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电视电影论文

物欲时代《无人区》人物叙事特征的探讨

2015-07-31 10: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
  宁浩是我国第六代导演中的一位代表,他因拍摄的“疯狂”系列成名,并凭借《疯狂的赛车》跻身亿元票房导演行列。宁浩的电影风格可以简要概括为:“黑色喜剧”。在他的“疯狂”系列电影中,多通过小人物的蹩脚遭遇以及插科打诨来推动剧情,其间穿插着一些黑色幽默和导演宁浩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独到理解,也不乏一些讽刺。正是这种“反英雄”式的小人物、插科打诨似的黑色喜剧,形成了宁浩早期代表作的主要风格。
  电影《无人区》可谓是是宁浩的一部转折之作。宁浩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无人区》这部电影的用意是“探讨人性善恶的问题。人这种生物也是从简单的生物开始变成一种社会性生物。没有社会这个环境的时候,可能你就会发现自己原本所有的那个东西,但你如果按照原本的东西走下去,我觉得你将走向毁灭。你将退化,蜕化成动物。没有别的办法,你只有选择顺应社会属性的付出,付出乃至于生命。”[1]
  在拍摄电影《无人区》时,宁浩一改以往的拍摄手法,由多线索穿插叙事变为一主多副的叙事,影片延续了他的黑色风格,却较“疯狂”系列电影少了一些喜剧,多了一些黑色。整部影片乍一看是一个西部公路冒险题材的故事,宁浩力图用符合中国现实的黑色风格,演绎“中国式西部片”,堪为其野心之作。
  二
  电影艺术的表现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它是具体人物在具体时间具体空间的具体行为。[2]电影可以再现具体时间具体空间内具体人物的具体活动,它的叙事性便不可避免地存在于这三位一体(时间、空间、人物)之中。电影的表意形式较为复杂,可以通过人物、场景、物体、语言等多种方式表意,它是一个“虚拟世界”的综合体,复杂得犹如现实世界,却又与其不尽相同。因为电影中的一切均是创作者以其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进行的切分与重组,且理解电影表意应是流动的、变化的,而远非索绪尔符号学原理中“能指与所指”那么简单。
  按照电影“影像——符号”表意的特殊性,采取“宏观——微观对应法”的结构分析,从影片人物形象的分析入手,进而结合电影构筑的宏观背景与影片中强调的微观事物相结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影片的内涵与外延。
  电影《无人区》中出现了各种具有明显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符号和场景,通过对场景的选取和人物的典型化塑造,导演宁浩意在借此表达出超越电影本身的情绪或思想。
  《无人区》中的宏观场景设置在一个人烟稀少、法律概念薄弱、缺乏社会文明的西部戈壁沙漠之中。宁浩塑造的这个无人区,好似一个没有社会法则的荒原,弱肉强食成了唯一的法则。影片开头,主人公潘肖讲到两只猴通过合作,逃避老虎捕食,吃到桃子,最终由猴群变为人群的故事。这个故事意在指明:动物与人类的区别就是合作。
  在无人区中,所有人性的丑恶得到了浓缩。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强者,可以任意捕杀处于食物链底层的弱者。更易让人联想到,影片的命名也应与此有关。整部电影并非没有人的存在,只是这里的人已经毫无人性、不能称之为人罢了。影片中共出现了六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人物背后的寓意也截然不同。影片的开头说“这是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所以用一种动物的符号来表述每类人物的特征及其寓意就再合适不过了。
  (一) 无人区的闯入者、自我救赎者:潘肖
  潘肖是一位律师,本应该维护法律权威的他,却坐了十个小时的火车、三个小时的马车到达这个“鸟不生蛋”的无人区,为一个杀人走私的犯人洗脱罪名,毫不尊重社会应有的法律与规则,贪图名利、虚荣、伪善、懦弱,在潘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杀人犯“老大”被无罪释放,潘肖以律师费尾款换来了一个装有走私鹰隼的红色轿车,却又因此被动地踏上了亡命之旅。路途中,他无意“撞死”了处心积虑想搭乘便车的老二,一直处在想焚尸毁灭证据和认罪伏法的挣扎中。遇见卡车司机兄弟俩,潘肖从原来的张扬跋扈到随后的胆小怯懦,体现出欺软怕硬的一面。直到碰到了无人区中另一个“人”——舞女李雨欣,潘肖从这个满口谎言的女人身上发现了人性的善,在营救舞女的过程中,他机智地制造警察马上就到的假象,搅乱罪犯的思绪,最后选择与老大同归于尽,使舞女李雨欣得以幸存。
  潘肖身上充分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整部影片可以说是潘肖的人性救赎不足为过。在他身上,人性的丑陋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因在无人区这样一个失去规则的无序世界里,他体会了种种无序的恐怖与残忍,终于明白了人性的可贵,也懂得了用牺牲的方式换取同类的幸存,这在影片中有多次的证明。
  (二) 无人区食物链的顶端:如猛兽一样的隼贩老大、老二
  隼贩老大是无人区顶端的残暴统治者,他像一只“老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其惯用杀人方式是用重型越野车,开场撞车杀死了警察救出老二夺回鹰隼,追踪潘肖时被小卖部女老板识出是鹰隼贩子,便开车冲入小卖部撞死了她,又因鹰隼被加油站老板偷走便撞死了他的傻儿子,影片最后,他想撞死舞女李雨欣,却反被卡车司机撞成重伤。从头到尾,老大都残暴嗜血,毫无人性可言。老大处于无人区食物链的顶端,在他的逻辑中,无人区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老大眼中毫无法律的存在,他杀人越货只为一个“利”字。
  隼贩老大有个帮手,姑且称作老二,他就像老虎身边的一匹狼,唯老大之命是从。在老大的命令下,他佯装搭车,却不料被潘肖撞成重伤。醒来后,他发现潘肖想要用汽油烧死他,随即开始报复,开枪射伤潘肖,逼迫舞女烧死潘肖,用枪打死卡车司机兄弟俩中的大哥,恰如狼的凶狠和残忍。但他却不如老大聪明,当他拿枪指着加油站老板和他的傻儿子时,气焰嚣张地对其傻儿子叫嚣“你打我啊”,却被不明白事理的傻子用锤头打死了。这个倒霉狼的出现为影片制造了一些笑点,却也捍卫了影片里弱肉强食和无序的规则。
  (三) 无人区食物链的下层:卡车司机兄弟、加油站老板父子、商店老板娘
  在无人区里,这些人的存在就像是动物世界中的鬣狗,虽然不是绝对强大,但明白互 相合作的重要,善于欺软怕硬,也有凶残和唯利是图的特性。
 卡车司机兄弟从出场就形影不离,相辅相成。运黑油的路上和潘肖发生冲突,仗着人多欺软怕硬,被潘肖烧了卡车便怀恨在心,追杀潘肖直至碰见了隼贩老二,兄弟俩中的大哥死于老二枪下,一心为兄报仇的弟弟又被老大开枪射杀。虽然兄弟二人也很凶狠,但比起杀人不眨眼的隼贩老大和老二来说,还是相去甚远。潘肖救了兄弟俩中的弟弟后,他也在最后的搏斗中帮助了潘肖,体现了人性中“知恩图报”的善的一面。但总体上来说,兄弟俩仍旧是欺软怕硬的鬣狗形象。
  加油站父子和小卖部老板娘,也是合作生存的典型。加油站老板依靠所谓的“捆绑经营”赚取过路加油人的钱。潘肖就被他连宰了两次,还强行为潘肖修了车。当他发现车内价值连城的鹰隼后,想
  大赚一笔,不料最终死于老大手下。小卖部老板娘根据过路客的心理,借口“保密”进行敲诈,不仅成功敲诈了潘肖,还识破了老大是鹰隼贩子,并得意地收下了老大付给她的保密钱,最终却被老大用车撞死。他们像狐狸一样聪明、逐利,却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来形容他们,再贴切不过。
  (四)无人区食物链最底层:舞女李雨欣
  舞女一开始出场,并没有说出自己的名字。她是无人区早期的闯入者,在饱受暴力摧残后,屈身许给了加油站的傻子做妻子,每日从事“特殊表演”,沦落为加油站男子赚钱的工具,屡屡逃跑被抓、被打,没有丝毫的反抗力量。在困境中,她学会以欺骗和谎言来保护自己,内心仍存有善良的一面。遇到潘肖后,她发现潘肖不是嫖客,内心和她一样,有冲出无人区的愿望,因此舞女躲进了潘肖的车内。当她发现了潘肖的秘密后,两人敞开心扉,互诉苦难,换得了彼此的信任。在逃亡过程中,舞女先后两次拯救潘肖,甚至把她辛苦赚的钱全部给了老大,并用自己的机智使潘肖免于一氧化碳中毒而死。她用人性的最善良美好的一面,唤醒了潘肖的良心,并最终活着离开无人区,成为了一名舞蹈老师,并得到了舞蹈学校老师一声尊重地呼唤:“李雨欣”。影片的结尾,象征着人性美好的一面得以幸存与延伸。
  三
  《无人区》的宏观叙事背景被放在了戈壁沙漠中,是一处没有社会规则约束的原始存在。潘肖就像是我们每个人,拥有各种各样的善与恶念,在规则存在的时候,这种恶会被社会规则压制,一旦规则消失,人类便会突破底线,恶念丛生,成为一个没有人性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是可怕的,是毁灭性的。当主人公潘肖意识到这一点时,他终于明白了社会规则的重要,他又一次背起了法律条文,又一次向警察求助,选择回归社会,选择人性的善,选择自我牺牲以保全同伴,实现了人性的救赎。
  宁浩导演对《无人区》有过多次改动,他曾希望无人区的结尾是毁灭、死亡,而起初的舞女根本没有反抗、没有力量。但最终,宁浩选择回归主流,也正是这样的回归,让人们意识到解决问题的终极之道不是以暴制暴,而是牺牲自己,保全同类。只有付出,才会让社会维持下去。影片这种主流价值观的回归,反而成全了一部更好的《无人区》,一个仍有希望的无人区。
  参考文献:
  [1]宁浩:《无人区》探讨人性善恶.央视国际[OB/DL].(2012-04-25)[2014-04-09]http://v.ifeng.com/ent/movie/201204/e95ed76b-e543-4350-999c-9016e20a479a.shtml.
  [2]赵勇.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J].电影艺术,2007(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