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电视电影论文

记中国电影教育的初创的艺术性

2015-07-31 11: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作者简介】刘小磊(1980- ),女,山东济南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电影史,北京 100088
中国电影教育体系的建立是伴随着对“电影教育”的逐步认知而来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电影”一词就与“教育”一词连接在了一起。程树仁在1927年的《民国十六年中华影业年鉴》[1]“篇首,创刊词”中写道:“影戏事业,为吾中华民国当今第一伟大之新实业,补助社会教育,宣扬古国文化,提倡高尚娱乐,挽回狂澜漏卮,激增爱国热诚,日增月盛,举国若狂,前仆后继,努力于此事业者以万计,其功作其使命之重要,可以概见。”至1934年,潘公展在中国电影教育协会主编的《中国电影年鉴》上发表了《实施电影教育的途径》,“电影从娱乐的工具进展为教育的工具,这不但是科学的一种新的光彩,而简直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种伟大的建设的力量。”刘之常在《电影在教育上的价值和实际》中还专门写到“电影教学上应有的设备”:“关于电影学习上应有的设备,我以为至少须有一个讲堂和一个自然室。讲堂阔度八间,长度是十四间,暗室装置,则须有黑绸幕两重,每重用四枚而成。就是以五间大的阔度,长为二间的东西,其经费约为三百五十元之谱,并须装有点灭自在的电气十一个,内中四个,则附装有半球状的电灯罩,可以使影面不生差误,而这四个,亦即是映写中的照明,此外有说明者用的洋灯一个,电铃一个,这些物件的经费,约需九十余元。映写机,则有携带用的一座,计洋七百五十元,映写幕,系十三尺乘十五尺的,计洋为三十元。自然室中,可以其前半做暗室装置,室中所使用的映写幕,以学校中所备的四尺宽和五尺长的小布物为之,即可应用之。”①但不难发现,上世纪20至30年代,所言“电影教育”仅是指“电影的教育功用”问题,希望电影这一新生的艺术形式能在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局面中起到开启民智、启发民意的教育作用。此时的“电影教育”是针对于观影受众的,还无关乎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层面的人才教育培养问题。但所谓的“影戏学校”在20年代是已经出现了的,只是从电影技术人员培养到形成电影教育理念,并逐步建立电影教育学科体系,这期间经历了三个时期,近三十余年的过程。
    一、培训学校与电影教育的萌芽
    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电影制片业和发行业的发展、电影公司鳞次栉比的建立,对能够参与电影制作的人才需求量也逐渐加大,电影学校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陆续出现的。根据可查资料汇总,整个20年代的十年间,国人自己兴办的电影学校有18所,外商投资的电影学校3所,大多集中在当时的电影产业中心上海,如下表一、表二所示。
    只是虽以“学校”称谓,但并没有真正的专业分类。电影学校基本都以电影演员的培训为招收方向,设定基本报名条件。很多学校招收学生的规定是:不分男女性别,但是须有中学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容貌仪美端庄,体格健美,品行端正。选拔科目为国文、口试和姿态表情。每期的结业时间是三个月。培训课程有电影概论、表演术、戏剧理论、影片观摩以及学术演讲等等。考入者需要缴纳报名费、堂费和实验费。②
    男女不限的招生方式在当时是个很大的突破。电影在中国兴起之前,百姓的娱乐方式为看戏,北京的京剧、上海的文明戏以及苏州的评弹在上海地区流行甚广。但是无论是京剧还是文明戏,所有角色都是由男人来扮演,女性角色则由男性反串女角,这一传统至电影在中国的初创时期仍然在延续。1913年,黎北海导演香港第一部故事短片《庄子试妻》时,女主角是由此片编剧黎民伟先生反串的,而黎民伟大胆推荐了自己的妻子严珊珊出演了扇坟婢女一角,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更让严珊珊以中国第一位女演员的身份永久载入了中国电影史册。但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观念仍然给女演员这一职业的诞生带来巨大的阻力,当时愿意尝试在银幕抛头露面的女性大多有着留学海外或者念过洋学堂的背景,例如《海誓》的女主角,人称“FF女士”的殷明珠等。进入20年代,电影长故事片逐渐取代短故事片成为主流,对电影演员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电影艺术与舞台艺术表演的差异性也日益显现出来。按照日后巴赞、克拉考尔等著名电影理论家对电影本质特性的分析,电影至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那么银幕中呈现出的人物的自然性、生活性与舞台表演中的夸张性、模板性是有着很大差异性的。这也对电影演员的特殊性培养提出了客观的要求。电影本身提供的文化性商机、上海大都会的洋化风气、明星带来的娱乐光环,成为20世纪20年代以表演为专业的电影学校短时间内集中兴建的重要动因,也成为电影教育在中国萌芽阶段的伊始。
    
    二、电化教育运动与电影大学化教育
    电影教育从自发的萌芽进度逐渐进入自觉的发展阶段是到了1934年。这一年,关于电影教育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二科科长、兼任教育部电影检查委员会主任的郭有守在中国第一本官方电影年鉴中发表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明确指出“自电影事业发达以来,欧美各国莫不利用之以为辅助教育,宣扬文化之工具……诚以电影绘形绘声,所表现者真切有味,感人至深且速,其效能盖十百倍于语言文字也。”⑤从此掀开了“电化教育运动”从南京推广至全国的大旗。第二,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这一年正式成立科学教育电影委员会,联合各系教师译制教学影片,将现代化教育媒体引入课堂,探索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国内教育现代化之先声。[2]1936年,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成立了教育电影部,在我国高校首创专业的电教专职部门,正式承担起各种制作、放映、推广、流通及为支持电教的教学与各方面的研究的服务工作。还因为金陵大学在电化教育事业上的突出成就和其已有的实力,教育部和金陵大学合办全国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聘请当时校内外特别著名的专家讲学。当时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陈礼江亲自任第一届班主任,金陵大学物理系、电机系有杨简初、吴汝麟、孙明经等教授是主要的师资,教育部分管电化教育的人员如钟灵秀、顾良杰、谭玉田、马宗荣等担任相关科目的教学,中央 大学倪尚达教授、镇江民众馆馆长赵鸿谦为兼职讲学者。⑥
    金陵大学教育电影部的成立有一个很重要的初衷,是为了配合郭有守电化教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希望培养优秀的电影制作专业的学生,拍摄出来更多能够启发民智、承载教育功用的好的影片。影音部所办的杂志《影音》月刊2卷1期上刊载了《一个理想的电化教育学生》明确指出:“电化教育专修科的目的,是为了培植从事电化教育的专门人材。凡为该科学生应该具有下列四端:一、事业的认识。电化教育是中国今日一种急需的工作,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有最大的贡献。所以要从事电化教育事业,他首先要明了自身责任重大。同时这种事业是清高的、艰苦的,他不能半途因清寒艰苦而退去。电教事业的大门上,正贴着‘要安适享受休入此门,想升官发财另走别路’。门里贴着‘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工作从检讨求进步’。”⑦在教育内容上也突破了早期单一的表演教学专业,主要以培养电影技术型人才为主,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学员懂技术原理,会使用机器设备。课程有“无线电学”、“物理学”、“原动力”、“教育学”、“教育电影”、“电影放映及剪接片”、“金工实习”、“无线电实习”、“原动力实习”等。⑧这样培养了几期电化教育培训班人员后,于1938年正式成立了我国最早的以“电化教育”命名的电化教育专修科,让“电影教育”成为一门正式的专业,实行学分制和主辅修制相结合的学制(见下图表三),开始有计划地培养电影、电教方面的专门人才。
    
    20世纪30年代,推动早期电影教育业除了金陵大学,当时国内较早开展电化教育人才培训的机构还有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1936年它创办了电影电播教育专修科;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1940年创立的电化教育专修科(1948年改为系,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这几个学校电影专业的设立以及师资力量的培养,为日后新中国电影教育体系的确立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三、新中国电影专业院校学科体系建立
    1956年,国务院批准北京电影学校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这样,北京电影学院从最初1950年仅38名学员的表演艺术研究所,过渡为1951年增加了演员二班和编剧班的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此时被高等教育部批准为专科学校,学制三年);又过渡为1953年的北京电影学校,最终更名为北京电影学院,学制四年,成为面向全国招生的本科院校,至此新中国电影教育体系完整确立下来。这期间经历了长达五年的计划与酝酿过程。
    1952年,教育部对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其中一项是将重复使用的资源进行整合,因此南京金陵大学的影音专修科,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专修科,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的动画专修科教师和尚未毕业的同学连同教学设备一起整合至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电影局还决定将韩兰根在武汉办的电影制片厂停办,器材设备调归电影学校教学使用。这样,电影学校增设了新闻摄影专修科、洗印专修科,并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的统一招生,同时开办放映师资训练班和电影发行训练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学校师资,电影学校重新拟定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明确这两个新学科为专科班,并调电影局总技师罗静予担任洗印理论课的主要教师,调上海电影制片厂洗印科科长查瑞根担任洗印机械操作课教师,调北京电影洗印厂洗印科长刘新任班主任,完善新学科的建设。此时,北京电影学校教学研究室已经下设了八个教学研究组,分别是演员教学研究组、编剧教学研究组、摄影教学研究组、动画教学研究组、洗印教学研究组、放映教学研究组、发行教学研究组、马列主义教学研究组,教务处已经有规模可以拟定建立“教学研究室及教学研究组的工作条例及暂行办法。”因此,高等教育部于1953年3月批准北京电影学校为专科学校,保证第一批学生能够在1954年7月按期毕业。
    第一批学员的毕业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急需与发展输送了576名专业毕业生。这些毕业生除了进入电影制作领域外,还为电影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必要的师资人才。1954年,电影局决定将演员剧团4000平方米的基建指标拨给电影学校,有了新校区和专业师资、硬件的储备,学院在1955年开始制定《教学五年发展计划》,还组织有关教师编写了《电影事业干部培养和电影艺术教育总结》,一并呈报给了文化部和电影局。文化部党组根据政务院关于《电影局应积极准备条件,争取四、五年内创办电影艺术学院》的决定,成立了电影学院筹备小组,成员为章泯、钟敬之、卢梦、吴印咸和白大方。任命钟敬之、章泯为召集人。筹建小组成立后,着手制定了学院规划、办学规模、专业设置、校舍扩建方案;并决定聘请四位苏联专家来校讲课,开办导演、表演、摄影和制片四个专修班,并招收各电影制片厂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来校学习,培养师资。同时调配部分专业有成就的干部协助苏联专家工作,分别是郑君里、干学伟、张客、田风、邸力、肖龙、布加里、鲁明、郑国恩、赵伟、程振钧、严乐俊、文馨萍。
    不久,四位苏联专家先后到京,分别是苏联导演专家鲍·格·伊万诺夫;表演专家鲍·玛·卡赞斯基;摄影专家阿·格·西蒙诺夫;电影经济专家亚·甫·安东年柯。伊万诺夫为专家组组长,学校顾问。四位专家参加了四个专修班考生初试、复试,考核了学生影片作品,拟定了录取名单,并参与修改了教学计划、专业课的教学大纲、教学实习安排等。
    苏联专家在专修班的讲授中,除了理论讲授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为课间影片作业的实习,学校为此在原来演出科的基础上建立了实习办公室,增添了影片实习设备和教学辅助力量。四个专修班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先后拍摄了《小白旗的风波》、《众叛亲离》等九个联合作业影片片断,演员专修班又排演了舞台剧《仇敌》和《第十二夜》。
    1956年6月1日,国务院批准北京电影学校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院址确定为新街口外大街25号,并扩大征用土地。导演系、摄影系、演员系面向全国招生。学院在对文化部制定的《12年文化艺术规划草案》中,提出了电影学院专业设置方案:电影学院准备设置7个专业:分别为电影导演、电影演员、电影摄影、电影美术、 电影录音、电影经济、电影学。除电影学学制五年外,其余六个专业学制四年。此外,培养放映学校教师为目的的放映师范专修科学制两年。其中计划中拟设置的“编剧编辑”专业和电影经济专业,由于师资问题,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属于待建状态。同时派老师到苏联莫斯科国立电影大学学习编剧、录音、摄影、理论等专业,并且带回了整套各自专业的教学方案及大纲。⑩至此,北京电影学院从建院时三个本科系,到1961年发展到六个本科系,专业学系基本上涵盖了电影艺术和技术领域的主要专业。
    从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教育以隶属各大电影公司培训学校的形态萌芽;到30年代伴随着“电化教育运动”进入到大学院校,为日后规范电影教育培养初步电影制作人才与师资力量;再至50年代新中国电影教育以“建立属于自己的电影大学”为口号,逐渐建立起正规的电影不同专业的学历教育,经过了近40年的探寻和摸索,终于完成了中国电影教育从萌芽到学科体系建立的完整过程。从此以后,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代表的新中国电影教育以全面培养电影各专业人才,日益完善电影教育体系,推动中国电影教育与国际电影教育接轨而不断努力前进。
    注释:
    ①载于《中国电影年鉴》165页,中国电影教育协会1934年出版,为我国第一本官方年鉴。
    ②部分资料参考自《中国早期沪外地区电影业的形成(1896-1949)》,刘小磊著,2009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以及《北京电影业史迹(1900-1949)》(上册)田静清编著,杨海州校正,北京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第38至41页正文及注解。
    ③参见程树仁主编的《民国十六年中华影业年鉴》第一辑之《影戏学校》部分,1927年中国影业年鉴社发行出版。及《北京电影业史迹(1900-1949)》(上册)田静清编著,杨海州校正,北京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天津通志1924-2003广播电视电影志》王大方著,天津出版社2002年出版。
    ④参见程树仁主编的《民国十六年中华影业年鉴》第一辑之《影戏学校》部分,1927年中国影业年鉴社发行出版。
    ⑤参见《中国电影年鉴1934年影印版》989页,郭有守著《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原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4年出版,影印本由北京市属市管高校电影学研究创新团队2007年出版。
    ⑥参照《中国早期沪外地区电影业的形成(1896-1949)》第四章,刘小磊著,2009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⑦引自《影音》月刊2卷1期《一个理想的电化教育学生》。
    ⑧《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播音组课程表》,查阅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教育部历史档案》全宗号:五,卷宗号:12103,1936。
    ⑨参照《中国早期沪外地区电影业的形成(1896-1949)》第四章,刘小磊著,2009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⑩内容参考自《北京电影学院院志(1950-1995)》“概述”部分,北京电影学院院志编辑委员会2000年9月出版发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