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逻辑学论文

论《李尔王》中物质与精神的发展策略

2015-09-14 11: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键词:物质 精神 尘世 神世 李尔王 矛盾
  《李尔王》显示了莎士比亚关于物质需求和精神升华的矛盾,戏中的主要冲突是物质与精神的冲突。剧中有两对主要矛盾,即嫡庶矛盾,通过埃德蒙和埃德加之间的矛盾表现出来,另外,即便是如李尔王的三个女儿同是嫡出但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些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便是权利与财产的分配继承。
  作品一开始便给我们呈现了李尔的分家计划,他三分国土做为三个女儿的嫁妆。李尔王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暴躁和无知,事实上,他对人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并且在分配国土的这件事上也显示了他的政治能力。[1]李尔王的三个女儿都是嫡出,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传统自然是长女获得的财产更多,甚至是全部继承,而做为小女儿的科迪莉娅在财产继承方面无疑要少于两个姐姐。从后文贡纳莉的话中我们得知李尔王一向是最爱小女儿的,所以李尔三分国土的决定也是为科迪莉娅打算,他本想将国家最富庶的那一部分留给科迪莉娅,并且他已经为这个计划找好了理由,那就是自己由科迪莉娅供养,其他的两个女儿既然不必赡养他那么她们得到的比科迪莉娅少些也是理所当然的。从肯特和格罗斯特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李尔王对自己的大女婿奥尔巴尼公爵比对二女婿康沃尔公爵更有好感,确实应该如此,从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奥尔巴尼公爵的品行要远远高于康沃尔公爵。但是最后的分配结果是两位公爵得到的土地是相等的。这种分配显示了李尔王做为一个政治家的考虑,奥尔巴尼和考沃尔旗鼓相当,如果土地的分配偏向于一方必然会引起另一方的不满,继而引发战争,为了避免日后潜在的争斗李尔才将二人的土地分配的如此均匀。
  这个分配计划能使李尔在不引发战争的前提下给自己钟爱的小女儿争得最大利益。在公布分家计划之时,李尔找了一个切入点,即向自己的三个女儿提出了一个问题——“告诉我,你们哪一个最爱我?谁对我最有孝心,我就给她最大的赏赐。”一般人都认为这个问题愚不可及,但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让科迪莉娅获得最大利益的铺路石。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灵活,而评判这个答案的标准更灵活,它只掌握在李尔手中。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李尔的意料,科迪莉娅的回答虽然诚挚但却超出了李尔的接受范围。一个君王的尊严不允许他有如此不恭敬的臣民,一个父亲的权威也不允许他有如此不承欢的女儿,于是李尔王在愤怒和伤心之下打乱他的所有计划,悲剧的大幕由此拉开。
  在这一场中,代表天道人伦的科迪莉娅最后失去了李尔王的欢心,她的两个姐姐获得了胜利。[2]而下一场在格罗斯特伯爵的城堡里,另一个邪恶的计划已经酝酿成熟。
  格罗斯特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合法的儿子埃德加另一个是私生子埃德蒙。埃德蒙从词根上讲是Ed-mund,即出自尘世的;而国王的教子埃德加Ed-gar则是出自神的。[3]埃德蒙即是出自尘世的,他自然代表了人类的各种欲望,对金钱,对地位,以及对声色的渴求。按照当时的习俗,私生子是被人鄙弃的,无论他是多么的优秀,在人们看来他都是低贱的,法律规定私生子没有继承权。
  不过多亏格罗斯特的那道追捕令它使埃德加由公子降为疯丐,同时遍尝人间疾苦获得了成长。在苦难中成长的除了埃德加还有格罗斯特和他们的国王——李尔。在戏剧的开始,我们可以说李尔、格罗斯特他们是处于尘世和神世之间,他们身上既有尘世的金钱物欲同时又不乏对天道人伦的爱护。他们都因为搞错了自己孩子的品性而导致了灾难性的结果。[5]同时他们又都在自己造成的苦难中得到了磨练,在戏剧的最后,李尔王和格罗斯特
  都已升华为神世的人了,即他们的精神大于了物欲。在苦难中成长的最明显的便是李尔王。在面对只围了一条毡毯的埃德加时他说道:“我们这三个人都已经失掉了本来的面目,只有你www.dylw.net 第一论文网才保全人的原形,赤条条的人不过是像你这样是一个寒碜的赤裸的两脚动物。”格罗斯特在遭受了挖眼的酷刑后既要承受着身体上的疼痛又要饱受因为轻信埃德蒙而冤枉埃德加的感情上的痛苦。他从身份尊贵的伯爵成为一个无依无靠的瞎老头子,在这个过程中,格罗斯特也感受到了下等人的贫苦并且对他们充满同情。
  本来处在尘世与神世之间的还有李尔的大女婿奥尔巴尼公爵,实际上他在最初就更偏向于神世,即精神层面。尽管他领兵攻打科迪莉娅,但是可以看出他出兵的理由是正当的“要是我们所兴的是一场不义之师,我是再也提不起我的勇气来的,可是现在的问题,并不是我们的国王和他手下的一群人在法国的煽动之下,用堂堂正正的理由向我们兴师问罪,而是法国举兵侵犯我们的国土,这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因为出于保家卫国的理由所以奥尔巴尼公爵才领兵对抗,他绝对不会杀害李尔和科迪莉娅,并且在最后他说“我仍旧把最高的权力归还给他(李尔王)。”但是,这也正说明奥尔巴尼公爵并没有脱离尘世,他想用尘世的尊贵来抚慰李尔的创伤,而不知道李尔已经升华到了神世。
  莎士比亚最后对戏剧的处理显示了他对世界的疑问,他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该精神战胜物质还是物质战胜精神。尽管最后埃德加杀死了埃德蒙,贡纳莉和里根也死于非命,但是,神世的主要代表人物科迪莉娅也死去了,在历经艰难险阻终于由尘世升华到神世的格罗斯特和李尔王也死了,精神和物质两败俱伤,并没有实际上的胜利者。
  综上所述,《李尔王》显示了莎士比亚关于物质需求和精神升华的矛盾,文艺复兴要求解放人性,但是过度的解放却又导致了物欲的横流,这使处于文艺复兴后期的莎士比亚陷入矛盾,《李尔王》的结局正是这种矛盾的彰显。
  参考文献:
  [1]李伟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56页
  [2]王莹、王鹏等《莎士比亚与圣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4月第一版,89页
  [3]刘小枫.《政治哲学中的莎士比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69页
  [4]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文集》【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176页
  [5]阿鲁里斯《莎士比亚的政治盛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219页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