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青溪旧屋刘氏家族,是自嘉庆至民国时期数代相传的书香世家,始创于刘文淇,其子刘毓崧、孙刘寿曾都是乾嘉汉学传统的知名学者,以祖孙三代共注一部《春秋左氏传》而著称。再后,刘师苍、刘师培等后人,也都能发扬祖上遗业,在传统学术领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世人论及青溪旧屋刘氏,皆“讲到”第四代“师”字辈。其实,作为刘家第五代“葆”字辈中的刘葆儒,在保存整理刘氏藏书、出版刘师培《刘申叔先生遗书》等方面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在现代科学领域也颇有建树,值得人们认真研究。
刘葆儒(1899—1952),字次羽,父亲刘师苍(字张侯),母亲胡氏。刘师苍是国学大师刘师培的堂兄,“光绪丁酉,选拔贡生,名满江淮间。是秋中式举人,益以经策淹通,负重望,尤有著作才,能传家学。已著有《国语注补辑》、((元代帝王世系表》,皆未卒业。”1作为刘家第四代中的老大,刘师苍29岁时溺水去世,留下长子刘葆儒,次子刘崇儒(字子乔)。刘葆儒一生经历十分丰富。然而大多数人仅知他青少年时即在沪工作,出版《广告学》,至于其他则知之甚少。最近,笔者在刘葆儒孙女婿巫庆家中,看到他所保存的刘葆儒一些新资料,对解读刘葆儒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首先是刘葆儒的两件“毕业证书”。其一是小学毕业证书:“县立两淮高等小学校为给发毕业证书事,照得本学校现届毕业试验学生刘葆儒,得毕业总平均分数在六十分以上,列入丙等,相应给发毕业证书。须至证书者本学生现年十四岁,系江苏省仪征县人。曾祖毓崧、祖寿曾、父师苍。右给学生刘葆儒。校长洪诠(章)。中华民国贰年七月日给。”2证书的编号是“第贰拾叁号”。其二是大学毕业证书:“学生刘葆儒,系江苏省仪征县人,现年二十二岁,在本校商业专修科修业期满,考査成绩及格,准予毕业。此证。本科所修科目如左:实践伦理、心理学、教育学、教授法、商业通论各论、买卖论、交易所论、货币学、银行学、公司组织、保险学、交通学、经济学、财政学、商业历史、商业地理、商业心理、商业政策、贸易学、外国贸易学、中国商业概要、中国通商史、中国通商条约、商店实习、会计学、商业簿记、英文簿记、银行簿记、打字、速记、国文、国语、英语、数学、珠算、统计学、民法、商法、国际法、体育、商业研究报告、实地教授及参观。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中华民国九年六月日。”3该毕业证书盖有“国立南京髙等师范学校”校印及校长郭秉文篆字印章。从上述课程设置来看,年轻的刘葆儒所受到的大学教育,已完全是新式现代教育了。
刘葆儒大学毕业后具体工作情况,现已不能确知。到1930年代,他曾在上海永泰和烟公司谋职。此在梅鹤孙《青溪旧屋仪征刘氏五氏小记》有记载:“外家在近廿年间,张侯舅氏之子次羽表弟,在上海永泰和烟公司服务,聪明好学……”4梅鹤孙(1894—1964),为近代国学大家刘师培(申叔)之甥。精诗词,善书法。1957年聘入上海文史馆。翌年,他应馆方征集文史资料之请,搦毫撰写述其外家五世旧闻的《青溪旧屋仪征刘氏五世小记》。上述文中“张侯”,即刘葆儒之父刘师苍。
除了在永泰和烟公司谋职外,刘葆儒所受到的现代教育给他带来更多机遇,新近发现的刘葆儒所撰“简历”即为明证:“刘葆儒,字次羽,年三十六岁,江苏仪征人。国立南京髙等师范商科毕业。著有世会计学》、《实业上个人效能论译意》(以上商务印书馆出版)、《广告心理学》(中华书局出版)、《汉译财政学导言》、《汉译经济学撮要》(以上钱业月报出版社出版)》曾编译《商业月刊》、《家庭杂志》、《英文周报》(谢氏文社主编)等。曾任上海教会司库协会会计,上海商务书馆业务科、编辑所进货科英文书记,上海华昌贸易公司英文速记书记,上海汇培洋行英文秘书,上海信源行秘书,上海兰格木行协理,上海通用公司翻译员。”
此份“简历”写于1935年。虽简略,却反映出刘葆儒丰富的人生经历与卓越成就。与祖父辈们相比,刘葆儒所受到的教育与生活环境完全不同,年仅36岁就出版、翻译了5部专著,涉及广告学、会计学、财政学、经济学等领域,这在当时年轻人中间是少有的。其中,译著〈近世会计学》1924年发排,《实业上个人效能论译意》是翻译美国浦林登的经典之作。此时,《广告心理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刘葆儒不仅具有经济头脑,而且掌握当时在上层社会和少数精英之间交际的英语,编辑过英文报纸,显示出高超的英语语言功底。因此,他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能够左右逢源,从事多家公司的英文翻译、速记工作。无疑,这份“简历”是认识刘葆儒价值的重要佐证。
36岁以前,刘葆儒取得的成就是卓越的,其后刘葆儒人生经历又如何?目前,笔者没找到像上述那样一份较为完整的介绍,不过,从巫庆先生保存下来的物件和其他资料中还是可作出一些推断:一是做过“苏北国际救济委员会”的赞助委员。这可从时任“苏北国际救济委员会”会长成静生给刘葆儒的两通信中看出。其一:“敬启者:苏北不幸被兵而后复罹水灾,情状之惨,亘古罕觏。爰集中西同仁组织本会以资救济。惟以灾区广大难民众多,非群策群力不足以言救。澈素仰执事热忱救济,乐善为怀。兹谨敦聘为本会赞助委员。尚祈慨予担任,随时协助,以利进行。除函知黄桥本会备具正式聘书寄沪转致外,用特先行函达。即希査照为荷。此致刘次羽先生。苏北国际救济委员会会长成静生。中华民国廿七年十二月拾七日。”6此信使用苏北国际救济委员会信笺,编号为“苏字第八五号”。其二:“敬启者:上月十七日曾由本所致函,敦聘执事为本会赞助委员,计荷鉴及兹由黄桥本会寄到正式聘函一件,相应检送。即希□存为荷。此致刘委员次羽。附聘函一件。苏北国际救济委员会会长成静生。中华民国廿八年壹月六日。”7从信札内容看,刘葆儒被聘为“苏北国际救济委员会”赞助委员时间在1938年。成翊青(1899—1947)名静生,号雅澈,江苏宝应人,长期从事义赈之事。1921年,苏北大水,他邀集同仁参加运河河堤抢险。1931年大水,他主持长江下游救灾事。“九一八”事变后,他在上海开展支援东北义勇军工作。京泸铁路沿线沦陷,他担任京沪路救济专员,冒着日机轰炸危险,安排灾民撤到苏北各处难民收容所。1939年,与英美等国从事慈善事业人士联系,共同创办了苏北国际救济会,他被推举为会长,采取由英美人士筹款、中国人负责具体救事宜的办法,进行战区救济工作。
二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社会部工作。这可从刘葆儒保存下来的一篇“影评”底稿得到佐证。1940年12月19日,由费穆导演、民华影片公司摄制的《孔夫子》在上海金城大戏院上映。影片创作的年代,正值儒家思想被颠覆时期,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孤岛”电影时代,上海电影业陷入混乱,近百部低级趣味、质量粗糙的古装片充斥银屏。为了抗战,不少进步文化工作者便通过历史故事来抒发爱国热情,表现民族气节,以教育群众。电影界出现了费穆的《孔夫子》、欧阳予倩的〈休兰从军》、柯灵的《武则天》等一批进步电影。《孔夫子》等历史题材电影的放映,给“孤岛”吹来一股清新之风,也吸引了上海一些进步文化人士的关注,不少人还撰写影评,一倾所怀。时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刘葆儒也参与其中。影评开头是这样的:“《孔夫子》影片征文社会之部刘葆儒男四十岁江苏省仪征县人商界住上海古拔路一五六弄十五号,孔夫子影片观后感。”下边是1〇〇〇多字的影评内容。8这篇影评对“孤岛”时期刘葆儒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1952年,刘葆儒在上海因车祸去世,享年53岁。刘葆儒《广告学》出版新史料分析巫庆先生保存了四通上个世纪30年代初中华书局与刘葆儒之间的书信,除一通信札已发表外,其他三通皆首次披露。这四通书信对研究刘葆儒《广告学》出版过程及民国时期出版业相关情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因其信较短,笔者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布如下,并略作分析。
(一)
“葆儒先生:复书敬悉。查大著弟舒新城上”此通信札没著时间,从四信时间顺序上看应数最早,使用“中华书局启事笺”(以下三通皆同一笔者注)。信笺上标明当时中华书局总厂在上海静安寺路哈同路口,信笺编号为一一二号。发信人是舒新城。舒新城(1893—1960年),湖南溆浦人。著名教育家、出版家J930年1月起,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兼图书馆馆长,《辞海》主编,著有《近代中国留学史》、《教育120通论》、《道尔顿制研究集》、《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等书。
该信是舒新城对刘葆儒来信的回函。从内容可知,由于刘葆儒《广告学》书中插图较多,所以迟滞了出版时间。查《广告学》,共制图版42幅,既有简单的线条广告插图,也有较为复杂的广告图画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表述方式,反映出刘葆儒很注意讲求直观效果。而以当时的印刷条件,一本120多页的书,就有42幅图版,出版过程当然要费时耗力了。
(二)
“葆儒先生:
尊译《广告学》稿,其中举例用之广告式样,今按照正文说明之各点,换用本书局之各种广告数处,相应通知。乞照为荷。专此,敬颂时绥。弟舒新城上中华民国贰拾年贰月廿三日”1。按:不少介绍广告学发展史的文章,称《广告学》系刘葆儒所著。n其实,此信明白交待《广告学》是刘葆儒的译作。这一点,作者书前“编辑大意”也说的很清楚:“本书的编辑,全据好令威士(HarryL.Holling-worth)所著的((T告学》。旁采例证。”12即《广告学》为好令威士作品的译著。在翻译过程中刘葆儒也试举中国的广告实例加以说明。另外,从上述刘葆儒的“简历”也可看出这一点。因为“简历”写在自己译作出版之后,在“简历”中,作者称出版的是《广告心理学》,而不是《广告学》,大约好令威士原著名称就叫《广告心理学》之故。
此信可知,中华书局在编辑《广告学》过程中对“举例用之广告式样”进行替换,几处使用了中华书局制作的广告。据笔者统计,《广告学》书中直接使用“中华书局经售”、“中华书局监制”的广告式样插图4处。这种把别人广告替换成自己广告插图的做法,既可节省制版时间,也能避免版权纠纷,同时也可以顺便推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