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广告学论文

大众媒体上的幼师形象发展综述

2015-07-15 09: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作者简介 易文,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广西南宁530004
  本研究的由来,首先是近五年来幼师虐童事件和幼儿园校车事故不断见诸媒体,引起公众对幼师的日益关注。特别是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相关报道数量较以往明显增多,已经对幼师在社会公众眼中的形象带来明显影响。
  其次,幼儿教师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融入集体、走向社会的第一批培育者,因此,对幼儿、对家庭乃至对社会来说幼师都是不可忽略的群体,幼师的作用和形象必须有赖于公众的认可和支持。而公众对幼师的形象建构则有赖于媒体。因此,分析大众传媒如何呈现幼师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对这方面则关注较少。
  鉴于上述原因,本研究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媒体对有关幼师的报道,看看在这些报道中,有关幼师的形象在媒体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从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大众媒体(网络媒体或纸质媒体)以及全国30家省级政府教育厅网站关于幼师的报道中,选取报道数量最多的八个焦点词汇(事件),即“幼师虐童”、“幼儿园校车事故”“幼师先进个人”、“幼教标兵”、“幼师爱心”、“幼师教育”“男幼师”和“最美幼师”进行搜索,分析在这些报道中大众媒介对幼师形象的建构(表1)。
  本文已将重叠报道剔除。比如“最美幼师”和“幼师爱心”、“幼教标兵”和“幼师先进个人”,如果同一件事在两个关键词中出现,只选其一。最后得到有关报道共计156775篇(搜索工具为慧科和百度,已剔除无关内容),涉及276家媒体。
  本文在上述156775篇中根据报道数量基数的大小选择了20-40篇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章进行进一步的量化分析,即报道数量基数大的(如前四项)选择40篇,基数小的(如后四项)选择20篇,8个专题共涉及240篇报道。本文的数据和结论即来自这240篇报道,主要来自人民网、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凤凰网、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电子版)、中国广播网、和讯网、中国青年网、四川新闻网以及中国教育信息网等13家媒体。
  二、研究发现
  (一)描述性结果:
  1.从时间上的分布看:
  2008年以来大众媒体有关幼师报道出现频度分布图(图1):
  从图1可以看出自2008年以来有关幼师的报道篇数(即报道强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有关幼师的热点报道不断,形成了几个高峰,且推波助澜,强度不断加大,的确印证了人们的直观感受:有关幼师的报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2.主要指标的描述性结果(删除掉了所有的不确定数据)
  (1)对幼师负面形象的报道占一半还多。
  本研究把对幼师形象的具体描述区分为负面、中性和正面三种类型(表2)。基于一般认识,将“幼师虐童”和“幼儿园校车事故”归入负面形象,将各地每年召开的传统的表彰大会“幼师先进个人”、“幼教标兵”、“幼师爱心”,以及时尚的“男幼师”和“最美幼师”“幼师爱心”、“幼教标兵”和“幼师先进个人”等归为幼师的正面形象。至于各地的对幼师的培训(如幼师的国培计划的实施等)、管理制度的颁布(如各地的《幼师管理制度》等)则归于不呈现情感、立场的中性形象,此一部分不包括各地的培训广告,只选择作为新闻报道的培训消息。
  表2数据表明:幼师的负面形象报道数量已接近6成(57.5%),幼师在大众媒体的眼里已由原来的“和蔼可亲”、“温柔美丽”的形象变成“凶恶”、“狰狞”、“施虐狂”。而有关正面和中性的报道则几乎相当,各占2成左右。这反映了大众媒体在涉及幼师的有关热点报道时的某种倾向性定位。
  (2)对幼师负面形象报道的内容描述(见表3):在幼师负面形象报道中,数量最多的是虐童事件。其中温岭虐童事件有1580篇,占总数2018篇的52.4%。其次是太原虐童事件757篇,占25.1%(表3)。
  占幼师负面形象报道数量第二的是幼儿园校车事故报道(表4)。
  表4数据表明:
  (1)媒体报道量与伤亡人数的多少成正比。
  (2)虐童事件、幼儿园校车事故主体都是“私立”、“民办”幼儿园,“公办”的一个也没有。统计显示:截至到2012年全国共有18万所幼儿园,其中民办12万,公办6万。难道6万个公办幼儿园里在这5年里就没有发生过一次类似事件?还是发生后借助“公权”摆平了,没有出现在媒体上?不得而知。
  同时一些民办幼儿园的负面新闻亦可迅速平息。如广东肇庆四会市群星幼儿园和连云港市连云区海贝儿幼儿园,它们虐童的行为(如连云港市海贝儿幼儿园女老师王某用线缝3岁男童包皮)令人发指。但媒体对他们持续关注的时间也只有1-2天。
  3.从媒体的类型来看。
  先后共有276家媒体刊登过幼师方面的新闻,其中参与幼师虐童事件和幼儿园校车事故报道的有167家媒体,其中有5l家做过5篇以上的报道,有102家媒体只刊登过一条有关幼师的新闻。刊登5次以上的媒体见表5统计:
  从表5可以看出综合性网络媒体是幼师形象的主要塑造者。新华网(主要是地方频道)、新浪、网易、人民网、和讯、腾讯、凤凰网、搜狐和中国新闻网等起着主要作用。这也反映了本研究的一个基本判断:作为覆盖社会公众最广泛的网络论坛,其对有关幼师尤其是负面新闻的报道,对于公众心中的幼师形象,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基本结论:就本研究所界定的几项指标而言,在媒体对幼师相关事件的报道中,幼师的整体形象是负面的;而且,在过去的5年里,这种负面报道在数量上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尽管不同性质的媒体在有关指标的评价上有所差别,但这只是在“总体负面”这一大的格局下程度上的差别。显然,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关注、思考甚至反思、忧虑的。
  三、解释和讨论
  对于本研究得到的幼教在大众媒体中的形象总体而言是负面的这样一个基本结论,提出以下定性解释,以供进一步 验证:
  (1)转型社会中积累的众多深层次矛盾日益严峻。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和行为失范的泛滥。我国的幼师身处这样一个时代和社会,与社会相互影响。同时,也要受到社会日益开放、透明的信息舆论环境的监督。
  (2)民办幼师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不易直接占有各种社会资源,因此容易成为媒体批评的对象,尤其当出现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的时候,社会对幼师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
  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对幼师的数量要求不断增加,幼师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大批“打工幼师”加入到幼师行列,但与他们没有单位的归属感、幼师的荣耀感、幼教的成就感。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打工仔。早6点必须到院,晚6点才能离开。工作繁琐,工作时间长,所得报酬低,平均不到公办幼师的一半。遇到幼儿不听话,可能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出事,他们又不像公办幼师那样有“上级领导”来抵挡来自媒体的聚焦,只好自己面对这一切。但幼儿又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宝贝,不会允许他们受到外界的虐待和欺辱,家长的抱怨和愤怒也就可想而知。
  (3)各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网络媒体兴起后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加大,各类媒体争相报道能吸引眼球的事件,幼师虐童,尤其是民办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媒体需要的“猛料”,既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又不会触怒有关方面。
  (4)近年来,网络媒体以技术的优势加大了社会监督功能,确实反映了一些客观现实,并揭露了一批社会丑恶事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正进程,获得普通民众的信任与好感。
  (5)幼师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管理方法与市场经济体制碰撞的结果。在现阶段,政府既无法取消民办幼师,也无力将幼教收归公办。只有加强管理。政府首先要改变歧视民办幼儿园的态度,对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的幼师要一视同仁,对民办幼师的培训甚至要有所倾斜;提高其准入门槛,提高民办幼师待遇。不要再把幼儿园的管理视为老板的私事,视幼师是老板的私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