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电视电影论文

华语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和方式

2015-07-31 10: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在全球化背景下,华语电影想实现跨文化传播只有走出去,只有走出国门才能实现。然而走出去面临文化差异上的问题,会造成文化折扣。文化折扣说的是当引进的电影在播出时,本国的人对电影中的民俗、民风、生活的习惯、历史、制度、神话等之间的文化差异无法接受。语言差异是文化产生折扣的归因。就算有配音以及字幕也会在欣赏影片上造成影响。文化折扣的好坏会对电影观众的接受程度、产品在国际市场产生的效益有直接重要的影响。 所有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时,要考虑到如何降低文化折扣对影片的影响。
  一、主题策略
  在全球语言环境下,将人类生存完整性从新唤醒,让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居民向着世界同化发展,推动了全球主义化发展,怎样可以算是全球主义?用全世界不同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继而付出行动,这就是所谓全球主义。在国与国之间关系逐渐改善的今天,不同种族疆域之间关系转化的当今时代,本国文化对于他们的感受已经远远不够,对生活方式的需要也在逐渐提高,所以去学习吸收更多元化、更丰富的他国文化,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样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就会减少。当然,更多非组织的成立,对民族国家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全球化之间的深层次的依赖,用共同的理念来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各种危机。所以,会有一部分主题在整体中出现,这些就成了全球化理论的基础。人类寻求和平、安全、减少lunwen. 1KEJI AN. COM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痛苦的本能是全球化理论形成的来源,与此同时,在全球化拓展的时机也发现了全新的全球文化,是组成全部伦理尤为重要的部分,例如人权的概念、和平的准则等等些许。
  这样普遍适应性的主题是符合广大群众的美学特色。因而电影自身就是一种艺术,想要将电影演变成一种娱乐的方式,那就必将生活里的习惯、文学思想以及审美情感融入影片之中,将其成为生活里的一部分。华语影片只有注重普遍世界价值的书写,在普遍的主题之下还要有一个符合当代社会潮流的文化思想,这样才能让中国的电影走向世界,在世界上有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在华人导演中也有许多走向国际的人,如吴宇森、陈凯歌、王家卫、李安等。他们在各式各样的国际电影节中获得过许多重要的奖项,但是他们之中成就最大的是李安,李安在国际上既赢得了口碑又赢得了票房。李安时在中华文化的沃土渲染中长大的,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和到家思想的影响,这些在他的电影作品中多少都有所体现。后来,李安有到美国生活、学习。所以无论是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还是西方风行独特的地域文化都对他有很深影响,他用中国东方美特有的独特视角去看西方文化,又用西方浓烈的风情艺术去看待优雅的东方美。
  在李安《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这“父亲三部曲”中所表现出来较为浓厚的儒家思想,影片中父亲的威严表现了父亲的形象,同时也体现出睿智和亲情。这与许多的中国家庭关系很相似,父亲与儿子之间不溢于言表的亲情,彼此之间辈子等级严格的规矩,影片不仅表达父子之间的情感,又掺杂了中国传统的关系在当代社会。在西方社会所遇到的尴尬景象,对现在社会的人给予深刻的理解。“同性恋”一个即敏感又具有时代气息的话题。导演李安很是恰当地选用了这个普遍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拍出了有代表性的作品《断背山》。导演利用奇妙的方法在同性恋类型影片和主流影片里寻求一致。把美式酷儿影片和西方牛仔影片糅合在一起,打破了中国与西方对于同性恋的理解、同性与异性之间的差别。李安主要宣传的是普遍世界真爱的观点,那就是爱可以超越一切文化的差异。《断背山》征服了东方的观众,同时也征服了美国的观众,征服了不同性别的观众。
  李安在谈到跨文化传播时曾这样说道:“在中西方文化互动的过程中,我觉得彼此应该是给予取的关系,当你把自己的文化给别人的同时,也要调整自己文化里的不太适应的东西,然后才能交换对方的东西。当你在拿的时候,同时也要给予,它不是单向的,不仅是对抗,也是一种交流。在这个纠结的过程中,当然是一种对抗,没有对抗,就没有新意。”因此李安把其影片中描写了一种普遍适应的主题,同时也有用现代社会的眼光对这一主题给以审视。继而让东方特有的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之上,有了一些新的含义。也正是因为这样新的含义让中西方观众都认同并接受了这样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也让他们为之感动。
  全球和本国在叙述故事时存在的差异与矛盾是华语影片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差异和冲突过后所引出的结果是本国影片在叙事中出现的另异现象。如影片《无极》《英雄》《天地英雄》等,都是用来书写一个虚无的故事以此来向世界靠拢,这些故事都是用来弘扬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但是它们都是虚构的。他们想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向全球化靠近。这样的故事只是一味地靠近,甚至去淡化原有的文化、违背历史编造的故事而去迎合全世界。这种电影情节一般、语言简单,这样就不会给全世界观影的人带来理解上的障碍。
  也有许多大片在模仿着好莱坞的行形式,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进入国际市场,却不是很成功。这些导演花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电影上。可是拍出来的影片在体现中国特色方面没有显著的效果的或是没有lunwen. 1KEJI AN. COM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体现出来“也没有全球的视野,这样的电影满足不了世界的观众、也感动不到中国的影迷;这也是华语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所面临的阻碍。
  事实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过去本国话的电影还是过于全球化的影片都是不适合跨文化的传播的。对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坚守不动是不对的。民族视野对电影会造成创作上的狭隘。它阻碍了民族电影的发展,限制了它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也使电影在审美上受到局限。最后的结果就是跨文化传播的电影之路只会越走越小、越来越困难。然而,当一部电影只剩下本国而无法融入国际的时候。电影本身就会是文化的缺失、电影也会慢慢缺失它本来的信息资本的条件。
  中国电影是否能跨文化传播,主要是要看能否在中国与西方、中国去全球之间找到一个&ld quo;适合点”。这是成功的关键。
  所以中国电影应该去寻找那些既具有本土特色又可以融合国际文化的资源,这样不仅保持了本来文化又能与世界文化相通发展。同时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我们必须承认文化上的差异,但同时我们要尽量去弥补这样的差异,这也造成电影跨国化的发展。
  二、混合策略
  影片剧作中的影片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中引发了两个问题:一是文化越来越同化的趋势,二是各地之间的文化也越来越敏感。由此发现了同一性和差异性、地方性与国际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混杂和融合在一起。这种文化在开启“世界文化橱窗”的同时也让许多相聚很远的两种不同关系的民族文化相融合甚至比肩共存。其实它是提供了一个场所,让各种文化在此碰撞出不同的声音或是杂音,让人记忆犹新。
  什么是“文化混合”呢?比斯这样说过:“文化混合指的是亚洲、非洲、美洲、欧洲文化的论和;混合就是将全球化文化制作成全球性杂烩——在这过程中对边缘与中心、全球性与本土性、独裁霸权与少数派、政治组织与反文化或是亚文化之间的混合。”从影片的制作方略看,影片需要呈现跨文化发展,就是运用其“文化混合”的方略。
  例如,美国著名影片《艺伎回忆录》中的部分就把中、西方的文化放在其中,既文化又商业。里面讲的是日本的故事却用中国的演员来演,再由美国把他制作,这就是一种混合。在现在21世纪将这样一个多元项的文化传播,需要更多国家之间的不同的交流经验,需要更多的国家与国家的各种文化在媒介的传播下把内容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文化与民族的灵魂。将不同国家市场的人物、场景。故事融入不同文化的因素里形成混杂文化,这样就会将电影在国际市场扩大影响,但如果在配置上处理不恰当的话就会对产品的艺术质量产生影响。就如同《艺伎回忆录》就处理得不恰当,在这部电影里由于讲的是日本的故事,但是却由中国的演员来出演,中国的影迷有很强烈的反应,而且中国人也因为历史问题不愿意去因为一部电影来将国耻家恨忘掉。而日本人也不希望让全世界认为这是日本的样子,他们认为美国人给日本抹黑。同样美国人即使在面临这样的压力面前还是尽力维护着自己的价值 ,在这种充满矛盾的情况下,此片没有得到商业价值,同时也影响了观众的审美心理。
  三、联制策略
  将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基础之上建立的任意一种合作就称之为联合制片。联合制片的范围比较广,从集合融资到联合制片的过程都可以。然而华语影片在联合制作方面,主要是和香港、台湾、韩国等不同地区国家相互合作。联合制片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影片制作形式 。
  联合制片是一个丰富的共享思源,在当今这样的拍摄的事实可以看出制作电影的投资成本越来越大,但大多数都是花在了演员的经费上,所以制作人不可能将全部的资金投入到制作“全球性”的影片上,影片的制作人只有通过融合海外的融资来确保电影的资金问题,但是这样在分享利润的同时,也要共同承担风险,这lunwen. 1KEJI AN. COM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样联合制片就可以启用国际影星来增强自己影片的影响力、共同分享人力资源,可以运用好莱坞等较为发达的科技手段(如3D技术)影片的后期就可以去美国制作,如《无极》,也可以去外国风景秀丽的地方取景,如《人在囧途之泰囧》就是在泰国拍摄,《神话》也曾在印度取景。
  联合制作也可以应为不同国家的联合来增加市场,因为不同国家制作的手法符合本国的观众或者说对观众更加熟悉,这样与重要环节也可以进行较好的沟通,在熟悉自己本国观众口味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去迎合他。
  这样在进行联合制片的同时,我们可以更好地去学习,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那是由于相互合作的伙伴在电影制作、市场发行等方面都有很丰富的经验,同他们这样的人学习可以很快地增加自己的实力,同时也增加了彼此的竞争。华谊公司、保利公司等民营企业是中国电影业里中新崛起的旗帜,与此同时也是华语电影市场的新希望。
  四、结语
  我们由此可以得出,联合制片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电影向国内外市场的拓展的速度,联合制片把不同民族的文化、自然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等增加了电影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性。如此就可以更快地来实现电影跨文化的传播,将华语电影向全世界推进。
  华语电影在很多技术方面还不如西方先进国家,但是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我们电影人的共同努力华语影片一定会在国际影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全球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卢燕蔷.华语电影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探析[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2.
  [2] 饶曙光.当下电影格局与电影新势力[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06).
  [3] 袁茜.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困境及研究策略[J].大众文艺,2012(08).
  [作者简介](1978—),女,黑龙江密山人,硕士,华北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传播。王丽(1980—),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华北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汉语与对外汉语教学。本文选自《电影文学》2014年第10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