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电影的题材选择与创新
电影的题材,广义上是指电影文本所描写的社会、历史生活的领域,如工业题材、农村题材、军事题材、知识分子题材,或现代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历史题材等等。狭义的电影题材指经过作者概括、集中、提炼、加工后、组织进作品中的那些生活现象,即表达一定主题的生活素材。目前,在我国电视电影的题材选择上,还存在着选材角度不好,题材雷同严重。集中表现城市青年生活爱情的题材过多,一些作品聚焦于新人类、新新人类的边缘状态,表现另类生活和另类情感,流露出较深的自我意识和颓废情绪,一些作品热衷于展示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弥漫着阴暗、压抑情绪等不足之处。在此背景下,探讨我国电视电影的题材选择与创新问题很有意义。那么,电视电影题材应该如何选择又如何创新呢?
一、题材选择与创新要立足于题材本身的“现实性”
电视文化曾被比喻成镜子与窗子,镜子照见现实,窗子远望梦想,一个是现实的真实,一个是梦想的希望。新闻性与现实感是电视文化的主要特点,电视文化成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主体形式后,它的这一特点也影响着相近文化产品的创作与生产,因此,现实题材就成为电视电影题材的主角,据电影频道主任阎晓明介绍,2006年,在近900部电视电影作品中,革命历史题材51部,一般历史题材123部,现实题材达到717部,占到80%。2007年,现实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占到电视电影数量的70%以上。2006年,以石油工业为背景的《金沙漠金胡杨》成功塑造了知识型企业领导者形象,《雪狼》无论是影片质量还是收视上都获得好评,精彩之处在于将人与人、人与狼之间的周旋表现得淋漓尽致。WwW.133229.cOM影片《北京你好》与去年的影片《胡同里的波西米亚人》相仿,都是反映“北漂”一族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影片,将镜头再一次对准了这个北京城市中特殊而又平凡的群体。此外,表现当代军旅生活的《迅雷之旅》、表现当代农村生活的《黑金子》、《村官过大年》、表现公安人员解救被拐卖儿童的公安题材影片《多余的季节》、表现父子之爱、承诺和信任的影片《男人上路》、以全国先进派出所为原型的影片《头上就是天》,表现西藏儿童渴望到内地求学的影片《天籁》、反应留学生活的影片《我自己的德意志》等等,都是2006年电视电影中艺术品质较为突出的影片,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现实题材占主体的原因是:电视电影要契合电视传播的特点,因而比较注重题材的“亲和性”、内涵题旨的“亲和性”和故事讲述的“亲和性”,它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显得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电视电影的播出载体是最快捷的电视媒体,因此,它可以以最快速和灵活的方式向社会大众传播,这就使一些社会热点以一种娱乐的方式反映出来,进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题材选择上,电视电影通常选取社会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以求比较迅速快捷地反映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那些带有新闻性、时代感的现实题材,或表现真人真事的纪实题材是电视电影的重要选材,这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电视电影与社会生活的一种互动文本关系。我国的电视电影作品,如《不要欺负人》、《难忘时光》等,这些影片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尤其是《难忘时光》,尝试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位警察英雄事迹的故事。在2007年上映的电视电影中,表现共产党员在危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组织群众疏散的《冰坝》,描写盲人歌手的纯洁爱情、歌颂“光明工程”的《看见你的歌声》,反映我国新论文联盟http://农村建设的《幸福的小河》等影片,都是贴近现实生活的优秀农村题材作品。而《棋王和他的儿子》、《黑活儿》、《买房》、《替补职员》和《活着爱着乐着》等都市现实题材影片,则将镜头对准生活在城市中的平凡小人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和力。
着重展现现实题材中的人文内涵,在题材的选取上更加突出现实性,既保持电影的悬念性与吸引性,又突出电视的纪实性和时尚性,是电视电影题材选择的发展方向。
二、题材选择与创新要突出题材的“新闻性”
电视电影的播出方式是最快速的电视媒体,因而它可以以最快速和灵活的方式向社会和大众传播,这样就能使一些新闻热点问题以电影的形式反映出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
新闻性是电视电影的天性。因此,与电影的显著的文化特征相比,电视电影更具通俗、时尚和快捷的特征。它更能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它更能快速地反映时代流行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因而它比电影要更热衷于社会的热点问题,尤其是以纪实的手法来表现。2003年6月17日晚间19点45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率先播出了国内首部非典题材电视电影《义不容辞=》。这部以歌颂非典期间医护人员、新闻记者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为主题的电视电影,诞生于非典禁令解除前夕,它伴随着每天各媒体有关非典的真实报道而出现。从而使这部及时出现的作品具有了某种新闻性,被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加以报道宣传。
电视电影的故事必须具备一定的超常性或者说故事本身要有一定的新闻价值,这也是国外许多电视电影采用新闻事件为题材的原因。美国的电视电影题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社会畅销小说,充分的发挥了电视的特殊反应效果——强调“快速反应”和“新闻性”,1995年1月末,著名前橄榄球明星兼影视明星辛普森的谋杀案即将开庭审理,福克斯电视网就及时推出了电视电影《辛普森的故事》,讲述辛普森从童年直到成为犯罪嫌疑人的全部过程。影片的高潮部分是辛普森在取保候审期间在朋友的帮助下乘车出走,在高速公路上遭到警察和各大电视网围追阻截的场面。而在几个月前,美国的各大电视媒体刚刚对这一情景进行了大规模的实况直播,美国公众对这个场面都记忆犹新,因此这部影片在当时收到了极佳的收视效果。
三、题材选择与创新要注重提高题材的“亲和性”
电视电影要契合电视传播的特点,因而要注重题材选择的“亲和性”、内涵题旨的“亲和性”和故事讲述的“亲和性”,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显得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从形式上讲,系列片能够形成观众的心理期待,是提高“亲和力”的有效手段。2007年我国电视电影创作的特点之一是,系列影片不但在数量上逐年攀升,而且内容愈加丰富多彩,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系列片模式。除了延续过去的《共和国名将》系列和《法官老张》系列外,电影频道还推出了由两岸当红明星和《陆小凤》原班人马联手打造的《镖行天下》系列(10部),融合推
理、悬疑、古装等元素在内的《女神捕》系列(10部)等。其中,《镖行天下》系列的推出为电影频道年底的收视率冲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以单部最高收视率3.24%的成绩成为2007年荧屏上的一个亮点。
从内容上讲,题材注重从观众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中选择是提高亲和性手段之一。文艺片是2007年电视电影创作的一大特色:以梨园生活为背景的《名媛名票》、表现王洛宾诗人情怀的《天边的情歌》以及反映客家风俗的《等郎妹》等作品的推出丰富了电影频道的片源。2007年电影频道还尝试制作了一部动画片《淘气包马小跳》和一部戏曲片《对花枪》,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这为电影频道探索新的影片题材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青春片这一题材就最先也最容易演绎电视电影的时尚性和前卫意识。这一题材范围的电视电影拍摄的类型、样式最多,取得的成绩也最为显著。如《上车,走吧!》、《我爱长发飘飘》、《情不自禁》、《8点35分》、《不要欺负人》、《男孩向前冲》、《青春与共》、《婚前别恋》、《翻身》、《黑白》等。这些作品表现出年轻人特有的气质,他们不美化社会生活,却雕琢个人情感;他们不满足于以往的镜头语言使用,极尽能事地拿来各种镜头语言方式像广告片、卡通片,乃至mtv,他们对艺术的审美,对情感的表达,使电视电影这一题材选择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色。
四、题材选择与创新要注重突出“特殊性”
电视电影题材的创新,要注重突出题材的特殊性,从人物选择或者题材内容上要特点鲜明,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故事片奖《马世清离婚》能说明人物选择特殊性的意义。影片透过一对老夫妻一段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的生活,表现了人到晚年仍需不断更新的恩爱之情,谐趣动人。作为一部表现平凡人的普通生活的影片,影片所以能战胜了众多表述另类、影像新鲜的电视电影,其题材选择特点突出功不可没。
题材内容上的特点鲜明,也是题材创新的手段之一。为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电影频道2000年完成了一部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牺牲在朝鲜的英烈们的电视电影《三八线上的女兵》,这是电视电影首次涉足战争题材创作,影片受到观众们的好评。2006年,恰逢长征胜利70周年,电影频道延续“纪念”热潮,配合宣传的主旋律,推出了长征系列《西风烈》、《扎喜的长征》等影片,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