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逻辑学论文

提升河北文化品牌竞争力的研究的策略分析

2015-09-16 09: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一个地区的文化品牌的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它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培育河北文化品牌和提升冀字牌文化品牌的竞争力,需要从发挥河北文化资源优势着手,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营销及宣传力度,创新文化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做强做大具有河北特色的文化品牌,以带动全省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河北 文化品牌 竞争力
  文化品牌是带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有没有清晰的文化品牌战略、有没有“强势”品牌以及拥有多少品牌,将是决定文化大省成败一大关键因素。当前是文化改革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期,如何抓住这一机遇,立足河北实际打造一批具有丰厚燕赵文化底蕴、熔铸河北人文精神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品牌,提升河北特色的文化品牌的竞争力,是我省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全面带动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关键。
  一、河北文化品牌的竞争优势和开发现状
  1.河北省文化底蕴深厚,为文化品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河北省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 文化底蕴十分厚重。,以燕赵中山春秋战国文化、唐宋文化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古代黄帝、董仲舒、祖冲之、赵佗、祖逖、刘琨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西柏坡、狼牙山等为代表的太行山红色文化;还有以清东陵、避暑山庄、赵州桥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评剧、西河大鼓、皮影戏等经久不衰的民间文艺;更具有像常山战鼓、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蜚声海内外的民间技艺;还有像曲阳石雕、磁州陶瓷、蔚县剪纸等世界知名的民间工艺,魅力无穷。丰富厚重的燕赵文化为河北省文化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多样的原创性资源,为发掘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巨大的开发潜力。
  2,文化品牌意识不断加强,政策优势明显
  我省对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提升到了战略高度,2011年,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在《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倾力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各市也纷纷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在资金、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
  3.文化发展的区位和市场优势
  (1)区位优势。河北省是中国北方的沿海省份,“京畿之地,倚山面海”,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于环京津、环渤海。河北通过连京、津、辽、豫、晋、鲁的陆上大动脉把东北地区与关内各省区经济紧密联系起来;又可通过不冻港秦皇岛、黄骅海港进行国内外的贸易往来。
  (2)文化市场优势。河北省有7000多万人口的消费市场,2011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92.23元,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约占其消费总支出的10.41%,如果提高到全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占到比重12.08%,人均文化消费就可达2209.7元。
  三、提升河北文化品牌竞争力的主要举措
  1.发挥资源优势,实施大文化品牌战略
  (1)与文学艺术结合提升河北旅游文化品牌影响力和内涵
  河北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有在全国叫得响的旅游胜地。我省应着力把旅游当做文化品牌来打造,因为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之魂。河北现在的旅游文化内涵不足,品牌还不够响亮,原因是缺少文学艺术的参与。一部电影《少林寺》让河南少林寺旅游兴盛了几十年,武术文化成为了河南省的响当当文化名牌。
  (2)进行城市文化形象定位,打造强有力的城市文化品牌。
  城市的文化品牌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一座城市的灵魂,它就像一张张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所在,其重要意义越来越重大。如邯郸的成语文化、石家庄的红色文化、承德的皇家山庄文化、沧州的武术文化,秦皇岛的海滨文化、衡水酒文化、唐山的陶瓷文化等都极具地域特色。
  二、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加强对河北文化品牌的营销及宣传力度,提高河北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
  首先,政府要整合新闻、出版、影视、演艺等资本和人才资源。由政府宣传部门牵线搭桥、企业赞助文艺界进行创作演出,在文化品牌开发中实现双盈。宣传的形式多管齐下,宣传河北的具有特色文化品牌 ,扩大河北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度。
  其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国内外推介河北的文化品牌。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积极争取举办大型被文化展、承办国际国内各种比赛、会展、交易会、文博会等手段,对河北的文化品牌进行高品位策划、包装和推介,进而通过文化品牌带动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创新文化体制,保障做强做大河北文化品牌。
  首先,创新文化人才培养体制。一方面,立足本省,依托院校、文化单位、艺术单位等,加强人才实践基地建设,加快各类文化高端和紧缺文化人才的培养,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经营的文化企业领军人才。另一方面放眼全国、甚至面向世界,引进急需的高层文化创意及经营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文化名人为创河北文化名牌出谋划策,提高河北文化品牌的的品位和知名度。
  其次,加大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促进大众文化消费。
  一方面,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要积极扶持有地方特色、有发展前途和有保护价值的文化事业。另一方面, 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文化产业符合当今社会低碳环保的科学发展理念, 河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理应发挥资源优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和打造更多“冀字号”文化品牌,重点做大做强“五大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推进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促进河北经济的链的良性循环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成群.河北省文化厅多措并举打造河北文化品牌.[N]河北日报,2008-06-29(1)
  [2]崔立秋 刘萍. 河北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专家献策.[N]河北日报,2008-12-26(1)
  2012年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编号:201207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