却喜欢雾里看花,但总的说来,年轻人的喜好越来越倾向于那“隔”的朦胧委婉。虽然是两种不同表现方式的文学,但只要是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它们都能得到读者的青睐。
王国维所讲的“不隔”相当于今天的直白率真,和委婉、含蓄相对的。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多元化,或喜欢干脆、利索的表达情感和描写自然,或喜欢婉转、朦胧地表达心声和摹状景物,或追求现实真切,或追求浪漫模糊。关于“不隔”的运用,我们可以找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京派作家群”,他们的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生活
。京派小说的作家大多都是现实主义派,虽然有些作家地作品还是融入了浪漫主义元素,但是他们的文字有着对乡土文学的继承,贴近大众生活,自然地脱化出真情实感,“语语都在目前”,让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其核心思想,不会有“隔雾观花之恨”。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大幅度向真实生活的回归,向普通人、平民、小人物生存的回归,向写实主义的回归。文学重心在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人们把星光、月亮、山川和河流等文学意象变为了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等,追求的东西日渐世俗化、直白化,不加修饰、赤裸裸地表达也是见怪不怪的事。且看当今文坛,赵丽华应该是最具争议性的诗人之一,她被同行誉为“在探求诗歌感性和知性、内在复杂度与外在简约形式的切点上有超乎寻常的把握和悟性,写作姿态随意、自如,毫无矫情、造作之态,有时从容、淡定,有时又大胆、前倾”。这样的诗人所写的作品大概可以符合王国维的“不隔”,“语语都在目前”,偏重口语风格,言简意赅,洒脱随意,直白、简短,明白易懂。“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这是赵丽华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在诗中,我们可以清楚无误地读出作者表达的意思,可以直观地审视每个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用赵丽华自己的话来讲,“诗歌就是这么一种东西,它看世界的眼光既不能太机械太呆板,也不能过于唯美和矫情”。除了诗歌外,她的散文和随笔也是“语语都在目前”,没有浮现出不实的游词,能很清晰地显现出她的本真和性情。
赵丽华的诗被称为“梨花体”,她本人被封为梨花教教主,有人赞同她,也有人否定她,当然所谓好诗坏诗,这都是每个接受者的审美观点不同罢了。“乡村哲学家”刘亮程认为“丽华的诗歌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她发现和捕捉到生活中像烟一样轻盈的那些东西,语言亦松弛到自在飘忽状态,内在诗意去被悠然守定。”由于赵诗能把真情真景呈现在读者面前,所以这大概能用“不隔”来形容了。
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特别崇尚语言和行为的委婉、含蓄,欣赏曲径而后通幽的意境,这样充盈着传统文化的作品一直沿袭到今天还倍受读者欢迎着。受文化熏陶了几千年的中国人还是倾向于含蓄委婉的表达,言谈举止比较崇尚淡薄宁静之美。在当代文坛上,许多诗人、小说家表达自己心声和情感都是采用比较委婉含蓄的方式,而读者也更乐意通过那些朦胧的语言,在朦胧的语境中体味作者的心情,即使隔雾看花,那也感觉很美好。
在至今仍受人喜爱的古诗中,咏叹爱情和感伤身世的作品较多,它们委婉含蓄的表达,让世人为之倾倒。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委婉朦胧的风格一直被人们所传承延续着,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朦胧诗的兴盛正是这种继承的良好表现。
朦胧诗的代表作家有食指、北岛、顾城等,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增大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就拿北岛来说,人们评价他的诗能刺穿乌托邦的虚伪,呈现了世界的本来面目。他在《回答》中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一句话明显是一个隐喻,“通行证”本来是一个中性词,而北岛把它和卑鄙用在一起,就给它沾上了贬义色彩,意象的感情色彩就发生了变化。在这一句话中,人们必须透过诗人的比喻去探究他真正想表达的感情,“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两组按人们惯性思维分析,本是错位的排列,但我们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它们把社会里存在的部分黑白不分,道德沦丧的陋习表露无疑。虽然人们欣赏此类朦胧诗需要透过那层“隔”膜,但他们不会有“隔雾看花之恨”,这样一种陌生化的表达方式,能让人们乐意接受这新鲜的思想。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网络诗歌、散文和小说掀起了文学的巨浪,层出不穷的作品让人应接不暇。在这些文学作品中,许多作者讲究唯美的文笔,生僻的辞藻,深奥的典故,让读者在美妙的语境中去感受作者的心情。人们常说,这是个感伤的年代,特别是九零后的孩子,他们有些让人不理解。那些非主流的趋势带给人们所谓的唯美,那些荒诞的文字和语言激起了年轻一代的向往,那些让王国维不赞同的“隔”的文字总是出现在人们面前,人们似乎也是来者不拒。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与人的审美观总是有些差别。自王国维明确提出“隔”与“不隔”来,人们或随着他的“不隔”境界,或追求复古的唯美,追随那些逝去的典故、替代词。但在这个大千世界,人们在包容着一切文字,享受着各种各样的美。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著,田戈编. 人间词话(手稿本)[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5
[2] 古风.意境探微[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10
[3] 程安庸.“隔 ”与“不隔”的审美分析——兼论少游美成词直觉审美的差异[J].中南大学学报,2005.8
[4] 彭玉平.论王国维“隔”与“不隔”说的四种结构形态及周边问题[J].文学评论,200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